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滲濾液處理常用技術分析

2020-11-23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垃圾滲濾液是指來源於垃圾填埋場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份、進入填埋場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層的飽和持水量,並經歷垃圾層和覆土層而形成的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其成分複雜,汙染物濃度高、色度大、毒性強,不僅含有大量的有機汙染物,還含有各類重金屬汙染物,如果處置不當,不但影響地表水的質量,還會危及的地下水的安全。而垃圾滲濾液的性質隨著填埋場的當地氣候、運行時間的不同而發生著變化,如何處理妥善一直是填埋場設計、運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垃圾總量逐年增加,迫使許多地方不得不興建更多新的垃圾填埋場和焚燒廠,隨之而來的垃圾滲濾液處理難題也日漸棘手,儼然已經成為一個急迫的環境問題。

目前,滲透液的處理方式主要包括回灌、濃縮以及無害化處理3種。其中,濃縮處理主要是以基於膜技術和蒸發技術為基礎的減量方法;無害化處理主要涵蓋混凝/電絮凝、吸附以及高級氧化等技術進行。

回灌

回灌是目前國內廣泛應用的滲濾液處理方法之一。是將滲濾液收集後,再返回到填埋場中,通過自然蒸發減少濾液,並經過垃圾層和埋土層發生生物、物理、化學等作用截留汙染物的過程。

回灌能淨化滲濾液,減少滲濾液的水量,大大降低滲濾液處理費用。能加速填埋場內垃圾降解,提高填埋場產甲烷的速率和甲烷的產生量,增大填埋場的沉降速率和總沉降幅度,縮短填埋場的維護期。雖然滲濾液液回灌技術可促進可降解有機物的降解,但同時會導致出水COD、電導率以及NH4+、Cl-等的富集;隨著回灌工作的進行,各類汙染物會接近或達到吸附總容量,從而引起出水的電導率高於回灌進水。這一現象將對後續的反滲透等滲濾液處理過程產生明顯的負面效應。更重要的是,回灌將可能造成地下水汙染。因此,對於回灌技術目前主要採用控制頻率、控制總量的辦法適度回灌、部分回灌但不適用於大比例全回灌。

濃縮

常見的濃縮技術可分為膜技術和蒸發技術兩大類。

生物處理+膜處理工藝

(1)工藝流程:預處理→微生物處理→膜吸附過濾

(2)典型工藝:中溫厭氧系統 +MBR+RO

(3)工藝內容:垃圾滲濾液通過調節池流入到中溫厭氧池,經大分子有機汙染物降解後進入缺氧段 MBR 反映器中,與回流水混合進入好氧段 MBR 進行曝氣,去除滲濾液中的 TN,好氧池出水進入 MBR 分離器,將分離的汙泥濃液回流至 MBR 缺氧段, MBR 出水進入反滲透系統,滲濾液經反滲透處理後實現達標排放。

中溫厭氧+MBR+TO處理工藝:

全膜法過濾處理工藝

(1)工藝流程:預處理→兩級反滲透膜過濾

(2)典型工藝:兩級 DTRO 反滲透處理工藝

(3)工藝描述: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原液經由調節池進入到高壓泵後,通過循環高壓泵進入到一級 DTRO 反滲透膜過濾,出水後進入到二級 DTRO 反滲透系統,經兩級反滲透過濾後出水達標排放,循環進入到系統進行處理。一級濃液回灌垃圾填埋區進行集中處理,二級濃液回流到總進水口,系統總產水率在 60% 左右。

雙級DTRO處理工藝

低耗蒸發 + 離子交換處理工藝

(1)工藝流程:預過濾→蒸汽壓縮分離水→吸收氣體氨

(2)典型工藝:MVC 蒸發 + 離子交換

(3)工藝內容:填埋場垃圾滲濾液經調節池過濾器在線反衝過濾,除去滲濾液中的 SS、纖維,提高去除效率,再經 MVC 壓縮蒸發原理,將滲濾液中的汙染物與水分離,實現水質淨化效果。通過特種樹脂去除蒸餾水中的氨,達到水質的全面達標排放。在 MVC 蒸發過程中排出揮發性氣體氨,利用離子交換系統吸收滲濾液中剩餘鹽酸氣體。

技術優缺點

生物處理 + 膜深度處理工藝:

其工藝原理為生化反映和物理處理工藝,由於生化系統運行過程中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需要各單元之間密切協調配合,該工藝自控程度較高,技術風險較低,但對「老齡化」滲濾液處理難度較大。因此,總體來看該工藝投資較低,主體設備多為國產,汙染物總量能夠達到很好削減效果,管理較便捷。該工藝的不足之處在於出水率較低,增加了回灌的難度;生物處理效果不穩定,生物菌種需要培養、馴化,增加了運行成本;對「老齡化」滲濾液的生化效果極差;運行不能長時間停運,需要連續運行。

