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有多冷?權威說法來了!

2020-11-29 網易新聞

2020-11-27 16:58:54 來源: 淮北發布

舉報

  

  小雪已過

  本周一淮北也迎來今冬的初雪

  冬季正式站穩腳跟

  

  朋友圈開始頻繁冒出

  「拉尼娜確定形成持續升級至2021年

  今年或遇60年極寒冬天

  堪比2008年暴雪……」

  之類的消息

  

  

  歷史上的安徽冬天有多冷

  雪會下得有多大

  一般什麼時候進入冬季

  小布用大數據為安徽之冬「畫像」

  01

  全省入冬時間整體延遲

  安徽一般什麼時候入冬?

  最近有個報導,說大數據顯示本世紀10年代和20世紀60年代相比,絕大部分城市的冬天都來得更晚了,比如合肥甚至推遲了11天。那麼安徽平均入冬時間是什麼時候呢?

  

  氣象學上規定, 5天日平均氣溫低於10℃,就算進入冬天,第1天即為入冬之日。安徽入冬日期常年值為11月18日,從空間分布來看,全省各地入冬日期一般都在11月9日到27日之間,其中淮河以北地區入冬日期普遍早於沿淮淮河以南地區

  隨著冷空氣侵襲,11月20日早晨,淮北地區最低氣溫就已經降至4到8℃,江淮之間8到12℃,沿江江南10到14℃。由此今年我省冬季正式拉開序幕

  

  不過,近年來,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我省入冬時間整體延遲。從上圖可以看到,2015年以來,除2017年外我省入冬時間均較往年延遲,長的延遲8天,短的延遲4天。

  02

  「一秒入冬」是否正常

  回味入冬過程,很多人用「一秒入冬」「一天跨越四季」來形容。這當然有些誇張,但也形象地表達了冬天到來時急速降溫的狀態。

  11月18日當天沿江江南中東部有9個市縣日最高氣溫超過30℃,最高廣德31.4℃。天長也達到29.3℃,突破該站歷史11月極值。

  11月的30℃天氣,其實並不少見。安徽11月歷史最高氣溫出現在歙縣,2013年11月9日達到33.0℃。

  

  所以你看,歷史上11月份溫度突破30℃ 並不是什麼稀罕事。而本月初至中旬這波情暖,來自於持續晴好天氣。今年10月下旬以來日照條件好,白天升溫較快,加之降水少、天氣乾燥,溫度自然偏高。

  但11月18日,晴暖天氣「盛極而衰」,在冷空氣的影響下,各地溫度迅速下跌。像11月20日早晨,淮北地區最低氣溫就已經降至4到8℃,江淮之間8到12℃,沿江江南10到14℃。很快淮北地區還迎來了初雪

  

  其實,深秋初冬的晝夜溫差大,從歷史數據就能看出,一天溫差超過15℃也是稀鬆平常。

  

  從圖上可以看出,歷史上安徽一天24小時內,氣溫最大降幅達到14.1℃,而72小時內甚至達到過22.9℃,著實一日跨越兩個季節的節奏。

  為啥會這樣?安徽省氣象臺高級工程師、首席氣象服務專家郝瑩分析,我省的劇烈降溫一般都是由冷鋒南下造成的,強冷空氣在向南行進的過程中推動暖氣團,暖空氣在冷鋒前一個狹窄的區域堆積,導致氣溫上升,在氣象學上稱為「鋒前增溫」現象,等到冷空氣來臨後就劇烈降溫。如果你有心觀察,就會發現這是個普遍現象。降溫前一般都是最暖的那一天。

  03

  最冷一天,零下24.3℃

  說到冬天的冷,我們來看看歷史上的安徽冷到什麼程度。

  

  不知道你可注意了,這些最冷的年頭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了,所以說冬季確實是越來越暖了。

  

  零下24.3℃,這是安徽有完整氣象記錄最冷的一天。

  冷,都是一股股寒潮帶來了。

  

  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16年11月22到25日,全省所有站出現寒潮,全省平均最低氣溫從21日12.9℃下降至24日-3.7℃。有種全省各地被速凍起來的感覺。

  

  04

  1974年冬天,霍山的雪下了39天

  再來看看雪。

  省氣候中心的數據顯示,我省年平均降雪日數11天,從空間分布來看,淮河以北西部、大別山區及江南中東部12~17天,其他地區9~12天。

  

  離我們最近的就是2008年了,對那年的雨雪冰凍天氣,想必大家還有印象。

  

