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射無人機」!加州理工和NASA合作開發,未來可飛向火星

2020-09-06 機器人大講堂

我們常見的無人機,可能是這樣起飛的。


看起來簡單,實際上,把它們送上天的過程還真有點麻煩。即便是操作最簡單的四旋翼無人機,比如大疆的「御」或者Parrot的Ananfi,其過程都是相當費勁的:首先至少得找到一個沒有任何碎石頭或碎玻璃等雜物垃圾的平坦地點,然後打開無人機工具箱,對無人機進行檢查、啟動、校準等一系列操作,再退開數丈遠,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然後才能使它起飛。其次,還要避開周圍的障礙物或者無辜的小蜻蜓或者小蝴蝶,這可相當考驗操縱者的技術。

為了改善這種麻煩的無人機起飛方式,加州理工學院和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噴氣推進實驗室開發了一種炮彈發射式的可摺疊自主六旋翼無人機,它的名字叫做SQUID,可譯為魷魚或烏賊,但其實它的全稱是:Streamlined QuickUnfolding Investigation Drone——流線型快速展開探測無人機。

它在摺疊時確實挺像魷魚的。

SQUID的是這樣起飛的:

太快了沒看清?來個慢速版

SQUID由液態CO2罐提供的壓力從一根短短的管道中彈射出去。加州理工大學和NASA的聯合測試團隊管這個管道叫「加農炮」,他們甚至給這種發射方式起了個名字:「炮射無人機」。它被發射出去之後,在半空中「伸展身形」,最後直接進入到穩態飛行階段,並且可以自主的控制飛行軌跡,無需人為遙控,從而完美避開了無人機最艱難(也是最危險)的起飛階段。聯合團隊的專家們認為這種無人機「炮射」方式將能在應急響應和星際探索方面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初代SQUID

SQUID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去年在IROS(智慧型機器人與系統國際會議)上,加州理工大學和NASA就展示了初代SQUID,一個可摺疊的四旋翼無人機,它的起飛方式也是炮彈發射,但不是完全自主的,需要研究人員手動控制。

當時,在研究人員對初代SQUID進行測試時,它不僅能在固定不動的彈筒裡快速發射,在快速行駛的卡車上(50km/小時)發射也不成問題,而且發射速度非常快,然後平穩飛行。這極大改善了無人機起飛方式的現狀,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發射SQUID。可以想像,它或許可以在顛簸在海浪裡的船隻上發射,或者在飛行中的另一個無人機上發射。

升級版SQUID實現完全自主控制功能

該團隊去年開發的初代SQUID得尺寸為 3英寸(7.6釐米)的四旋翼無人機,並且需要手動發射。而今年的SQUID升級為功能更強大的6英寸版本,旋翼增加為六個,並實現了完全的自主權,從發射到穩定的整個過程都不需要人為輸入。新的6英寸SQUID進行了一些重大更新,包括空氣動力學重新設計,通過使用可展開的翅膀改進了發射和彈道飛行期間的被動穩定性。自治硬體包括一個攝像頭(FLIR Chameleon3),測距儀(TeraRanger Evo 60m),IMU /氣壓計(VectorNav VN-100)和車載計算機(NVIDIA Jetson TX2)。

SQUID從管道發射出來後的飛行包括兩個主要階段:被動穩定和主動穩定。

在第一階段中,SQUID並不是自主飛行,而是跟隨其離開發射器時的彈道。如果只是在固定不動的條件下發射並直線上升,這並不複雜;但是如果無人機以一定角度或從行駛中的車輛發射,就需要考慮空氣動力學,以確保無人機在發射後沿著彈道運動的姿態穩定性。較高的重心(電池位於鼻錐中)對此有幫助,可展開的翅膀起到雙重作用:使無人機被動地指向氣流中,同時還充當起落架。翅膀具有閂鎖機制,以使其既可摺疊又足夠穩定。

