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爆缸能力超強的觀賞魚,新手也能養爆缸,你知道幾種?

2020-12-03 佛緣見心

對於每個剛接觸觀賞魚的人來說,繁殖基本上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話說連能不能養活都需要絞盡腦汁考慮的問題,誰還管它能不能繁殖啊。但是在自然界任何魚都是要繁殖的,也都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一件事,只是我們一般的水族箱很難達到自然界的條件,一般人也不知道怎麼去創造跟自然界相近的環境。想體驗爆缸的樂趣嗎?

Top 1:孔雀魚

孔雀魚屬卵胎生魚類,繁殖力強,性成熟早。雖然孔雀魚的壽命只有一兩年,但是孔雀魚在充足的營養下生長得很快,所以還有個名字叫孔百萬,一般來說,雌性孔雀魚23-28天為一個繁殖循環期,有些甚至更快,初產時約10-20尾,後面慢慢增多,有的孔雀魚一次可產子100多尾。

孔雀魚最大的特色是生產頻繁、成活率高,而且孔雀魚是卵胎鱂科魚,即使在沒有公魚的情況下,母魚也可以將精子在自己體內保存一個月,孔雀魚繁殖需要隔離盒,不然會吃自己的小魚,這就是繁殖比鸚鵡弱的地方。

新手也能養爆缸的魚。第一個就是推薦孔雀魚

Top 2:瑪麗魚

瑪麗魚價格也不怎麼高有著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還很適合新手區飼養,瑪麗魚性格溫和,最好在呈弱鹼性的硬水水質環境中飼養,食性頗雜。另外,還要注意在魚缸里舖底砂、加強光照、勤換部分水、少餵多餐、略下粗鹽等等。

瑪麗魚一般是一個月繁殖一次的,在繁殖期間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過量的換水,尤其是水質不要變化太大,否則就容易出現早產的情況,瑪麗魚出生之後一般4~6個月就達到性成熟

Top 3:米奇魚

米奇魚,又稱米老鼠月光魚,是一種卵胎生淡水熱帶魚,通過劍尾魚和花斑劍尾魚兩個物種相互雜交而來,體長約3-4釐米。米奇魚尾部有一大兩小三個像米老鼠頭像一樣的黑點,長相非常童趣可愛。

米奇魚的懷孕周期一般為28~31天,大約一個多月繁殖一次。需要為其準備繁殖盒安靜待產。生下的小魚建議隔離,以防被大魚吃掉。

Top 4:九間菠蘿

據說,九間菠蘿魚是最易繁殖,而且成活率最高的魚!幾乎每隔一段時日就排一次卵,每次產卵大約50-200個,親魚會保護魚卵,經過2-3天時間小魚孵化出來開始遊動。

九間菠蘿在美洲慈鯛中屬小型慈鯛,卻是屬於很強悍的魚,常常以小吃大。公母魚較好分辨,母魚腹部會有橘紅色斑點。體型雖小卻很強健易養,倒是很這合與大型慈鯛混養。領域性非常強,尤其是發情期間。容易繁殖是九間菠蘿另一項特色,且不止是同類間,不同科屬也較其它容易雜交。

Top 5:鰟鮍魚(原生魚)+河蚌

作為原生魚,鰟鮍的多彩,是它獨特之處,鰟鮍魚產卵、繁殖只能依靠淡水河蚌及蜆類。缸底需鋪上適當的泥沙。在發情期間鰟鮍魚會摩擦河蚌的敏感部位,致使河蚌張開蚌殼,雌魚趁機將卵排到蚌內,雄魚在附近射精,使卵受孕。在河蚌內的魚卵經過孵化周期之後,小魚腮部會被寄生河蚌的幼子,然後經過小魚成長被帶到外界。

鰟鮍沒有河蚌是不能繁殖的。因為鰟鮍會產卵受精於河蚌的貝縫中,讓河蚌擔當起孕育的任務。待小生命長成時,小鰟鮍會把河蚌的後代攜在鰓中,直到幼蚌成熟時落入水中才離開。

Top 6:食蚊魚

當水溫下降、天氣寒冷時,食蚊魚往往潛居在深水處或雜草叢生的水域,甚至鑽進汙泥裡越冬,即使水體氧氣不足也能存活。

食蚊魚的繁殖,食蚊魚顧名思義是吃蚊子的魚,一晝夜能捕食200條孑孓。體色青灰,頭寬吻尖小,無須,無側線,背鰭起點後於臀鰭起點靠近尾柄,雄魚的臀鰭部分鰭條變細形成交配器。

