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用投影幕 如何選擇
[中關村在線投影機頻道原創]由於投影機工作原理的特殊性,投影幕是消費者最糾結的一個投影配件產品。選擇幕時,我們要關注哪些性能?媒體都如何測試這些性能?這次我們就是要給大家重點介紹一下挑選幕的幾大要素。
解讀投影幕
如何在琳琅滿目的品牌中,如何在參差不齊的產品中挑選一款最佳的投影幕可能就是大家的一塊心病。進口的產品,不僅外觀靚麗,而且性能給力,不過超高售價實在是無法溝通。國產的產品,價錢不錯能接受,但是存在諸多不足,經常出現挑投影機很easy,挑幕很頭疼。
斜視投影幕
幕,看似簡單,其實還是存在很多的關注熱點。本文,我們將從幾點來解讀投影幕。
背投應用方式
首先是幕的幾個專業名詞,尺寸、顯示比例、材質、正投幕、背投幕等。其次是幕的考察重點,包括增益、可視角、平整性、抗環境光能力等。第三是我們挑選幕,最容易忽視的一些細節問題,例如安裝、長期平整性、健康、安全等。
2名詞解讀一 正投幕or背投幕
投影幕的技術名詞不少,看似陌生,其實都比較好理解。首先是正投幕和背投幕。
家用正投幕場景
正投,顧名思義就是從正面投射。以投影幕為分界嶺,觀眾與投影機在同側的,即為正投;與之對應的背投,就是觀眾與投影機分別在投影幕的兩側。正投方式,就算投影機藏在放映間內,我們依然可以準確的判斷出投影機的具體方位。簡單區分:
背投幕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差異。正投方式,所採用的投影幕就是正投幕;背投方式,採用的就是背投幕。
2,通透性。正投幕是不透光的,背投幕都是半透明的。
商用背投幕
市面上,我們多數能接觸到的都是正投幕,有兩大優勢,決定了正投幕可以發揚光大,並且前途無量。優勢一,便宜。正投幕,相對便宜,容易普及,最大眾化的、最常見的、最低端的無疑都是正投幕。據我們的調查,最低價標準背投幕報價在7000元以上,最低價的正投幕售價僅為300元。
背投應用方案
優勢二,正投幕,安裝方便。正投幕可以做的很大,安裝維護都容易。像學校、私人影院、電影院、普通會議室等,都是正投幕的天下。而背投幕,相對比較小眾化,只在高端商務演示,高端互動演示、模擬仿真等才會應用。背投幕,後方所需的空間較大,即使是短焦也是多有不便。
背投應用方式
ZOL點評:
1,家用,首選正投,高性價比,易於維護。對於主流用戶而言,買幕要考慮房間布局,正投比較隨意,背投很麻煩還白白佔用很多空間。
2,短焦+背投幕,不適合家用。雖然背投有很強的抗環境光的能力,色彩出眾的優勢,但是只適合於短焦搭配使用。有些朋友十分嚮往超短焦應用方式。但是超短焦存在對焦不實、亮度不均勻,畫面畸變的缺點,與追求高畫質的影院效果背道而馳。個人,還是首選正投幕。
投影幕測試:
正投和背投的關注點完全不同。在測試方面,正投幕便於測試;而背投幕的透光性測試難度係數較高,很難量化和比較。中關村在線測試投影幕多數以「親民」的正投幕為主。
3名詞解讀二 尺寸和長寬比例
不熟悉尺寸概念的朋友,都痛恨英寸的概念。
100英寸正投畫框幕
投影幕的尺寸非常重要。最常見的低端正投幕,至少包括84、100英寸。為何要以對角線的長度來命名全部顯示相關設備?其實這個道理很另類,因為最開始投影幕就是為影院服務的,歐美影院固執沿襲這個傳統,並影響了所有的顯示相關行業。
單位換算
ZOL點評:
1,顯示設備都以英寸為單位,我們只要記住1英寸=2.54釐米即可自行換算。
2,對於個人用戶,投影幕的大小,就是我們使用空間的大小和布局來決定。非豪宅用戶,一般84、100英寸、120英寸就可以滿足需求。
解析度比較
投影幕的長寬比,也是我們關注的話題。在商教方面,4:3為主,曾經用過1:1。在影院方面,16:9,16:10都很常見,1.85:1和2.35:1偶爾會涉及。電影院堅守1.85:1,個人影院低端集中在16:9。
ZOL點評:
1,莫要以為幕的比例不同無所謂,要想私人影院不留白邊,還是選擇匹配投影機解析度的投影幕產品為佳。
面積差計算
2,同尺寸不同比例的投影幕,顯示比例約接近1的越大。我們只要知道對角線的長度,投影幕的長寬比,即可計算出相應的面積。16:9寬屏對比4:3屏,顯示面積縮水約9%。
神奇的黑邊
3,莫要「無視」那個神奇的黑邊。幕的四周有黑邊,與顯示器邊框的搭配顏色有關。因為有了這個小黑邊,我們視覺會不自覺的忽視並重視框中的內容。反之,現在有部分電視、顯示器採用了銀邊或白邊設計,是一種很不科學的配色。選擇有「大黑邊」的幕,真很重要。
測試方案:
實際測量,幕的對角線和黑邊,有更精確的工具,但是用捲尺更直接更方便。