一旦無人機的翅膀完全展開,就會在軌跡的最高點之前開始主動穩定,進入第二階段。無人機的主動穩定是基於視覺跟蹤,利用開源的魯棒視覺慣性裡程表(ROVIO),這是一個擴展的卡爾曼濾波器,可同時跟蹤3D標誌和圖像補丁特徵。由於ROVIO將圖像強度信息與內部數據緊密集成以生成距離估算值,因此ROVIO能夠在粗糙,低質感的環境(例如人行道,水和其他行星的表面)中運行。

在開始視覺跟蹤時,無人機的俯仰和偏移速率必須接近零,以確保相機捕獲低運動模糊的幀。其次,垂直速度必須接近零,因此多旋翼和地面之間的距離保持恆定,並且可以使用測距儀測量很好地確定初始特徵深度。最後,橫向速度必須很小以最小化運動模糊。當無人機達到這幾點要求後,無人機的姿勢估計值會被輸入到飛行控制器狀態估計濾波器中,以與慣性測量單元(IMU)融合。SQUID具有完整的機載狀態估計,可以自主控制高度和橫向位置。

以下幾個步驟可以總結SQUID無人機的彈射與自主飛行:

☑彈射並被動穩定

☑姿態控制以保持俯仰和偏移為零

☑控制以保持垂直速度為零

☑初始化視覺慣性裡程表(ROVIO),並開始視覺跟蹤。此時SQUID可以進行自主機載狀態估計,並控制自身高度和橫向位置來達到研究人員希望的飛行軌跡。

總結與展望

目前,加州理工大學和NASA團隊已經實現在地面上(包括固定位置和快速行駛的卡車)部署和發射SQUID。未來,他們考慮將SQUID應用於外空行星探測工作中,可以在空中部署SQUID,例如從大型飛機上發射小型SQUID無人機。這為在火星的太空飛行器上部署小型無人機提供一種途徑,從而有可能減少對大型著陸器的需求。實際上,在飛行棋進入大氣的過程中,機殼將著陸器運送到行星表面以平衡自身,這是很常見的,方法是放下一堆(例如150公斤)重量來調整迎角。這些重量完全是沒用的鎢塊,但是如果可以放一些可在空中部署的無人機,則可以在不增加額外質量或不增加現有任務風險的情況下,做更多的科學工作。