食蚊魚的繁殖方式為卵胎生,雄魚的臀鰭前部是它的交配器,繁殖的時候會追逐雌魚進行交配,一般卵在體內受精和孵化。它的繁殖時間很長,從每年的4月到11月都可以,一般每隔30-40天就會稱一次,每年可以繁殖3-7次。水溫上升到20℃的時候就會產仔,每胎有20-40尾

Top 7:中國鬥魚

國鬥繁殖說簡單也簡單,說繁殖也繁殖。挑選好種魚,增加營養。種公帶苗時會消耗很多的體力,所以增加營養是必須。

當公鬥魚和母鬥魚互相追逐,可以判斷它們能夠繁殖了。繁殖之前,公鬥魚的體色也會變得更加鮮豔燦爛,情緒特別興奮。鬥魚的繁殖不需要人為幹預,調整好水溫和水質,它們能夠自行繁殖。

把繁殖缸移到安靜的位置,種魚合缸後,快則半天就交配繁殖,慢則五六天。在合缸後,公魚會頻繁吐泡巢,這個時候泡巢會越來越大。當發現種公一直在追趕母魚,這個時候你可以有手電筒照射泡巢底部會發現很多的卵,這個時候母魚必須撈出來。剩下的就交給公魚。

Top 8:南鱧(原生魚)

它是一種淡水原生魚類,學名叫南鱧,是黑魚的近親,所以在外形上這種魚和黑魚有幾分相似,頭大扁寬,桶圓形,不過身上的鰭卻比黑魚發達和鮮豔,南鱧在幼年的時候顏色單調,成年之後背鰭顏色亮麗呈現金屬藍綠色,較為鮮豔,所以和黑魚不同的是南鱧一般作為觀賞魚類養殖。

由於南鱧是白天隱居,夜間活動捕食的。所以深色環境更為合適,這樣它們更有安全感,自然顏色也就更為豔麗了。

南鱧屬於迷鰓魚。據實際經驗觀察所得,迷鰓魚的繁殖方式都是雙方互相纏繞起來,母魚排卵,公魚來進行體外受精,保證卵的孵化率。但是至於迷鰓魚的孵卵方式那就不一樣的,南鱧就比較奇特,他不築巢,也不會將卵產下後就放任不管。

公魚會在母魚產卵結束後受精,並且將這些卵全部收集到嘴裡面,這種孵卵的方式叫口孵。此期間公魚進食較少,但絕大部分的公魚都不會進食。首先我們先來說說公母如何分辨。我們一般看生殖孔辨認公母,公的生殖孔呈長條形,母的則是圓形的。如果你不怎麼記得住他們的特徵也沒關係,只需要找一隻生殖孔長的和一隻圓的即可。

南鱧在平時就喜歡隱蔽一些的環境。在繁殖期間他們也會為了保護卵的安危從而來選擇環境。如果環境不當則會影響他們產卵。

Top 9:紅劍魚

紅劍魚也屬卵胎生魚類。繁殖力強,性成熟早,幼魚在3-4個月時性成熟,6-7個月就可以繁殖,當然性成熟遲早與水溫高低、飼養條件也有關係。母紅劍魚4-6周就能生產一次,授雌魚大小年齡,和配種公魚的比例影響。每次可產30-300尾仔魚。

保持繁殖缸周圍安靜,以免雌魚受到驚嚇,出現難產。雌魚一次可生產幼魚籽苗30-200尾。產籽的多少和雌魚體型大小和平時主人的照料有關。

這些魚雖然繁殖能力強,但是親魚會吃幼魚的,所以要多養點水草,或多布點景之類的,供生下來的小魚躲藏,不然都給大魚當飼料了。

產完一窩魚苗,隔30-50天又可以繁殖下一窩。剛出生的小魚苗躲在水草叢中。魚苗經過三個月的細心飼養,就可以區分雌雄了。此時的雄魚尾鰭下緣的箭尾開始發育。

Top 10:斑馬魚

斑馬魚一般的五個月左右就可以繁殖啦,我們其實不必去在乎它們的性成熟時間,只要是到了繁殖期,斑馬魚母魚的肚子就會像蟈蟈的肚子一樣大,雄魚也會相應的達到繁殖年齡,就是這麼簡單。

