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12日消息(記者孫冰潔)「器官捐贈需要全社會關注,希望更多人參與進來,讓更多的患者獲得『新生』。」在6月11日第四次「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的現場,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說。
2017年6月11日,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與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首次開展「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此後每年6月11日,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都聯合相關支持單位、醫院、媒體等,共同開展公民自願器官捐獻主題宣傳活動,成為我國自2015年實現公民自願器官捐獻為唯一移植合法來源後的重要宣傳活動之一。此次舉行的活動以「生命是一首歌」為主題,並首次採用「雲音樂節」直播形式。全國來自近50個城市、10所高校、110家大型醫院共同參與,一起推動公民自願進行器官捐獻,引導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6月11日,第四次「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舉行。圖為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 孫冰潔 攝)
活動中,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對外發布了由著名藝術家韓美林設計的官方徽標,徽標圖案由上下兩部分構成,上端的主體圖形為「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China Organ Transplantation Development Foundation)」的英文首字母「C」(China),凸顯國家級基金會的定位。內部的「O」(organ)由橙、藍兩色的半圓構成,象徵不同個體器官的捐獻與移植。「T」的造型則像一把手術刀,將兩色半球合體,象徵著器官移植的醫療專業屬性。徽標的下半部分是COTDF的縮寫組合,通過「T」字使上下兩部分連成一體,而「F」的字型頂端生發出的綠色枝葉則象徵生命的活力。「希望能藉此讓更多人關心器官捐贈事業,也希望買賣器官的不法分子能夠受到嚴懲。」在接受採訪時,韓美林說。
器官移植目前是挽救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醫療手段,但沒有捐獻就沒有移植。據黃潔夫介紹,目前,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每年器官移植數量僅約2萬例,移植的缺口很大。這需要全社會動員起來,讓更多公眾了解器官捐獻和移植事業,加入到器官捐獻者隊伍中來,共同推進這項陽光下的事業,給更多處於絕望中的生命帶來希望,讓生命延續,將大愛傳遞。
自2016年底,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主管的「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網在支付寶上線,到目前,已與全國40家醫院實現對接,公眾可通過支付寶平臺、相關醫院官方網站及公眾號等途徑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只需10秒左右即可完成整個登記過程。截止2020年6月10日,「施予受」網站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超過133萬人次。「在我國,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只是一種個人意願與理念認同的表達,而真正要進行器官捐獻,不僅需要符合一定的醫學條件、經過嚴格的判定程序和第三方見證環節,還必須經過家人的書面同意才能完成。但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會堅定登記者的家人們同意在其逝世後捐獻其器官的決心。」黃潔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