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成果: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效率達11%

2020-11-27 索比光伏網

導讀: 來自瑞士洛桑聯邦高等工業學院,臺灣的國立交通大學和國立中興大學的研究員們使用特製的卟啉衍生物染料製作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實現了11%的光電轉化效率。

研究員使用特製的卟啉衍生物染料製作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實現了11%的光電轉化效率。來自瑞士洛桑聯邦高等工業學院,臺灣的國立交通大學和國立中興大學的研究員們相信這是使用不含釕的敏化劑首次達到如此高的轉化效率,成果已發表在最新一期應用化學(Angew. Chem)雜誌上。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優點在於其轉化效率高,製作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電池採用多孔的二氧化鈦納米晶體材料作為基板,上面覆蓋吸收光的染料敏化劑。陽光穿過電池表面的透明電極照射在染料層激發電子躍遷,電子隨後注入二氧化鈦導帶,之後穿過電極驅動外部電路,染料電池與植物中葉綠素吸收陽光的原理類似。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熱點在於尋找高效實用的敏化劑。比如,使用釕敏化劑已經能夠達到高於11%的轉化效率(日本夏普11.1%,2006)。而卟啉發色團也被用于敏化劑的研究,這種發色團存在於吸收陽光的光合細菌和植物當中,在可見光範圍內有很高的吸收和發射係數同時具有可調的氧化還原電勢。

目前,使用卟啉染料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在5%~7%之間。由Michael GRÄTZEL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使用了一種卟啉發色團作為施主-受主染料的橋梁。使用這種卟啉染料作為光敏劑的雙層二氧化鈦膜在標準光照測試條件下達到了11%的轉化效率。實驗同時表明,這種共軛染料可以與有互補吸收光譜的不含金屬的另一種染料在二氧化鈦膜(2.4mm)表面達到共敏化(co-sensitization)效果,提高系統性能。