雙級 DTRO 反滲透處理工藝:

該工藝具有操作簡便,能夠間歇式運行,自動程度高,易於維護管理;膜產品類型多。其不足之處在於對滲濾液原水水質較為敏感,出水率容易受到 SS、電導率以及溫度等因素的影響;兩級反滲透處理工藝中,前級預處理缺乏,容易導致反滲透膜堵塞,更換頻率高,增加處理成本;出水率低(正常狀態下為 55%-70%),回灌難度大,增加運行成本。

MVC 蒸發 +DI 離子交換處理工藝

該工藝的優勢在於受滲濾液的原始水質影響較小,出水率高,通常以可以達到 90%,能夠做到間歇式運行,自控程度較高、維護簡單;濃液量較少。不足之處是蒸發工藝實際應用較為複雜,電耗等能耗較高,維護成本較大;設備材質要求較高,尤其是要具有較強的耐強酸、強鹼腐蝕性;運行設備噪聲較大;後期蒸發罐清洗頻次較大,藥劑成本高。

新技術介紹:正滲透膜法垃圾滲透液處理

正滲透(FO)技術及設備近年來持續高溫,成為各研究院所的熱門話題。

工藝特點:

無需生化處理,流程短、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穩定、出水效果好、部分廢物實現資源化『

工藝流程包括

預處理系統→FO+HCRO系統→MVR系統以及氨氮吸收系統。

無害化處理

根據處理原理的不同,無害化處理技術可分為物理法和化學法兩種。前者包括混凝、電絮凝以及吸附等;後者主要涵蓋高級氧化技術。

混凝、電絮凝與吸附

作為一種簡單高效的處理技術,混凝可有效去除滲濾液中的可溶性有機物,還能提升出水的可生化性,但不能完全有效地去除有機物。而混凝的效果依賴於凝聚劑及操作條件。研究人員發現,pH值調控對滲濾液COD的最大去除效率為25%,,Fe3+則可達40%。

與混凝類似,利用電絮凝處理垃圾滲濾液能夠有效去除水體中的有機物,相較於混凝,電絮凝反應效率高、去除率高、產生的泥量小、停留時間短、操作便捷且無需化學試劑。但是,電絮凝對汙染物的去除同樣不夠徹底。此外,滲濾液濃液中富集的Cl-和HA與FA在電絮凝的過程中可能會生成各種有毒滷代烴。

與膜技術、混凝以及電絮凝類似,吸附過程僅僅將汙染物從水體中轉移。目前,吸附主要應用於滲濾液處理過程中;常見的吸附劑包括飛灰、煤渣、膨潤土、硅藻土、樹脂、沸石以及活性炭等,但受制於吸附材料的選擇性,吸附過程僅能有限去除部分汙染物。

高級氧化(AOPs)

是通過物理與化學過程產生大量強氧化性自由基,最終氧化降解水體有機汙染物以及特定無機汙染物的技術。除˙OH外,AOPs還可生成硫酸根自由基、磷酸根自由基、碳酸根自由基以及氯自由基。[35]值得注意的是,水體中的氨氮需利用硫酸根自由基而非˙OH自由基處理。[36]依據反應溫度的不同,AOPs可分為常溫AOP和高溫AOP兩類,前者包括臭氧氧化、芬頓氧化、光化學氧化、電化學氧化和超聲氧化等;後者包括溼式氧化(WAO)以及超臨界水氧化(SCWO)。

常溫AOP

目前,國內的滲濾液濃液處理以常溫AOP為主。但單一常溫AOP技術的處理效果較為有限;一般為芬頓及芬頓衍生的氧化、臭氧氧化、UV-TiO2以及超聲幾種技術。芬頓及其衍生的氧化技術會產生大量含鐵汙泥需要支付高昂的處理費用進行再處理。

為了提升淨化效率降低固廢量,可考慮光化學氧化、電化學氧化以及超聲氧化等技術與臭氧/芬頓氧化耦合使用。研究表面UV-TiO2與臭氧氧化的有效結合使得水體DOC的去除效率提升至52.2%。光-芬頓氧化可將耗鐵量和產泥量分別降低至原有的1/32和1/25。常溫AOP不能將有機物完全氧化,但可有效提高水體可生化性。因此,滲濾液經常溫AOP處理後可進入生化反應器進行處理。

