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秦始皇陵,大家對它的第一印象除了規模宏大以外,那就是神秘二字了。千百年來,秦始皇陵遭到無數次的盜掘,但始終都沒有將其真正的打開,秦始皇的遺體也都沒見到。
哪怕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科學家們依然無法打開秦始皇陵的地宮,因為沒人知道裡面會是怎樣的一幅場景。也許是野史筆記裡面記載的那樣,秦始皇陵裡面是水銀鑄成的大河,還有無數的機關暗器。但無論是怎樣的猜測,秦始皇陵沒有被打開這是事實。
那麼,秦始皇陵究竟有什麼神秘之處?為何至今也無人敢挖呢?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人,也是一個毀譽參半的人,有人佩服他的雄才大略,但也有人憎恨他的殘暴。但無論人們對他是怎樣的看法,這個千古一帝終究被埋葬在了他曾經引以為傲的土地之中。
秦始皇陵總面積約56.25平方千米,總體呈現覆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但是因為技術條件的限制,迄今為止除了周邊的一些小陪葬坑和兵馬俑坑以外,主陵,也就是秦始皇的地宮依舊沒有進行發掘。最直接的原因是因為秦始皇陵的地宮已經塵封了幾千年,裡面的珍寶常年不見天日,如果在技術不成熟的條件下貿然開啟的話,那勢必會造成裡面大量文物的氧化,從而使其受到嚴重損害。
當然了,這是最直接的考慮,但與之同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秦始皇陵的建造結構!
為了探究秦始皇陵的秘密,專家們進行用衛星對秦始皇陵進行俯拍。當專家們拿到秦始皇陵的衛星雲圖時,驚奇的發現,從華工到橋山這一地方,其山脈的整體走勢就像是一條巨龍。而秦始皇陵主陵的位置恰好處在龍眼睛的位置。
如果從現代技術上來看的話,古人不可能具有衛星探測的可能,但倒是可以通過畫圖,從而選出適合皇陵的位置。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但其實,秦始皇陵之所以沒有被開啟,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技術的不成熟,當然了,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也不會隨意開啟。
關於秦始皇陵,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