相關焦點

  • NASA宣布合作夥伴推進月球和火星的「引爆點」技術
    這對於實現在月球的持續生存和載人火星任務至關重要。例如,用這個13英尺直徑的低溫存儲罐進行技術測試,以減少推進劑的蒸發或「煮沸」損失。要在實驗任務中實施類似技術,需要通過太空演示來使技術進一步成熟。Credit:NASANASA已選擇14家美國公司(包括幾家小型企業)作為合作夥伴,協同開發一系列技術,爭取在這個十年結束前開闢一條在月球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阿爾忒彌斯道路」。美國工業界向NASA的第五次引爆點競標提交了建議書,這些獎項總價值預計將超過3.7億美元。
  • NASA的科學發現、研究開發和月球到火星的探索計劃
    通過承諾遵守《阿爾忒彌斯協定》的原則,NASA及其合作夥伴將幫助確保人類在太空領域享有和平與繁榮的未來。 「高級空中機動全國挑戰賽」(Advanced Air Mobility National Campaign)與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合作,推動未來的空中計程車、無人機、包裹運送服務以及其他服務能夠與載人飛機一起在美國領空和諧飛行。
  • NASA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照片
    Credits: NASA/JPL-Caltech 圖片來源: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來自火星的最新消息
  • 加州理工學院的加農炮式可摺疊SQUID無人機有一天可能部署到火星
    加州理工學院的加農炮式可摺疊彈射式SQUID無人機有一天可能部署到火星圖片:Caltech和NASA JPL加農炮發射SQUID無人機:在發射管內(左),展開臂和鰭(中心),並完全展開配置(右)。每張圖片相隔82毫秒。
  • NASA堅毅號啟程奔赴火星,本屆火星賽季圓滿落幕
    要知道別說是火星,人類在地球以外的任何其他星球上,都還沒有飛過無人機呢,這是開天闢地頭一遭。用無人機探測其他星球有多麼令人期待?在靈巧號還沒有真正在火星上測試飛行過的情況下,另一艘無人機任務,NASA的蜻蜓號已經入選下界新疆界級任務,計劃於2026年前往土衛六了。△蜻蜓號無人機在土衛六上的工作假想圖。
  • 毅力號火星車將首次在火星上使用穿透地表的雷達,一探火星地下的地質奧秘
    圖片來源:NASA /加州理工-噴氣推進實驗室/挪威國防研究機構(Norwegian Defence Research Establishment,FFI)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漫遊車——毅力號(Perseverance)
  • 世界無人機大會:無人機,飛向智慧新未來
    9月13日,以「點亮智慧新未來」為主題的2020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暨第五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在深圳開幕。…在室內展區,未來感和科技感十足的無人機,出盡風頭,帶給人們應用無處不在的驚喜。據介紹,它完全模仿大型鳥類的飛行方式,依靠撲動翅膀產生推力和升力,通過尾部控制方向、實現轉彎,其中包含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仿生學、材料學、電氣和控制理論等多門學科的融合創新成果。在相同的機體重量和能源容量條件下,它可飛行更長時間,最長可達一個小時。
  • 還記得那個NASA火星無人機嗎?它在太空旅行中完成了「首次啟動」
    美國宇航局(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正在太空中向火星這顆紅色星球飛奔,它搭載的一個同伴剛剛完成了一項重要的裡程碑式任務。8月7日,一架小型無人機「機靈」號將成為第一架在另一個世界飛行的飛機。「這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因為這是自7月30日發射以來,我們首次啟動「機靈」號並對其電子設備進行'試運行』,加州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機靈」號運營主管Tim Canham指出。「由於一切都是按規定進行的,我們將每兩周執行相同的活動,以保持一個可接受的充電狀態。」
  • 與NASA合作,《家園》開發團隊打造了一款火星殖民模擬遊戲
    今天博士要介紹的這款「遊戲」叫做《Project Eagle》,雖然開發團隊強調這並不是一款遊戲,而是一個用來呈現火星殖民構想的模擬工具,但是博士覺得其本身基於真實數據的構想展現對於一般人來說就是一種不錯的遊戲體驗,只不過還沒有加入策略玩法而已。
  • 加州理工又放大招!8月和被譽為「活著的霍金」的他,一起探索宇宙!
    他曾和摯友霍金,一輩子探討爭論學術科研問題,共同推動人類探索宇宙的事業。今年8月,基普 · 索恩將在加州理工開啟「加州理工科學探索營」。和你一起揭秘宇宙及黑洞背後的科學奧秘、共同探索物理學領域與人類的未來。