然後我們就可以挑選一隻個子最大的雄魚和肚子最大的雌魚,準備一個小繁殖缸,也不用太大,40釐米左右的長短就行,裡面鋪上小石子或者水草,然後水溫保持在26度左右就可以啦。

只要是營養供得上,它們進入繁殖缸一兩天之內就可以產卵,最好是能有點陽光散射就更好啦,斑馬魚可是高產魚,能甩孔雀魚好幾條街的,成熟的雌性斑馬魚一次性可產卵一千枚左右,不過它們有吞食魚卵的習慣,大約一兩小時左右,我們看到母魚的肚子扁下來,就可以把它們扔回魚缸去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些觀賞魚可以輕鬆爆缸,繁殖力超強,而有的就不行?
    關注養前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目前看來,在我們常見的觀賞魚品種中,容易出現爆缸機率的觀賞魚其實還是有很多品種的,常見的有金魚、孔雀魚和迷你鸚鵡魚等等。有的魚友會說,不對,像是藍曼龍魚、鬥魚、燕魚、七彩甚至於斑馬魚、虎皮魚、三湖魚、紅尾皇冠等等都是可以輕鬆爆缸的,為什麼大多數魚友做不到呢?做不到是一個原因,有些魚友也是不愛去搞這個觀賞魚繁殖,因為太累。我們首先看看為什麼很多觀賞魚不能夠飼養到爆缸?
  • 我怎麼感覺越是嘴賤的觀賞魚,越容易繁殖爆缸呢?
    這樣子正好給它們的繁殖提供了更為便利的環境和條件,所以說它們繁殖成功就很容易,再一個嘴賤的魚大多生性皮實、不太挑食,什麼東西都能將就吃,因此營養補充的也及時,身體倍棒,吃嘛嘛香。一、迷你鸚鵡魚的嘴巴就夠賤關於迷你鸚鵡魚養魚老道也做過介紹,它們在小型觀賞魚當中嘴巴就夠賤,因此很多魚友只能夠把它們單養,因為種群之間也存在打鬥現象,我們在魚缸裡還得設置障礙物,以供它們躲藏。
  • 從小玻璃魚缸養魚失敗到把觀賞魚養到爆缸,看看這位魚友的經歷!
    2、自己在網上也學習了一些關於觀賞魚的知識,明白了養魚養水、過溫過水等問題,也知道了合適的飼養密度,所以80釐米的魚缸只是飼養了六條小草金。3、結果這缸小草金期間雖然也有死過,但是只是死了一條,再添加了一條之後,魚兒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問題,這缸草金魚一直養了兩年多。
  • 觀賞螺品種要選對,否則很容易會爆缸
    我們一般魚缸內比較常看到的漂亮一些的觀賞螺實際上大多都是屬於汽水螺類。大家普遍都會擔心的一種說法是說螺在魚缸裡會越生越多,到後來霸佔了整個魚缸。爆缸的情況對任何一個水族玩家來說都是比較麻煩的一件事。而實際上能夠爆缸的觀賞度螺,基本上都是屬於淡水螺類。而絕大部分的汽水螺在水族缸裡雖然能夠長大、產卵,但是這些卵並不能夠成功孵化,所以飼養汽水域觀賞螺的玩家們根本不需要擔心爆缸的危險。
  • 最適合新手的觀賞魚之一,便宜好養繁殖能力超強,小魚輕鬆爆缸
    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學習更多觀賞魚知識新手入門養什麼魚最好,新手可以進行觀賞魚繁殖麼?這兩個話題幾乎在觀賞魚界是經久不衰的,畢竟所有的魚友都是從新手過來的,而新手必不可少就需要練手了。既然是練手魚,那麼必須滿足的條件就是價格不能太貴丶好養皮實。既然是新手對觀賞魚不夠了解,那當然不能拿幾百上千甚至更貴的觀賞魚來做實驗了。
  • 魚缸的其他小蟲子都爆缸了,只有觀賞魚不爆缸,如何對付它們?