4幕基塗層 工藝比較
幕,大致包括幕基、塗層、黑邊、固定件、安裝件等結構。硬幕與軟幕的區別,就是幕基的材質。硬幕的基材為玻璃、PVC等各種人工混合物。而軟幕的幕基材質更豐富,帆布、亞麻、塑料薄膜、橡膠、塑料等。
圖解吊裝幕
ZOL點評:
1,綜合而言,硬幕售價要遠高於軟幕。
2,畫框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結合了軟幕便宜,硬幕高平整性的優勢。
3,堅硬的幕基,可以防止長期變形,易於清理,也是弧形幕的精髓所在。
投影幕
幕塗層,大致包括白塑、玻珠、金屬粉。白塑機構最簡單,採用用熱貼合技術,在幕基上貼合了一層塑膠,並用滾筒壓出表面粗糙的紋路。玻珠和金屬粉,就是字面的理解。玻珠幕布表面粘合有超細玻璃珠,金屬幕表面粘合有超精細的金屬粉。玻珠和金屬幕布,原理近似,但是隨著工藝提高,金屬幕的優勢更加突顯。
塗層材質白塑玻珠金屬粉增益中等高極高可視角較大一般中等售價便宜較便宜最貴在塗層方面,投影幕的材質比較普通,但是高檔投影幕是憑藉做工取勝的。在相近的幕基上,國產小品牌的塗層材質、厚度都有些不足。高檔幕的規範更加嚴格,多次滾壓技術成本高,良品率低,但確實是紮實可靠。
入門級低端投影幕特寫
在低端幕方面,沒啥創新技術,但是製作工藝彼此差距明顯。
光學背投幕結構
測試注意:
我們主要採用破壞性測試方法,切開一角,或分解比較。
5高增益 需要否?
很多朋友,挑選幕的首要參考 指標就是增益數值。其實這是有一些偏差的,也可以說有點被誤導。高增益的幕,是早些年產生的歷史性產物。那時,投影機亮度普遍偏低,需要高增益的幕來輔助;但是現在投影機的亮度大幅提升,幕的增益顯得不再那麼重要。另外增益高的產品,顯示效果不一定有提高,既要高增益又要保證顯示效果的幕的售價都不菲。
雷達
投影界的增益與電子信號的增益截然不同。電子信號增益的基準是原始信號,而投影幕的增益基準是白色石灰牆面。經過我們多次測試,雖然牆面的塗層材料有改變,但是在增益方面的影響微乎其微。
暗室內測試效果
在客觀測試環節,ZOL評測中心採用美國國家標準協會制訂的ANSI標準,對評測室進行了遮光和消光處理。ANSI標準也是業內公認的權威標準,ZOL評測中心使用指定的進口設備進行客觀測試。高精度的測試儀器,定期進行了專業設備的校準等維護操作。
增益測試示意圖
我們將白牆的測試效果定為1,將經過幕反射回的測量數值與白牆的測量數值比較,即可得到這款幕的增益數值。
ZOL測試方法:
我們以垂直幕中心的線為中軸,向兩邊逐級測試回饋的照度,再與牆面的測試數值做比較,即可得出一定範圍內的增益值。
ZOL建議:
對於家庭用戶,與其選擇高增益的幕,不如選擇一些平整性更加、塗層更佳的優秀產品。
6可視角度 越大越好?
可視角度,也是網友很關心的重要參數之一。
60度可視角
相同品牌、相同類別、相同材質的幕,可視角越大的要更貴。但是這是一個要區分對待的命題。因為中低端的幕,顯示效果和可視角度沒有關係,即可視角大的顯示效果不一定好。對於家用,追求效果的,就無所謂可視角度,一般的即可。對於商教應用,顯示效果是次要的,滿足更多觀眾使用,可視角度越大越好。
180度可視角
ZOL測試方法:
客觀測試,以屏幕中心點垂直線為基準目標,逐級向兩邊逐級測試增益值,當增益效果低於中心值的50%時,記為半增益點,左右半增益點的夾角即為可視角度。
7健康安全 不可忽視
在投影幕的選擇方面,消費者往往走極端:向左走,只買最好的幕,超高增益、大可視角;向右走,隨便撿塊最便宜的幕,能湊活能將就即可。
我們秉持媒體中立的原則,幕是要買好的,但是要買何檔次和何價位的?我們認為,選對的為主,選貴的只是一種有益的補充。
由於售價過於低廉的投影幕存在N多隱患,我們也要適可注意,包括:
1,不良氣溫。刺鼻氣味,長時間對眼睛和呼吸道不利。
2,易燃材料,火災的隱患。
3,低價的高增益幕,顯示效果差,暗室內容易增加用眼疲勞。
ZOL建議:
A,優先選擇能長期保證平整性的產品:
B,有品牌,有安全許可的產品。
C,如果真願意將就,不如不買幕,直接用白牆代替。
投影3D顯示 淺析硬體設備和實現方法
歡迎進入相關論壇進行討論:(點擊進入)
家用投影機區 商務教育投影區 LED微型投影區
投影周邊耗材區 二手投影機交易區 影音交流區
投影機與我們常見的自發光顯示器不同,屬於反射式顯示,因此顯示效果的質量除了投影機本身的品質外,一款適合的幕布也很重要。選擇幕時,我們要關注哪些性能?什麼樣的投影幕才是適合自己的?今天我們文章為大家詳細介紹選購投影幕的重要指標,大家可參考。
彭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