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1日正式發布通知,任命孫冬柏為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正廳級),李善民、肖海鵬、馬駿、楊清華、王雪華為中山大學副校長,蘭平、邰忠智為中山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免去朱熹平、黎孟楓的中山大學副校長職務。
中山大學官網顯示,孫冬柏1959年7月生於湖南長沙。1982年畢業於湖南大學化工系,獲學士學位。1982年—1986年就職於機械工業部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1986年—1992年就讀於北京科技大學表面科學與腐蝕工程系,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1992年—2017年就職於北京科技大學,先後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先後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國家級一二層次「百千萬」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長期從事工程材料腐蝕與防護、工程材料服役性能評價與預測、同步輻射與中子散射在材料中的應用、高超環境模擬與材料性能評價以及電化學工程、非晶和納米(晶)材料製備等方面的研究。
1996年—2000年先後擔任北京科技大學表面科學與腐蝕工程系副主任。2000年6月擔任北京科技大學科技處處長,2007年7月擔任北京科技大學校長助理,2008年9月擔任北京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其中2007年—2017年擔任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評價設施」項目建設指揮部總指揮、總工程師。2017年7月擔任中山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2017年12月兼任中山大學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建設指揮部總指揮。2018年1月兼任中山大學南海研究院院長。
就在幾天前,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孫冬柏還就中山大學完成2018年海洋科考夏季航次第一航段的西沙群島科考接受了採訪。他表示,正在建設的海洋大學科群一定會成為我國海洋研究的實力品牌,在國際上形成突出領先優勢,支撐中山大學加快躋身國內高校第一方陣、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從而服務國家戰略,支持地方發展。
孫冬柏還在本次採訪中透露,由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和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合作研發的中山大學地球系統模式提前30小時(9月15日11時)精準預測其在臺山登陸。
10月底,孫冬柏還與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濤、廣東省衛健委科技教育處副處長黃毓文,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慧珍,中大五院院長單鴻、黨委書記林偉庭等人參加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於實時高空間解析度和多模態圖像融合技術的食管癌臨床診療方案研究》的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