    一位魚友戲稱說:我這個觀賞魚養的好啊,一缸囊螺或者蛋白蟲永遠清理不掉,觀賞魚卻怎麼也養不活,甚至於連濾棉上的蟲子,我都能把它們養的很好,這些東西都能爆缸,為什麼觀賞魚就不給我來個爆缸呢?或許,我是說或許啊,在某些情況下,正是因為這些小生命的大量繁殖,才導致了我們的觀賞魚無法適應這個水質,因此觀賞魚養不好也是很正常的了。
  • 想要把幾對孔雀魚養到爆缸,有什麼難度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孔雀魚可能是所魚觀賞魚中,和新魚友們最有眼緣的啦,很多新魚友都是從飼養孔雀魚,開始了自己的養魚歷程,但是據養魚老道了解,大多數魚友並不能夠把孔雀魚養到爆缸,其實這真的是很簡單的一件事。
  • 新手該怎麼養觀賞螺?有什麼技巧?想要養螺你就該知道這些
    下面,我總分為四個要點,給大家講解一下新手養觀賞螺可能會遇到問題,分享一些我飼養觀賞螺過程中的經驗技巧,希望能幫到想養觀賞螺的朋友們!一、對於觀賞螺的選擇,各有利弊,新手就選雌雄同體的。首先,我們都知道螺的品種很多,並且它們的適應能力很強,而觀賞螺是螺裡面具有觀賞價值的品種。因此,觀賞螺是不難飼養的。作為新手,你幾乎不用擔心會飼養不成功。由於觀賞螺殼的顏色及形狀各不相同,習性也會有所差異。對於新手來說,常常挑的眼花繚亂,困惑於不知該飼養哪種觀賞螺?
  • 別人家的黑殼蝦爆缸,為何自家的卻養不活,多半是沒做好這些
    在水族箱中永遠都不少了讓魚友們頭疼的藻類,為了省下清理藻類的功夫,很多朋友都選擇讓清理能力超強的黑殼蝦擔當重任。不過一些朋友水族箱中的黑殼蝦都輕鬆爆缸了,而有些朋友的黑殼蝦卻總是養不好,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櫻花蝦黑殼蝦怎麼養?你們要的觀賞蝦魚缸「爆缸」攻略來了
    相信或多或少的朋友都是養過。這篇文章我們就來分享一下,這種櫻花蝦怎麼樣飼養才可以讓它們大量的繁殖,爆缸。櫻花蝦的身世首先我們來更進一步認識這種櫻花蝦,它其實跟我們所熟悉的黑殼蝦是同類的。這種櫻花蝦本身就是由黑殼蝦改良而來,所以它的生活習性都跟黑殼蝦幾乎是一樣的,只是顏色不一樣而已。
  • 養魚新手必定會買的幾種入門水草,你養過幾種?
    剛開始一般是用一個圓口缸養幾條金魚,養一段時間就會感覺缸太小,換水也很麻煩,魚也經常死,感覺很不過癮。下一步就是去魚市買一套成品小缸,缸內鋪上沙子,順便就買一些孔雀、瑪麗、紅箭等常見觀賞魚,裡面可能還會插幾根不知是什麼的水草。接下來就是開始折騰,一般會朝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方向就是重點養魚。
  • 市面上常見的幾種觀賞螺
    (為了防止爆缸,可通過清除卵的方式控制螺的數量。神秘螺繁殖期間喜歡夜間爬高,有不少玩家的螺因為爬出缸外或是爬太高而摔殘甚至致死,所以最好夜間加蓋。)神秘螺對水質要求不高,魚能生活的水體它就能生活(千萬不要給神秘螺加鹽,鹽度達到千分之三神秘螺就必死無疑了。--來自《觀賞螺排行》)缸中的苔和爛掉的草葉、煮過的青菜,泡軟後的魚飼料都行。
  • 爆缸能力不亞於孔雀魚的一種小型觀賞魚,品種多多,體質強健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今天養魚老道再給大家介紹一種小型觀賞魚,它和孔雀魚一樣,也是屬於卵胎生觀賞魚,都是可以直接生小魚的小型熱帶觀賞魚品種,而且它們的生育能力也不亞於孔雀魚。