  可以發現,1974年的霍山,竟然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都飄著雪。順便說一下,安徽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極端最高氣溫43.3℃,也出現在霍山,是1966年的8月9日。

  

  

  最後說說今年冬天。根據省氣候中心的分析,受拉尼娜現象的影響,今年冬季,全省平均氣溫可能較常年偏低,冷暖季節內波動較大沿淮淮北雨雪量較常年偏多,淮河以南較常年偏少。

  來源:安徽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今冬「60年來最冷」?權威說法在這
    今冬「60年來最冷」?權威說法在這 專家:基本不會出現2008年的雨雪冰凍極寒現象 天氣:今起較強冷空氣來襲,溼冷加倍 2020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還沒進入11月份,就陸續有地區出現大雪和氣溫跌破零下的情況。
  • 權威丨拉尼娜來了?「今年將迎60年來最冷冬天」?氣象專家有話說……
    全國多地降雪,一秒入冬! 所以 微信朋友圈、抖音等社交網絡上都出現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 #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等話題內容 "
  • 今年冬天究竟有多冷?官方回應來了…
    今年冬天究竟有多冷?在此形勢下,今冬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是正常到偏低的分布,降水總體上北多南少。氣溫變化階段性明顯,冬季前期大部地區氣溫是正常到偏高的分布,隆冬季節(明年1月份前後)影響我國冷空氣勢力將明顯轉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可能會較常年同期偏低,北方地區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過程,南方發生大範圍、持續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可能性較小。
  • 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權威解析來了
    去年12月底以來,冷空氣輪番來襲,大江南北一起喊「冷」。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記者6日專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平均溫度排名「還沒進前5名」記者從中央氣象臺了解到,受寒潮影響,東北地區南部、華北、黃淮、江淮東部的部分地區氣溫將創入冬以來新低,其中瀋陽、北京、濟南、上海等地氣溫有可能創下或接近20年來的新低。冷,似乎成為今年入冬以來大家的共同感受,還有人說已經好多年沒有經歷這麼冷的冬天了。
  • 今年冬天是60年來最寒冷冬天嗎?來看權威解讀​!
    「今年冬天是60年來最寒冷冬天。」 「複方板藍根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 且聽權威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 權威解讀
  • 【科學闢謠】2020年將成為60年來最冷冬天的說法 從何而來?
    各種說法紛至沓來:今年冬天將出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的降雪;2020-2021年這個冬天,將成為「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而這一切都與「拉尼娜」現象有關。01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冬季平均氣溫總體呈上升趨勢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方冬季(當年12月至次年2月)的氣溫相差很大。
  • 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官方回應來了!
    「簡單而言,我們所說的拉尼娜事件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出現大範圍偏冷,並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現象。」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說,在業務監測標準上,有一些關鍵海區的監測指數,這一指數如果低於-0.5℃且持續5個月以上,就可以定義為一次拉尼娜事件。那麼,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中國氣象局給出的最新回應來了!
  • 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權威解析來了_新聞...
    去年12月底以來,冷空氣輪番來襲,大江南北一起喊「冷」。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記者6日專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  平均溫度排名「還沒進前5名」  記者從中央氣象臺了解到,受寒潮影響,東北地區南部、華北、黃淮、江淮東部的部分地區氣溫將創入冬以來新低,其中瀋陽、北京、濟南、上海等地氣溫有可能創下或接近20年來的新低。  冷,似乎成為今年入冬以來大家的共同感受,還有人說已經好多年沒有經歷這麼冷的冬天了。
  • 今年是60年最冷的一年嗎 2020冬天是60年最冷的嗎
    導語:前些日子,關於今年是60年最冷的一年的說法傳得沸沸揚揚,好不容易專家出來闢謠了,但如今12月臨近,風雪襲擊,大家又開始傳這一說法了。不過,天氣多變,還是需要實時進行分析了解。那麼,根據最新專家分析,今年是60年最冷的一年嗎?到底2020冬天是不是60年最冷?一起來了解。
  • 2020年將成為60年來最冷冬天的說法從何而來?
