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成癮性」都算毒品?臺學者酸當「立委」也上癮

2020-12-03 廈門網

  中國臺灣網4月18日訊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親民黨「立委」陳怡潔17日在「立法院」提案修正「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擬將有「成癮性」或「影響精神」等物都列為新型毒品。對此,臺灣大學教授李茂生酸當「立委」也會成癮,還會影響精神如,亢奮、消沉或變蠢。今天(18日)凌晨再開炮,發文批評陳怡潔搞不清楚狀況。

  為防堵毒品防制漏洞,陳怡潔提案「修法」,若查獲未被列表的疑似毒品,只要經檢驗確定其具「成癮性」、「影響精神」,就可列為新型毒品,並比照四級毒品罰則懲處,引發熱議。此話一出,惹來李茂生酸「酒、煙、茶、咖啡,還有當『立委』,這都是會成癮的,而且影響精神(亢奮、消沉或變蠢)」。對此,陳怡潔則認為是遭到誤解。

  陳怡潔解釋,除了「成癮性」、「影響精神」,新型毒品要件還包括:第一、檢察機關查獲有嫌疑犯製作、運輸、販賣或轉讓疑似毒品物質或製品,卻不在毒品列表上;第二、檢察機關對上述狀況認為有異需進一步檢驗;第三、若驗出成癮性或影響精神物質時,主管機關即可視情況決定是否將他列為新型毒品。