高溫AOP

高溫AOP是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利用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汙染物的過程;其中,溼式空氣氧化法的反應溫度與壓力分別為180~315,℃、2~15,MPa,而超臨界水氧化則分別為>374.3,℃及>22.1,MPa。溼式空氣氧化法可有效降解有機物,但不能將之完全降解礦化。以FA和HA為例,三氯苯酚共存的NaNO2催化的溼式空氣氧化法可將其有效降解,但不能將之完全氧化。同時,溼式空氣氧化法對氮的去除效果高度依賴於催化劑的存在;如Pt基催化劑可選擇性的將氨氮而非硝氮轉化為N2,Ru基催化劑正好相反。此外,溼式空氣氧化法的高溫條件會導致腐蝕,而滲濾液中大量存在的Cl-則會加劇這一情況。相較之下,超臨界水氧化可將有機物徹底氧化生成CO2和H2O並有效降低中間產物產量;以FA為例,超臨界水氧化可將去除效率從溼式空氣氧化法的69.2%,提升至98.0%,。同時,超臨界水氧化還可將有機物中的Cl、S、P等分別氧化為HCl、H2SO4和H3PO4,而有機氮則被氧化為氮氣和少量一氧化二氮。研究表明,超臨界水氧化對填埋場滲濾液膜濾濃液中COD和氨氮的去除效率分別高達99.23%,和98.64%,。