    2020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還沒進入十一月份,就陸續有地區出現大雪和氣溫跌破零下的情況。各種說法紛至沓來:今年冬天將出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的降雪;2020-2021年這個冬天,將成為「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而這一切都與「拉尼娜」現象有關。
  • 氣象局權威專家一錘定音:今年冬天很大可能是暖冬!
    近日在中國氣象局的一次直播中,國家氣候中心首席權威氣候專家王永光在接受中國日報記者提問時,對我國今年冬季的天氣情況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直截了當的指出,從今年的各種數據來看,今年冬天仍可能是暖冬!在這次直播中,王永光對今年的情況進行了剖析,在他看來,就今年的海洋演變來說,與去年有著不少相似之處,今年冬天可能還是會偏暖。在這種情況下,冷空氣活動可能偏弱,如此,中東部地區一些地方缺乏冷空氣吹散汙染物,今冬的空氣品質可能會比較差,需要加強防範。此前,世界氣象組織曾指出,隨著赤道東太平洋的水溫持續偏低,今年年末可能出現拉尼娜事件。
  • 今年冬天「冷」還是「暖」?別再爭議,專家說出最新說法
    一年四季變化萬千,春夏秋冬來得快,走得也快,轉眼間2020年已經走過春、夏、秋,即將來臨的就是不知冷暖的冬季,今年冬天寒冷來得比較早,但是由於全球變暖的影響,溫度也有所上升,那今年冬天究竟是「冷」還是「暖」呢?別再爭議,專家給出新說法。
  • 今年冬天會很冷?權威說法來了
    今年冬天會更冷嗎? 官方回應來了! 今年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波動大,需防範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
  • 今年是60年最冷的冬天?今年啥時候最冷?春節會冷嗎?答案來了
    理論上,我們北半球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冬至日,因為太陽直接照在北回歸線上,是北半球光照最短的一天。冬至過後,太陽的直射點緩慢北移,溫度也會隨之上升。然而現實中卻不是這樣。會有一個升溫降溫的過程。就像夏天一樣,夏至不是最熱的時候,而是七八月。冬天也是如此。一般來說,冬天最冷的時候是3949。過了這段時間,溫度會慢慢升高。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在今年,第29次是最冷的。
  • 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是什麼意思,今年的冬天有多冷?
    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是什麼意思,今年的冬天有多冷?現在已經進入了12月上旬,離「一九」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而冬至的頭一天便是「一九」的節氣。所以在「一九不出手」到來之前,我們用農村俗語來預測一下,這個冬天到底有多冷呢?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李子來回答。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這話是什麼意思?
  • 除夕當天立春,今年冬天是有多冷?
    但是,在迎接新年的同時,大家也不要忘了保暖,畢竟,天氣越來越冷了。關於冬天的寒冷,古代有句俗語,叫做「寡婦年,倒春寒」。2019年是「寡婦年」不能結婚?除夕當天立春,今年冬天是有多冷?2019年的立春,剛好在2018年的除夕,所以2018年是雙春,2019是「寡婦年」,也叫「黑年」或者「盲年」。
  • 2020年將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原因是什麼?
    ,據說今年是百年不遇的最早秋分節氣,是從1896年以來最早的,這不,在十一黃金周的時候,我國北方出現了大範圍下雪,就有人提出今年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眾多巧合讓人出現了有如此說法。 60年最冷冬天的由來 其實,今年秋冬的第一場大範圍降雪確實來得比較早,在陽曆10月3號開始,北方多省出現了大面積降雪,並且降雪量還不小,就是地處中原的河南北部山區也飄起了大雪,這著實讓農民們感受到了秋冬的第一次寒冷天氣。
  • 2020年將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原因是什麼
    今年天氣有點奇怪,有很長的梅雨季節,到了7月份又是很熱的三伏天,並且今年是超長四十天的伏天,三伏天過去後又是到了秋分,據說今年是百年不遇的最早秋分節氣,是從1896年以來最早的,這不,在十一黃金周的時候,我國北方出現了大範圍下雪,就有人提出今年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眾多巧合讓人出現了有如此說法。
  • 2020年拉尼娜事件會讓冬天更冷嗎?權威回應來了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4日表示,今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比較頻繁,勢力總體偏強,以西北路徑為主,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  在中國氣象局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賈小龍介紹,今年冬季降水總體上北多南少。受拉尼娜影響,南方的水汽輸送條件總體偏差、降水偏少。
  • 拉尼娜要來 今年真的會迎來60年來最冷的冬天嗎
    :「朋友圈有人說今年冬天會特別冷,是不是真的?」玩笑歸玩笑,但關於「今年冬天60年來最冷」的話題接二連三出現在網上,甚至還有人振振有辭:「一切和拉尼娜現象有關」!所以,今年冬天會偏冷還是偏暖,需要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研判。問題4:拉尼娜出現時杭州的冬天更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