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丹陽出現疑似海市蜃樓,2日,揚子晚報的一篇報導引發大家的熱議,城市裡真的能出現海市蜃樓?由於照片上的景象非常壯觀,甚至有人懷疑這照片是不是PS的。昨天,記者再次聯繫了拍攝者,他一口氣發來151張照片和視頻,證明不是PS的。
照片是真的嗎?
資深攝影記者宋嶠也在南京拍過類似照片。
是真的!拍攝者又發來證據
資深攝影記者認為沒有PS,而且他也拍過類似照片
「海市蜃樓」照片的拍攝者是丹陽小夥小眭,是揚子晚報的熱心讀者。
2日,揚子晚報這篇疑似「海市蜃樓」的報導出來後,不少讀者表示很驚訝,因為這樣的場景實在是太罕見,也有讀者懷疑照片是PS出來的。為證明自己的「清白」,昨天小眭又向記者發來了當天拍攝的全套151張原圖以及對應的三段視頻。隨後,新華報業集團資深攝影記者宋嶠對這些照片的真假進行了嚴格的專業鑑定。
宋嶠表示,小眭提供了文件編號連續的151張圖片,經鑑定所有圖片屬性中的EXIF元數據完整,沒有PS調整的記錄。除了圖片,還有三段視頻,也顯示了天空中的山峰,山峰沒有任何移動,而雲層則圍繞這山峰快速流動。綜合以上,照片應該沒有經過後期修飾。
其實,2007年,宋嶠在南京的直升機上也拍到過一張疑似「海市蜃樓」的照片。記者注意到,與宋嶠的照片相似的是,小眭也是在30層樓的高處拍攝的。「或許,在高空中更容易拍到這類景象?」小眭也對記者說。
海市蜃樓是真的嗎?
其實是高驪山?拍攝者堅決否認
照片是真的,那「海市蜃樓」是不是真的呢?有網友認為,小眭拍到的「極有可能不是海市蜃樓,只是雨水把空氣洗得特別乾淨,能見度特別高,看得特別遠而已。小眭所看到的山脈,很可能是鎮江和句容交界處的高驪山。」
那麼,小眭又是怎麼看的呢?記者再度聯繫小眭,他當即予以否認,句容在鎮江城的西邊,如果「海市蜃樓」是所謂的「高驪山」,那麼他的拍攝角度應該是朝著西邊。但小眭說,他清楚地記得自己朝向是西北方向,且在西北方向正中間。
網友認為能拍到高驪山是因為當時「能見度特別高」,但小眭說,在拍攝到山體的全過程中,能見度幾乎沒有區別,同時都有雲層在走動,但約20分鐘後,雲層仍在,「山體」卻不見了。「那時候的能見度沒有什麼差別,如果是高驪山,怎麼後來會消失呢?」小眭反問。
而且小眭認為,高驪山海拔425.7米,但照片中「山體」海拔遠不止400多米。
專家:海市蜃樓形成條件很苛刻
「海市蜃樓」是一種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形成的虛像。
昨天,記者也拿著照片請教了一些氣象專家。專家們表示,丹陽的地理環境,以及當時的氣象條件,出現海市蜃樓的可能性並不大。一位專家告訴記者,海市蜃樓是真實的景物通過折射被搬到了遠處,是變了形的,這樣山巒疊嶂的景象非常清晰,所以不像是典型的「海市蜃樓」。
從理論上來講,海市蜃樓在沙漠和沿海地區容易出現,但實際上它出現的機率依舊微乎其微,因為出現的條件是非常苛刻的。海市蜃樓一般在大氣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形成:大氣低層溫度低,高層溫度高,有強烈的逆溫存在;大氣低層密度大,高層密度小,有明顯的垂直變化。那樣才可能產生折射和反射,從而把遠方景物顯現到異地。
比如,大面積的海域,海水的溫度很低,高空中的溫度則要高得多,這樣形成空氣層的密度不一樣,從而透過海面形成一種視覺折射。另一個容易出現海市蜃樓的地區則是沙漠,白天沙漠地面極熱,靠近地面的地方近地層的空氣溫度高,上層的空氣溫度則要低得多,這樣光線通過兩個空氣層之間就會形成折射。
也並非完全沒可能
十年前南京金牛湖有過「海市蜃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專家智協飛教授告訴記者,從照片和視頻來看,無法確定這是不是海市蜃樓。但只要大氣層結條件滿足,是有可能出現海市蜃樓的。
據專家介紹,江蘇出現海市蜃樓的機會非常少,但也並非一點都不可能。2007年,金牛湖曾經也出現過海市蜃樓,當時不止一名居民看到,靠近金牛山牛尾處的湖面上,出現了一幅飄浮的畫,裡面山巒疊嶂,山上還有羊腸小道、涼亭,屹立的松樹,山腳下有幾間房屋,房頂煙囪口飄著炊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