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出現「蟲洞雲」!飛行速度達到每秒20米,形成原因尚且未知

2020-12-03 宇宙知識聯盟

地球上出現「蟲洞雲」!飛行速度達到每秒20米,形成原因尚且未知

我們人類所賴以生存的,這個美麗的藍色的地球,已經在這個宇宙中,存在有四十六億年了。是在太陽形成的三億年後誕生出來的。雖然地球是一個行星,但是地球在這個太陽系裡是非常特殊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地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直徑最大,質量最大,密度最高的類地行星。更為重要的是,地球地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上。再加上在地球外圍,有著一層厚度剛剛好的大氣層。這個大氣層將太陽的輻射控制得十分的完美,所以地球上的溫度也顯得剛剛好。這個的地球上才有了液態水的存在,才會出現生命。

所以這個地球也是太陽系裡,目前為止已知的,唯一有著生命存在的星球。那麼上面說到了,地球上會有生命的出現,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來自於這個地球的環境。這是比較肯定的,因為沒有那麼完美的條件,這個地球將會和火星或者金星一樣,是一個荒漠星球。不可能會有生命的出現,那麼我們人類也更加不可能出現在這個地球上。但是這個地球環境的變化,會帶來生命,同樣也會摧毀生命。像在遠古時期的冰河時代,就讓當時地球上很多的生物滅絕。不過除開這兩個,在這個地球的環境中,有時候還會出現一些非常神奇的現象。

這些現象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而這個發生在澳大利亞的神秘現象,是讓很多的科學家,經過多方面的研究,都難以解答出來的。那就是澳大利亞獨有的天氣現象,「蟲洞雲」。為什麼叫「蟲洞雲」呢?那當然是這種雲和普通的雲有著不一樣的地方了。這種「蟲洞雲」像一條條通往外星的蟲洞,而且長度可以達到1000公裡。而且這種雲出現的時間十分有規律,出現的地點也是固定好的。「蟲洞雲」只有在每年的9月到11月,才會在澳大利亞昆士蘭西北部卡彭塔利亞灣灣鎮附近出現。

不僅如此,這些「蟲洞雲」還會快速的移動。有時候速度可以到達20米每秒,而且都是向一個方向移動,好似在運輸或者是在追趕什麼。所以有很多的科學家都對這個「蟲洞雲」進行了研究,但是給出的解釋是,這是一種自然現象而已,並不是什麼非自然力量導致。