研究員表示,這項研究證明了通過對卟啉染料的配位的設計提高光伏性能的可能性。下一步將研究共敏化方法在不同的二氧化鈦膜上的表現。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卟啉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11%
    Highly Efficient Mesoscopic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Based on Donor–Acceptor-Substituted Porphyrins)研究員使用特製的卟啉衍生物染料製作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實現了11%的光電轉化效率。
  • 瑞士開發低成本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據《每日科學》網站11月11日報導,瑞士洛桑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凱文·西沃拉領導的研究小組正致力於利用豐富而廉價的氧化鐵(鐵鏽)和水研發一種新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以利用太陽能製備氫氣。雖然發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光學》上的這項研究成果目前仍處於試驗階段,但它代表了科學家在氧化鐵和染料敏化二氧化鈦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的新突破。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能源轉換效率首次超過10%
    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綜合系統研究所 (Integrated Cell-Material Sciences, iCeMS) 的研究者們通過調整和優化結構,提高了目前比較流行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1的太陽能-電能轉化效率。
  • 科學家開發低成本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據《每日科學》網站11月11日報導,瑞士洛桑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凱文·西沃拉領導的研究小組正致力於利用豐富而廉價的氧化鐵(鐵鏽)和水研發一種新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 哈工大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日前從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學院化學系李欣教授課題組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利昂·斯皮西亞教授合作開展了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相關工作近期取得重要進展,最新研究成果《十八烷基三氯矽烷表面改性調控基於水系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電子複合》於近日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
  • 技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堪薩斯州立大學(Kansas State University)研究生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即使是替代能源技術,有時也可以更環保一點。阿姚米·佩雷拉(Ayomi Perera)是斯裡蘭卡(Sri Lanka)的化學博士生,他的工作是在化學教授斯特凡·博斯曼(Stefan Bossmann)指導下,改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這種電池是一種太陽能技術,使用染料,從陽光中吸收能量,製成一種替代能源產品,可取代化石燃料,而且更環保。
  • %的轉換效率 田中貴金屬工業獨家供應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釕染料
    (總公司:千代田區丸之內、執行總裁:岡本英彌)發表,由進行田中貴金屬集團製造事業的田中貴金屬工業株式會社(總公司:千代田區丸之內、執行總裁:岡本英彌)開始獨家供應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具備全球最高等級大於11.4 % 轉換效率之釕錯合物染料「CYC-B11」 (※1)。本產品為吸光材料的釕錯合物染料,使用於備受矚目的新一代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上。
  • 我校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哈工大報訊(肖克/文)記者日前從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我校理學院化學系李欣教授課題組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利昂• 斯皮西亞教授合作開展了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相關工作近期取得重要進展,最新研究成果《十八烷基三氯矽烷表面改性調控基於水系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電子複合》於近日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Chem.Int.Ed.2014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s)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染料敏化納米晶太陽能電池DSSCs(Namo-Crystallio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初露崢嶸,其光電轉換效率達7.1%—7.9%,開創了太陽能電池研究和發展的全新領域。隨後Gatzel和同伴開發出了光電能量轉換效率達10%—11%的DSSCs。
  • 美研發成果克服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致命弱點
    導讀: 該成果發表在5月23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有幾位未參加該項目的專家稱讚該成果為近幾年染料敏化電池研究領域最重大的突破之一。目前市場佔有率最高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和晶體矽太陽能電池分別有產生毒物和製造成本高的弱點。
  • 在全世界的DSSC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然而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也是所有太陽能電池技術中最低者,但其潛力仍吸引全世界的研究單位與業者投入研發。Huijser將染料分子與樂高積木相比,透過改變積木組合的多樣化,以及觀察如何影響激發性電子轉變成太陽能電池的模式,她研究出染料分子最佳的排序。為了有效產生電流,激發性電子需要儘可能地自由移入太陽能電池。Huijser成功增加平均距離,使激發性電子移入太陽能電池大約20奈米的距離,為原先建立的系統的20倍以上。這實質上增加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 科學家研製柔性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具有製作工藝簡單、成本低、穩定性好、理論效率高、製作和使用過程環境友好等特點而成為新型太陽能電池研究的一個熱點。
  • 染敏太陽能電池效率獲突破進展 高達11.5%
    發表於:2010-05-06 09:46:50     作者:索比太陽能來源:Solarbe.com據臺灣(中央社記者林惠君臺北5日電)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吳春桂主持的第三代太陽能電池開發,有突破性進展,染敏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達11.5%,為目前文獻報導最高效率染料。
  • 上海矽酸鹽所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實現轉移
    8月18日,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轉移籤約儀式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舉行。上海矽酸鹽所黨委書記、綠色光電轉換技術研發項目部主任劉巖與深圳市光和精密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明籤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轉讓協議,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
  • 東理工大學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DSSCs) 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索比光伏網訊: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解永樹教授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DSSCs) 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最新研究成果「Efficient Solar Cells Sensitized by Porphyrins with Extended Conjugation framework and a Carbazole
  • 華東理工大學卟啉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究獲新進展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DSSCs)是一種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的光電轉換技術。作為自然界光合作用中心的核心組分,卟啉具有很高的摩爾消光係數和易於修飾的結構,可用於太陽能的捕獲,是一類重要的DSSC敏化染料。近年來,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解永樹教授課題組在該領域進行了系統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進展。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實現光能發電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實現光能發電 發表於:2008-04-22 10:39:28     作者:索比太陽能來源:Solarbe.com  Solarbe獲悉,華東師範大學科研人員經過3年多實驗與探索,利用納米材料在實驗室成功製造出人工'葉綠體',即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實現了低成本的光能發電。
  •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問世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問世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臺灣交通大學、臺灣中興大學研究團隊與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合作,成功研發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突破13%、低照度、低成本及多彩、可彎曲等優勢,讓它一舉榮登11月美國《科學雜誌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發獲得新進展
    日本九州工業大學研究生院生命體工學研究系教授早瀨修二,在2014年7月10~11日舉行的「思考有機電子新方向」研討會上發表了演講,介紹了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發情況。目前該大學正以提高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和降低成本為目標,推進多項技術開發。
  • 中科院化學所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因其材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光電轉化效率高而受到廣泛關注。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化學所新材料實驗室相關研究人員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相關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染料是染料敏化太陽電池中的關鍵組成成分。新材料實驗室研究人員通過材料結構設計和合成,在聯吡啶釕染料(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