——反饋、控制和驅動系統是自動化和工業控制三大主要市場
根據工控網數據,2019年中國自動化及工業控制市場中三個最主要的細分市場為反饋系統、控制系統以及驅動系統,佔比分別為24.3%、22.0%和19.8%.
在反饋系統方面,2009-2019年市場份額呈波動上升的趨勢,2019年反饋系統的市場份額達到24.3%,為近年來的最高值。
在控制系統方面,自2015年開始,控制系統的份額持續上升,2019年控制系統的市場份額上升至22.0%。
在驅動系統方面,2009-2017年驅動系統的市場份額不斷下降,2017年驅動系統市場份額佔比為19.1%;2018-2019年驅動系統的市場份額有所回升,2018年市場份額為19.2%,2019年進一步提升為19.8%。
——本土企業逐漸崛起 進口替代進程加速
整體而言,目前我國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製造行業仍由外資主導,但國內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在不斷提升,進口替代處於加速階段。
根據工控網數據,2010-2018年,國內工控行業本土企業市佔率已經從27.1%增長至35.7%。本土品牌在部分領域,已經具備了非常強的競爭水平,如在變頻器、伺服等領域,匯川技術對外資品牌的替代正逐漸進行;在小型PLC領域,信捷電氣依靠優異的技術和完善的服務,也佔據了一席之地。
中國工業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製造產業發展前景
——工業自動化控制是人口紅利後的必然選擇
日本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左右,人口紅利開始消失。自此以後,日本自動化需求迅速增長,根據日本機器人協會統計數據,1980-1990年日本國內工業機器人銷量和銷售額迅速增長。
1980年日本國內工業機器人銷售量為18239套,1990年這一數字上升為67514套;1980年日本國內工業機器人銷售額為749.57億日元,1990年這一數字上升為4460.95億日元。
與日本相類似,隨著目前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口紅利逐漸減弱,勞動力成本逐漸上升。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2019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達到90501元,較2018年增長9.81%。
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將助推我國製造業自動化水平的提升,「機器換人」的步伐將逐漸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