(本文由宇宙知識聯盟原創,嚴禁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無意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地球自轉的速度每秒達到466米,而地球上的生物一點都感覺不...
    我們坐在行駛的汽車裡面,會感受到旁邊飛速向後移動的花花草草和建築物,可是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我們生活的地球24小時都在進行自轉和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可是站在地球上我們卻很難感受到地球在運動,為什麼人類感覺不到地球在轉動呢?
  • 為什麼物體運動速度無法突破光速?蟲洞穿梭真的能實現嗎?
    人類是熱衷於探索未知事物的,但是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有一個因素限制了人類探索未知事物的行動,這個因素就是速度.現在的人類已經走遍了地球的表面,那麼人類走遍地球憑藉的是什麼?有人會說是科技,但也有人會說靠得是速度,只要交通工具的速度夠快,走遍地球甚至走出地球都沒有問題.只要速度快,我們可以達到地球甚至宇宙的大部分地方.我們生存在地球上,出現了一個相對極限的速度:音速,如果以這個速度飛行,環遊世界不超過兩天.在過去科學家們認為突破音速遙遙無期,然而現在戰鬥機的速度就已經能夠實現超音速飛行,音速飛行不再是限制.
  • 地球每秒自轉「566」米,加入自轉速度加快,會發生什麼事
    我們都知道宇宙浩瀚無邊,而且非常神奇,有著許多未知的秘密。對於我們在物理課上就知道了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是不是也是最利於我們生存的呢?在物理課上,我們就知道了地球的自轉速度是非常快的,那麼,地球自轉的速度那麼快,我們人類為什麼不會被甩出去了?
  • 雖然沒有光速飛行器,也沒有找到蟲洞,但是超光速卻可能實現!
    在太陽成為一個吞沒地球的紅巨星之前,人類需要移民到另一個像地球一樣美麗的地方,而且環境也要適合人類的生存, 這樣的地方存在,但最近離開我們可能不會少於20光年。如果我們以每秒16.7公裡的速度從太陽系中衝出的第三宇宙速度開航,那麼到達20光年遠的另一個與地球相似的藍色星球的時間是360,000年。 36萬年,這個時間比地球上整個的人類的歷史都要漫長而遙遠。
  • 為什麼人類在轉速達到466米每秒的地球上,感覺不到頭暈呢?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地球自轉的速度是466米每秒,當然不知道也沒有關係,今天小編就跟大家普及一下。我們人類在自轉速度如此快的地球上活動,為什麼感覺不到暈呢?其實地球自轉速度只有在靠近赤道上才是466米每秒,隨著維度的增加這個速度就會變小,我們人類雖然感覺不到地球的自轉,但是太陽每天日出日落就說明了地球是在轉動的。
  • 地球無時無刻進行自轉,每秒速度超過466米,為何人類察覺不到?
    地球自轉速度每秒466米,速度這麼快,為何人類一點感覺都沒有?人類正因為地球的自轉公轉,才能讓自己的時間過得如此有規律,逐漸形成了四季變化和白天晝夜。太陽出現的原因在46億年前太陽系的附近,有各種光子,因為特殊的情況下讓它們發生了變化,在這種收縮的情況下,慢慢朝一個點開始聚攏,久而久之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太陽。其他的能量慢慢轉化成熱能和動能,這才讓很多天體有了轉動的能量。
  • 以每秒1米的速度一直向上飛,能不能飛出地球?
    火箭是人類製造的速度最快的運載工具,我們所見到的火箭,總是轟然啟動,然後不斷地加速,最終以很高的速度飛出地球。要加速到什麼程度呢?這要主要看具體要求,如果只是圍著地球轉,就只需要每秒7.9公裡,如果要掙脫地球的引力,則需要每秒11.2公裡,而如果速度達到了每秒16.7公裡,就可以和太陽系說拜拜了。
  • 地球自轉速度每秒466米,為什麼地球上的人類一點都感覺不到?
    那麼問題來了,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可以達到466米/秒,為什麼在地球上的人感覺不到地球在轉? 天體為什麼都在轉? 我們先從天體的「轉」說起。按照目前主流的科學理論,我們知道,在46億年前,在太陽系附近的位置,有一片長達2光年的分子雲,它們後來由於某種原因發生了引力坍縮,在引力的作用下,分子雲逐漸向中間聚攏,最終形成了太陽,其餘的邊角碎料也同樣是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漸形成。
  • 30萬公裡每秒,如果能達到這個速度會發生什麼事?
    所以牛頓的經典物理才能一直適用到20世紀初,都沒有人發現其中的問題。直到1905年,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在德國《物理年鑑》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名叫《論動體的電動力學》,這也是世界上第一篇狹義相對論的論文,同時也開創了開創物理學的新紀元。
  • 如果太陽系出現了一個蟲洞,我們會穿越過去嗎?可能危險更大