  • NASA準備要在火星進行無人機飛行了
    美國宇航局正準備在今年晚些時候將其下一個火星探測器發送到火星,並且該任務還將搭Ingenuity,這是一款全新的直升機機器人,它將成為第一架在另一行星上進行動力大氣飛行的機器人,將創造又一個歷史。看起來像是簡單的雙旋翼無人機,但這實際上是一項開創性的工程,必須克服重大技術挑戰才能完成在火星上進行短距離「跳躍」
  • 加州理工 VS 麻省理工,誰才是理工屆的扛把子?
    可以看到,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還是教授數量,麻省理工都比加州理工要多得多。 大多數本科生住在加州理工學院的十一個宿舍樓中的一個,宿舍樓分為單人間、雙人間和套間。每個宿舍都有自己的傳統和歷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參加一些活動,包括在洛杉磯周圍進行實地考察。 與其他預先給一年級新生分配宿舍的大學不同,在加州理工,所有新生都會被邀請參觀每個宿舍。
  • NASA的火星直升機怎麼登陸火星?
    火星直升機任務是一項對新技術的實驗性飛行測試。未來的火星飛行任務中可能會開發第二代火星直升機,以增加對火星的空中探索範圍。它們可以充當人類偵察員,攜帶少量有效載荷或調查懸崖、山洞、深坑和其他未訪問或難以到達的目的地。在此之前,實驗的火星直升機必須證明火星飛行的可行性。
  • NASA把無人機送上火星,最具野心探測計劃啟動
    Ingenuity 無人機和你的筆記本電腦差不多重,不知道裡面承載了多少黑科技。在未來,我們或許可以看到無人機在遙遠的火星上搜尋太空人,執行各種任務。由於地球和火星之間的通信有很長時間的延遲(單向 3-22 分鐘),所有這些飛行都必須是自主的。設計團隊將向無人機發送一個指令列表,由它自己執行所有步驟。在計劃中,無人機會在飛行時捕捉圖像,而毅力號也有可能拍下一些 Ingenuity 盤旋在空中的圖像。
  • NASA 核動力火星車帶上無人機探索生命!1090 萬人訂了票的「毅力號...
    同時,「毅力號」還將採集火星上的巖石和土壤樣本,從而為之後的火星採樣返回任務做準備。實際上,此次任務在方方面面都將人類想要登上火星的美好願望展現了出來。此次,「毅力號」將攜帶太空衣 5 個部位的不同材料樣本進入火星,以期在火星的強烈輻射下進行測試,直接解決「太空人未來要在火星上穿什麼太空衣」的問題。
  • 麻省理工Vs加州理工 美國兩大名校鬥法惡作劇
    美國各大名校一直以來明爭暗鬥,除了比拼學術成就、爭搶資源和優秀學生外,搞起惡作劇來也是花樣百出。最近,世界著名學府麻省理工學院(MIT)一批學生,就炮製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校園惡作劇。他們從「死對頭」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加州理工)的校園內,偷走了一門重1.7噸、有130年歷史的大炮,然後運到4800公裡外的東海岸,堂而皇之地擺在了自家校園裡。
  • 無人機有一天或將飛上火星
    無人駕駛飛機 簡稱「無人機」,英文縮寫為「 UAV 」,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或者由車載計算機完全地或間歇地自主地操作。加州理工學院最新研發的加農炮式SQUID無人機尺寸擴大,可自主摺疊,彈道發射的SQUID無人機有一天可能部署到火星。
  • 無人機真的能飛越火星嗎?「火星版」萊特兄弟:NASA準備嘗試一下
    一個漫遊車在幾年的時間裡只能覆蓋幾十公裡的範圍,但未來的外星無人機可以在一天內輕鬆覆蓋。它們可以拍攝航拍照片,幫助漫遊車規劃最佳路徑,或者收集樣本,並將其送回固定的著陸器進行分析。雖然現階段的&34;還不能做任何實際的科學工作,但這是向外星飛機邁出的第一步。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81期:將在火星上起飛!NASA的這架無人機...
    ,技術指標遠高於市場上同類型的飛控系統,軟體擴展性強,可適配多旋翼、固定翼等多品類工業級無人機。Connected Places Catapult公司正在召集國家和國際聯盟來共同開發一個世界領先的系統開放的無人機UTM框架。該項目由交通部委託實施。
  • 斯坦福、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拒絕中國學生?美國名校藏有貓膩嗎?
    麻省理工的招生錄取公告這份內容的核心意思就是,麻省理工基於三大標準「學術能力、人格特質、全球願景」來挑選學生。按照麻省理工的說法,我國內地高中生都不具備這樣的三項要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招生負責人解釋說,具有美國身份的美國人和「準美國人」,他們的高中如果不在美國就讀,雖然身份不屬於「國際生」,但依舊按照國際生的慣例執行招生政策。美國其他一些名校,比如哈佛大學和康奈爾大學也解釋了同樣的政策標準:高中不在美國就讀的學生申請到美國名校就讀難度要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