  • 開啟孔雀魚爆缸模式,免隔離、免換水,還是使用最簡單的過濾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早在前幾天的文章中,養魚老道就說過了這樣一個話題,那就是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未必就是我們飼養觀賞魚的水平高低,而是需要一個時間段的沉澱和累積,正如我的這缸藍色妖姬孔雀魚,當飼養它們的時間,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它們就開啟了爆缸模式。
  • 六種熱帶觀賞魚,繁殖能力超強,漂亮好養觀賞性高,適合新手入門
    但在近熱帶和與之交界處的南北溫帶水域,有觀賞價值的魚類品種,也歸入了熱帶魚,所以,其分布還包括部分亞熱帶地區。我們在這裡所介紹的是生活於淡水中的熱帶觀賞魚品種。一般新手初學養魚,大多都是從小型魚開始入手,因為飼養小型魚不需要太大的魚缸,對設備的要求也相對較低,而且大多數小型魚身上有非常漂亮的顏色,價格也比較平實,可以單獨飼養,也非常合適草缸造景。
  • 如何計算魚缸能養幾條魚?按照這個公式,讓觀賞魚不再爆缸
    此文主要針對新手,老鳥可以略過,觀賞魚新手玩家,對於觀賞魚的密度控制比較困難,總有一種感覺,我的魚缸觀賞魚不夠多,所以,拼命給魚缸加魚,最後導致魚缸水質突變,造成大量觀賞魚死亡。那麼不同大小的魚缸,怎麼來控制觀賞魚數量呢?
  • 飼養觀賞螺你要注意些什麼?其實一點都不難,養好還爆缸
    那麼,在觀賞螺長期的養護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觀賞螺的繁殖和培育又需要哪些技能呢?下面我來一一解答,希望可以幫到大家。一、觀賞螺的養護不難,只要不缺礦物質就行。大多數淡觀賞螺對水環境的要求都差不多。它們對硝酸鹽含量(<20ppm)基本能耐受,但對水中的氨氣或亞硝酸鹽則完全不耐受。正因為如此,最好為它們準備循環水缸。
  • 做好這五個方面,新手就能輕鬆養到爆缸
    【前言】孔雀魚是眾多熱帶觀賞魚的一種,因其婀娜的體態與豐富的色彩,孔雀魚素有「水中仙子」的美稱。孔雀魚又名鳳尾魚,顧名思義,其最漂亮的地方當屬尾部,也就是尾鰭。孔雀魚尾部形狀多樣,常見的有燕尾、圓尾、琴尾和旗尾等,顏色基本為黃、淡綠、淡藍和藍四種。孔雀魚的尾部長度就佔據體長的一半以上,每當遊動的時候,孔雀魚的尾部就如同一把正在輕輕搖動的扇子,異常的美麗。
  • 這幾種觀賞蝦很容易養,你連蝦都養不好,還想養魚?
    其實不然,觀賞蝦一般體型不大,顏色靚麗,是有別於我們平常的食用蝦的。並且觀賞蝦,外觀多樣、價格親民、色彩豐富。最重要的是觀賞蝦飼養簡單,還具有較強的繁殖能力,所以,養蝦可以讓玩家體會到繁殖的樂趣,也就是玩家經常說的「爆缸」。觀賞蝦的分類通常市面上的觀賞蝦按照生活環境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淡水蝦,另一類是海水蝦。當然我們絕大部分玩家接觸的都是淡水蝦。
  • 繁殖能力最強的觀賞魚,新手都能在魚缸裡繁殖的觀賞魚
    對於每個剛接觸觀賞魚的人來說,繁殖基本上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話說連能不能養活都需要絞盡腦汁考慮的問題,誰還管它能不能繁殖啊。但是在自然界任何魚都是要繁殖的,也都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一件事,只是我們一般的水族箱很難達到自然界的條件,一般人也不知道怎麼去創造跟自然界相近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