    當1957年10月4日,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發射的那一刻,標誌著人類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了地球。後來太空科技的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50年前,美國的阿波羅實現了載人登月,實現了人類的一大步。那個時候起,很多人都會著,我們何時能夠飛出太陽系啊?
  • 每秒90米風速!比16級颱風強兩倍!這就是天問一號首選火星的原因
    其實原因很簡單,金星上的環境過於惡劣,目前在金星上發現的酸雨雲最大的一團可蔓延7500多公裡,風速可達到每秒90米,是16級颱風的兩倍!在酸雨、強風的包夾下,金星表面溫度高達華氏869度,相當於460攝氏度,這讓金星變成了一個煉獄。
  • 每秒90米風速!比16級颱風強兩倍!這就是天問一號首選火星的原因
    其實原因很簡單,金星上的環境過於惡劣,目前在金星上發現的酸雨雲最大的一團可蔓延7500多公裡,風速可達到每秒90米,是16級颱風的兩倍!在酸雨、強風的包夾下,金星表面溫度高達華氏869度,相當於460攝氏度,這讓金星變成了一個煉獄。
  • 為何宇宙的「極限速度」,一定是299792458米每秒?
    為何宇宙的「極限速度」,一定是299792458米每秒?比較喜歡天文學的小夥伴們應該都清楚,宇宙的極限速度為299,792,458米每秒,事實上這個速度在宇宙當中,他已經達到了絕對的最高速度,其中引力波就是以這種速度來運動的,物理學家們稱這種速度為宇宙極限速度c。
  • 20歲太空人,光速飛行200年,回到地球多少歲?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嘗試了各種方法、提出了各種理論,比如蟲洞、量子傳送甚至是光速旅行。而提到了光速旅行就不得不說一個有意思的問題:20歲太空人光速飛行200年,那麼他回到地球時是多少歲呢?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就要知道什麼是光速。或許有的朋友會在心中不以為然,光速就是光的速度、每秒鐘30萬公裡誰不知道?
  • 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令科學家「失望」,原因竟然是它太「慢」了
    目前已知宇宙中超光速的現象有幾種,如宇宙的膨脹速度是超光速的,量子糾纏速度超光速以及量子隧穿速度超光速等等。但無論如何光速都是我們已知速度的極限值了,但是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在天文學家眼裡卻非常慢,令大家非常失望這是怎麼回事哪?
  • 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令科學家「失望」,原因竟然是它太「慢」了
    這樣的地球周長4萬公裡,是遙不可及的大,但是光卻可以一秒鐘繞地球七圈半了,這樣的速度更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愛因斯坦卻認為光速不變,並且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更加準確的描述應該是有靜止質量物體運動速度的極限值。目前已知宇宙中超光速的現象有幾種,如宇宙的膨脹速度是超光速的,量子糾纏速度超光速以及量子隧穿速度超光速等等。但無論如何光速都是我們已知速度的極限值了,但是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在天文學家眼裡卻非常慢,令大家非常失望這是怎麼回事哪?
  • 直徑200米大石頭來了,每秒與地球拉近8公裡,潛在威脅出現
    在太陽系中,除了八大行星外,還飛行著大量其它天體,矮行星和大石頭,尤其是大石頭,數量多得不計其數,只怕要以百萬來作為基本單位,但由於太陽系直徑過大,至少有一百多億公裡但不知道因何緣故,幾乎每天都有大石頭造訪地球近地軌道,這也許是受到地球強大引力的牽引,也許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的召喚。
  • 直徑200米大石頭來了,每秒與地球拉近8公裡,潛在威脅出現
    在太陽系中,除了八大行星外,還飛行著大量其它天體,矮行星和大石頭,尤其是大石頭,數量多得不計其數,只怕要以百萬來作為基本單位,但由於太陽系直徑過大,至少有一百多億公裡,所以空間看起來極其空曠,極少見到其它天體。但不知道因何緣故,幾乎每天都有大石頭造訪地球近地軌道,這也許是受到地球強大引力的牽引,也許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的召喚。
  • 中子星每秒轉速達到上千轉,速度超過光速了嗎?
    中子星一般半徑約10公裡,也就是20公裡左右的直徑,周長也就是60幾公裡,每秒鐘轉1000圈也就6萬多公裡,怎麼會超過光速呢?其上的物質是一種被超高引力壓力高度壓縮的特殊物質,原子被壓碎,電子被壓到了原子核,與質子合併成為中子,加上原來原子核的中子,整個星球就是一個大中子核。這個大中子核的密度達到每立方釐米1億~20億噸,你如果不信,稍微計算一下就知道了,1.44倍~3.2倍太陽質量,壓縮到一個20公裡直徑的球裡,質量除以體積就能夠得到其密度了。
  • 飛船以每秒鐘一光年的速度穿梭,有希望到達宇宙邊緣嗎?
    之所以從古至今會發生如此巨大的差異,原因就是速度的不斷提升。古時候的人們沒有快速的交通工具,出門基本靠走,最快的交通工具也不過是馬車。以這樣的速度自然無法想去哪裡就可以去哪裡,而到了現在,交通工具的速度越來越快,飛機的出現讓我們可以快速自由走遍全世界。從此地球變成了地球村,成為了人類的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