  針對陳怡潔的響應,李茂生二度發文批評「沒搞清楚狀況」,稱「大家質疑的不是你的用心(雖然單蠢的嚴罰傾向還是有問題),而在於你搞不清楚擴張解釋與類推適用間的差別」。(中國臺灣網盧佳靜)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神經科學:愛情具有類似毒品的成癮性
    ,沉浸在美好愛情中的人表現出了癮君子的所有特徵,比如渴望與伴侶有情感和身體上的交流,而這種渴望恰好是成癮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使想到這種感覺也讓人感到快樂。與前任相關的事物,地點,歌曲或其他外部因素都會觸發回憶,於是又有新一輪的渴望侵入你的思維,渴望複合或開始下一段戀愛關係。
  • 搖頭丸沒有成癮性?那是您對合成毒品認識的誤區!
    販毒的人一直在聲稱  搖頭丸等這類興奮劑是不會上癮的  認為這是與海洛因等傳統毒品不同的地方  其實這是他們推銷自己「產品」的虛假廣告而已  根據現代醫學、藥理學的觀點  判斷一種藥物是否具有成癮性  取決於該藥物的精神依賴性,而不僅僅是身體依賴  目前,幾乎所有的專家都認定在戒除傳統毒品毒癮時  生理戒斷是相對容易的,但是心癮難除  從戒毒所出來之後只要有人引誘他  儘管生理上沒有問題,但是在心理上還是有需求  這就是精神依賴,於是戒毒人員又會復吸
  • 自制力強的人吸毒不會上癮?即使上癮也能想戒就能戒?
    自制力強的人吸毒不會上癮?即使成癮了想戒就能戒?對於這些問題50%的圍觀群眾選擇相信,認為還是有這樣的可能;還有50%的吃瓜群眾覺得毒品太厲害甭管是什麼人都不能戒掉。那麼,你是怎麼覺得的呢?首先我們說,吸毒成癮需要從幾個方面來說一說:1、不同體質的人來說,成癮機制不同有些人天生成癮性很強,屬於易感人群,對成癮物質十分的敏感,他們喝酒能上癮、抽菸可以上癮,很可能誤吸毒品後就能迅速上癮。
  • 毒品吸一點不會上癮嗎?
    傳統毒品1.海洛因:俗稱白粉,使用後有短暫的快感,能讓疼痛消失,但過後會出現頭暈、乏力等負面症狀,致死量為0.12克~0.15克。2.嗎啡:俗稱黃砒,使用後會極度興奮,但過後會出現眩暈、噁心等不良症狀,急性中毒時會導致脈弱不規則、呼吸淺慢,中毒6~8小時會發生肺水腫和呼吸麻痺而死。
  • 跟著張一山認識《餘罪》中毒性強、上癮快、戒毒難的毒品
    近幾年來在我國關於毒品類的警匪電視劇非常缺乏,18年前一部《永不瞑目》火熱,給大眾普及了海洛因毒品的危害。而18年後又一部關於毒品的《餘罪》警匪網絡電視劇火了,同時又給大家帶了一個全型的毒品-Meth,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毒品呢?
  • 專家指出:切勿以為K粉、搖頭丸等毒品成癮性低
    新華網北京6月23日電(記者呂諾)在娛樂場所使用K粉、搖頭丸的年輕人,往往認為這些毒品的成癮性較低。北京大學藥物依賴性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鮑彥平23日指出,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這些毒品會導致很強的精神依賴。
  • 救救孩子,原來這些都是毒品:變成了糖果、飲料、郵票……!
    圖片來源:海南禁毒新媒體  毒品郵票上面附著了一種主要的成分叫做麥角酸二乙醯氨,它的英文簡稱叫LSD,這是一種強效致幻劑。糖果  這些看似是糖果的小零食,其實都是搖頭丸偽裝的。搖頭丸具有興奮和致幻作用,上癮後難以戒斷,半年內復吸率仍高達95%以上。
  • 「糖」「郵票」「奶茶」「巧克力」……竟然都是毒品!
    這些偽裝成零食的毒品!毒販就是利用了人們對零食的懷舊和喜歡的心理,降低人的警覺!▍1. 郵票毒品「郵票」就是販毒人員將它噴在小畫片上,或者將小畫片浸泡在其溶液中製成的,使用時,將小畫片放在舌頭下,人體便能吸收。圖片來源:海南禁毒新媒體毒品郵票上面附著了一種主要的成分叫做麥角酸二乙醯氨,它的英文簡稱叫LSD,這是一種強效致幻劑。
  • 美國對毒品及成癮性藥物管控不力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王琦、張正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的《2017年美國的人權紀錄》指出,美國對毒品及成癮性藥物管控不力,醫療保障問題重重。  人權紀錄說,《醫學報刊》新聞網站報導,美國有770萬人濫用違禁藥物。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發布的報告,2016年美國有超過63600人因用藥過量而死亡。
  • 為什麼無法抵禦毒品的誘惑?
    曾有人關於毒品的成癮性寫過一篇詳細的報導,報導中提出毒品是一次成癮性。特別是有一位記者為了驗證是否「一次吸毒,終身戒毒」,不幸在第一次主動吸食毒品後染上毒癮,最終死於併發症。那麼,毒品真的吸一次就讓人上癮嗎?為什麼人們無法抵禦毒品的誘惑?
  • 這種「飲料」是新型毒品 成癮性非常高!
    近日海南三亞警方破獲了一起新型毒品案販毒分子將毒品偽造成飲料的模樣試圖在三亞市販賣據介紹犯罪分子試圖販賣的「咔哇潮飲」製作原料中含有的「γ(讀伽馬)-羥基丁酸」屬於新型毒品濫用含有這種物質的飲料會造成暫時性記憶喪失、噁心、嘔吐等症狀與酒精並用會加劇危險性甚至會失去意識、昏迷及死亡
  • 阿片類毒品都有哪些?
    我們可以把阿片類毒品理解成具有鎮痛作用的藥物,被人胡亂服用後造成上癮。畢竟我們不是專業的科學研究人員,我們只要知道這類毒品有哪些,有什麼作用就足夠了。 阿片就是鴉片,兩者是一樣的意思。鴉片對於大家自然很熟悉,曾經的鴉片戰爭確實是我們的恥辱,至今我們也一直和毒品鬥爭著。
  • 浙江發現新型毒品「麻古」具有很強的成癮性
    新華網杭州10月29日電(方列、謝佳)記者從浙江省公安廳禁毒處獲悉,一種新型毒品「麻古」近期開始在浙江省內出現。浙江省公安禁毒部門正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加大查緝打擊力度。  10月22日凌晨,杭州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在對一計程車檢查登記時,發現車上兩名乘客形跡可疑。
  • 新型毒品被偽造成飲料成癮性非常高 與酒精並用可致死
    新型毒品被偽造成飲料成癮性非常高 與酒精並用可致死 2020-06-22 12:31:37 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新型毒品被偽造成飲料】近日,海南三亞警方破獲了一起新型毒品案,販毒分子將毒品偽造成飲料的模樣,試圖在三亞市販賣。
  • 何為新型毒品?新型毒品的種類有哪些?
    何為新型毒品?新型毒品的種類有哪些?「奶茶」 新型毒品「奶茶粉」呈白色粉狀末,用條狀奶茶袋包裝,主要成分是氯胺酮、MDMA等多種成分。這類毒品遇水即溶,即衝即飲,與各種飲品混合後,口味都不發生變化,甚至香味都相似。此類新型毒品迷惑性很強,毒品效果持續時間較長,對吸毒人員極具誘惑力。民警提醒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遇到陌生人提供此類飲品要仔細查看,加強防範,不要誤食誤用。
  • 貓,算不算毒品?
    有人說貓咪是一種新型毒品,讓人上癮,甚至呼籲「珍愛生命,科學戒貓」。那麼,貓,到底算不算毒品?那個時候還不知道貓是新型毒品,朋友只是跟我說他很多養貓的女生都很瘦,但是貓很胖,說吸貓會有減肥的作用,可是後來發現不是這樣。等我上癮了以後再去貓咪咖啡館和寵物店,就被老闆趕出來了,我就乾脆領養了一隻腿受傷的狸花白流浪小貓(元寶)。記者:吸貓後身體怎麼樣呢?周某:是瘦了一些,因為小貓非常鬧,每天半夜還在玩,到處亂蹦,也會蹦人臉上。
  • 毒品是怎樣讓人上癮的?
    2020年6月26日第33個國際禁毒日圖源:iStock據《2019世界毒品報告》,全球每年約有2.7億人吸毒,近3500萬人成癮,近60萬人直接死於毒品濫用。《2019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現有吸毒人員214.8萬名,18歲到35歲104.5萬名,18歲以下7151名。
  • 「毒品、酒精成癮是一種腦部疾病」!
    說到上癮,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毒品,當然除了毒品之外,還有很多能讓我們上癮的東西:酒精、遊戲乃至食物都可以讓有些人慾罷不能。這些事物是因為什麼使人成癮?世界知名神經科學家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了人類對藥物上癮的原因,在他看來,「成癮是一種嚴重的、慢性的、復發性的腦部疾病。」
  • 毒品,上癮的背後是性的瘋狂!
    如果有人告訴你,有這樣一種東西,吃了可以提神,可以「助性」,還不會上癮,你會不會有興趣?
  • 毒品上癮的背後,是性的瘋狂
    如果有人告訴你,有這樣一種東西,吃了可以提神,可以「助性」,還不會上癮,你會不會有興趣?這個東西被稱為冰毒,在最近十餘年間逐漸成為新的「毒王」。《監獄風雲》這齣大戲裡,好幾位明星吸食的也正是冰毒。當然,既然是毒品,不上癮是不可能的。近日,有本地媒體起底了冰毒流行的現狀,把「陪溜妹」這個行業給描繪了出來。冰毒,是如何「上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