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晚上,千百萬地球人抬頭望天,爭相目睹「血色月亮」,科學的說法是月食,而且是本世紀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當天晚上,還有「火星大衝」天文現象,兩景交相輝映。自古以來,世界各地的宗教、民俗中,血色月亮都有其特殊含義,被作為一種徵兆符號,兇吉皆有,如今人們賞月,也同時期望著幸福與和平。
格林威治標準時間27日19:30至21:13之間,全球各地上演了少有的天象組合,碩大的「血月亮」懸掛天空,慢慢虧損直至完全被陰影遮住,只剩下微弱光圈,最後復圓,整個過程長達103分鐘,接著又出現月偏食,月球被地球遮蔽總時間近4小時。與此同時,「火星大衝」,距離地球僅約5782萬千米,懸掛在月亮之旁,極為明亮,可以輕易用肉眼辨認。
港天文迷出動「追星」
少有的奇觀令世界各地的居民奔向戶外觀賞,最佳的月食觀賞地則是澳洲、亞洲南部和非洲南部,歐洲與南美也部分可見。在香港,大批天文愛好者也出動觀賞。
早在「火星大衝」在香港的夜空上演前,大批市民已在晚上八時,於大埔大尾篤的船灣淡水湖主壩、維港兩旁聚集。他們手持手機、望遠鏡、相機等工具齊齊仰望天空「追星」,有圍觀的市民指這次同時出現的天文現象難得一見,已有萬全準備,觀看整場奇觀。此外,太空館特意準備天文望遠鏡,有前往的市民之機會難逢,館外亦出現人龍輪候望遠鏡,場面熱鬧。
在最佳觀賞地之一的澳洲,有數以百計的民眾自掏腰包,於雪梨天文臺享受這場天文饗宴。新加坡的天文迷則持望遠鏡前往濱海南碼頭(Marina South Pier)觀賞月色。
而在整個非洲,人們都仰望天空,看著泛紅的陰影遮住月亮的表面。肯亞的民眾在欣賞月色時表示:「見證像這樣的神奇時刻,就是生活的價值所在。」突尼西亞一位46歲的女子眼睛一直盯著天空,表示希望月食能帶來幸福與和平。
自然天文現象非兇兆
許多科學家討厭「血色月亮」這個詞,因為它賦予了月食太多奇幻的想像,讓人聯想到一輪巨大的、血紅的月亮,俯視眾生,空氣在它傾瀉的「血光」中顫抖。
其實就是月球轉到太陽光被地球遮住的那一邊,經地球大氣層過濾折射,只剩紅色光得以穿透,所以從地球上看就是血月,月球顏色暗紅或深紅。
中國民間有天狗吃月亮的傳說;血紅的月亮也往往被當作將發生血光之災的兇兆。古印加人相信月亮變成紅色,是因為被美洲豹襲擊、吞噬,美洲豹吃了月亮之後,還會把目光轉向地球。
世界末日理論信徒相信血月預言。2013年,一位基督教牧師寫了本書,預言2014/15年間先後4次血月,都出現在猶太教節日,而人類歷史上這種情況只出現過3次,每次都有壞事相伴。後來,這種說法被駁斥,但「血月」或「血色月亮」卻成了媒體的常用詞彙。
把月食當作吉兆的也有,但不多。在非洲的多哥和貝寧,月亮呈血色之際,就是冤家對頭握手言和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