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做了比重計~
通過觀察比重計在水中上浮的程度,我們可以判斷出清水、淡鹽水和濃鹽水。
這是什麼原理呢?
其實是和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有關!
跟著嘉一一起來解密吧~
比重計浮在液面時,本身的重力大小等於浮力大小。同時,浮力大小等於比重計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
排開液體的重量=排開液體的體積*液體的比重(密度)
於是,在不同比重(密度)的液體中,浸入深度的不同(排開的水量不同),刻度也就不一樣了。
比重計的重量是不變的,當比重計放入比重較小的液體中時下沉的就越深(排開液體的體積就越大)。相反,當比重計放入比重較大的液體中時下沉的就越淺(排開液體的體積就越小)。
在本期實驗中,比重計在濃鹽水中浮得最高,排開的液體的體積少,那麼代表這種液體的比重(密度)也大。我們通過觀察比重計在三杯液體中的下沉的幅度就可以判斷三杯液體了。
當一艘輪船從江河駛入大海,雖然所受的浮力大小不變,但是吃水深度會變淺,就是因為船從比重較小的淡水駛入了比重較大的鹽水;反之,則變深。
其中的科學道理也和比重計一樣。
生活中很多物體在水中的沉浮,都有類似的科學原理!
一起來尋找生活中的科學吧~
更多科學實驗都有類似就在嘉一實驗室!
更多實驗原理
> end <
原理製作 丨 虞葒潔
文字編輯 丨 許嘉棟
後期編輯 丨 馬 丹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