此外,超臨界操作條件對無機鹽離子的低溶解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超臨界水氧化反應體系的電化學腐蝕,但也導致了嚴重的反應器腐蝕與結垢;同時,腐蝕效應隨著超臨界水氧化反應體系溫度、密度以及侵蝕性離子濃度的增加而惡化。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垃圾滲濾液是垃圾填埋處理過程中產生的高濃度有機廢水,由於含有的汙染物質濃度高、成分複雜、水質水量變化大,一直是汙水處理領域的世界性難題本文介紹了垃圾滲濾液現有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
  • 水處理工藝:三大技術處理垃圾滲濾液
    但垃圾焚燒依然會有殘留汙染物,其中垃圾滲透液就是垃圾焚燒發電後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回噴法、反滲透法、生化處理法是對付垃圾滲透液的三大重要處理技術,但工藝方面仍有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技術發展中,垃圾滲透液處理技術能夠得以進一步提升,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垃圾滲濾液處理如何破解?
  • 新型高級氧化技術處理垃圾滲濾液的研究進展
    摘要:綜述了各種用於垃圾滲濾液處理的新型高級氧化技術,包括臭氧氧化法、Fenton 和類Fenton 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過硫酸鹽氧化法和超聲波氧化法。分析了各種高級氧化技術處理垃圾滲濾液的原理及主要影響因素,並指出了各種處理方法的優勢與不足。最後,對高級氧化技術在垃圾滲濾液領域的應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 垃圾焚燒廠滲濾液處理技術的特點、重點以及難點
    滲濾液處理常用技術路線   1、生化+氧化+深度處理   滲濾液的有機汙染物濃度高且可生化性好,生化處理工藝是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徹底和經濟的工藝,可以在比較經濟的條件下大幅度降解有機汙染物,同時發揮脫氮除磷的效果,使得滲濾液總體處理成本較為節省。
  • 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塗山環保
    在滲濾液的處理方法中,將滲濾液與城市汙水合併處理是最簡便的方法。但是填埋場通常遠離城鎮,因此其滲濾液與城市汙水合併處理有一定的具體困難,往往不得不自己單獨處理。常用的處理方法如下。4 結論和建議通過對上述幾種處理方法及處理工藝的分析比較可得以下結論,並提出水質、水量等方面的建議和意見:(1)垃圾滲濾液具有成分複雜,水質水量變化巨大,有機物和氨氮濃度高,微生物營養元素比例失調等特點,因此在選擇垃圾滲濾液生物處理工藝時,必須詳細測定垃圾滲濾液的各種成分,分析其特點
  • 垃圾滲濾液的零價鐵強化厭氧處理技術
    關鍵詞:零價鐵,強化厭氧處理,垃圾滲濾液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垃圾運輸距離不斷增加,作為垃圾收集系統與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回收系統之間的重要銜接部分,垃圾中轉站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應運而生。然而,垃圾中轉站由於在垃圾集中、壓縮過程中,會產生相當於垃圾總量的10%~30%的滲濾液,其成分複雜、水質水量變化大、汙染物含量高,CODCr常高達30000~180000mg/L,此外還含有很高的硫酸根、氮和磷等其他汙染物質。因此,滲濾液的處理十分必要。厭氧處理技術因其運行成本低、投資低而成為高濃度有機廢水預處理首選。
  • 高級氧化技術處理垃圾滲濾液的研究現狀與進展
    高級氧化技術處理垃圾滲濾液的研究現狀與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垃圾滲濾液是一種成分非常複雜的高濃度有機廢水。本文介紹高級氧化技術(AOPs)處理垃圾滲濾液的研究現狀與進展,包括Fenton法、光化學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超聲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等在垃圾滲濾液處理中的應用;分析了AOPs處理垃圾滲濾液的原理,重點闡述了國內外高級氧化技術在垃圾滲濾液處理中的研究成果,並探討了它們的優缺點。最後,對AOPs在垃圾滲濾液處理上應用的未來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 電解氧化處理難降解垃圾滲濾液技術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採用連續式電解槽對垃圾滲濾液進行電解催化處理,考察極板間距、電流密度、電導率[Cl-]濃度對電解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當添加的[Cl-]6000mg/L,在電解60min時,對初始COD小於3000mg/L的中等濃度滲濾液有較好的處理效果,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別達88.9%和97.3%,能耗為2.75kWh/m3。為中試和工業設計應用提供了參考。
  • 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
    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 城市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處理一直是填埋場設計、運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問題。滲濾液是液體在填埋場重力流動的產物,主要來源於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內含水。以保護環境為目的,對滲濾液進行處理是必不可少的。 垃圾滲濾液水質特點 垃圾滲濾液是一種黑色或者黃褐色的帶有惡臭氣味的液體,滲濾液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包括各種難降解有機物(如各種芳香族化合物和腐殖質等)、無機鹽(如銨根、碳酸根和硫酸根等)和金屬離子(如鉻、鉛和銅等)。
  • 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之MBR+膜深度處理技術解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01 垃圾滲濾液特點及工藝難點生活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焚燒、堆肥、機械處理和填埋等。垃圾在堆放、中轉、擠壓、運輸、填埋或焚燒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多種代謝產物和水分,形成成分極為複雜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垃圾滲濾液;未經處理的垃圾滲濾液流經地表或滲入地下水後,破壞周圍土壤的生態平衡,造成土壤或水源汙染,將對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汙染。
  • 垃圾焚燒發電廠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的研究
    垃圾焚燒廠的滲濾液是一種難處理的高濃度有機廢水。採用純氧曝氣活性汙泥法處理垃圾焚燒廠滲濾液工程實踐表明,該工藝具有一定的衝擊負荷適應能力,運行靈活,使滲濾液的處理滿足生產需要。對行業內其他垃圾焚燒廠提高排放標準具有借鑑意義。
  • Fenton法處理垃圾滲濾液 - 論文-中國水網
    當雙氧水的總投加量為0.1 mol/L時,COD的去除率可達67.5%,這一結果同樣適用於其他垃圾填埋場的晚期滲濾液處理。  Keywords:landfill leachate;Fenton reagent;oxidation  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是一種成分十分複雜的廢水,目前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理方法。傳統的生化處理法雖然常常用來處理滲濾液,但由於滲濾液中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的難降解有機物,其處理效果遠不及對城市汙水的處理。
  • 自清洗全自動過濾器工藝處理垃圾滲濾液研究及應用現狀
    本文闡述了垃圾滲濾液的危害,分析了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特點,概述了處理垃圾滲濾液的主要方法及其特點,並對近年來SBR工藝在垃圾滲濾液處理方面應用和研究進展情況進行了綜述。結合工程實例對SBR組合工藝進行了分析與比較,指出了目前各類處理工藝的優缺點,針對SBR工藝在滲濾液處理中可以實現的有意義的研究方向作了簡單闡述。
  • 技術| 協同處置垃圾滲濾液的水泥窯汙染物排放研究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為考察協同處置垃圾滲濾液對環境的影響,本研究選擇1條規模為2 500 t/d的協同處置垃圾滲濾液水泥迴轉窯,對協同處置垃圾滲濾液後煙氣中重金屬、HF、HCl及碳氫化合物排放濃度進行分析測試,研究其排放特徵。
  • 處理垃圾滲濾液的反滲透膜汙染研究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 膜汙染及其防治是影響膜系統運行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選取工程中運行一年多的處理垃圾滲濾液的碟管式反滲透膜, 經研究判斷, 汙染絮體的主要成分是有機物, 並含有Al、Si等的膠體物質以及Fe和Ca的化合物。
  • 垃圾焚燒電廠滲濾液處理站 MBR 系統快速啟動工程實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本文以一座新建於廣州市的垃圾滲濾液處理站 MBR系統為例,介紹了 MBR 系統調試運行的參數選擇及相應的運行效果,通過調試階段合理調節運行參數,採取相應技術措施,實現了 MBR 系統的快速啟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 【工程實例】廊坊市垃圾綜合處理廠滲濾液高級氧化深度處理系統
    【工程實例】廊坊市垃圾綜合處理廠滲濾液高級氧化深度處理系統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以衛生填埋作為垃圾處理的基本方式,在今後一段時期,衛生填埋處理仍將是國內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基本方式。衛生填埋作為最常見的垃圾處理方法,也存在著諸多汙染問題,特別是填埋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垃圾滲濾液,如不妥善處理,會對周圍的水體和土壤造成嚴重汙染。
  • 垃圾填埋場垃圾廢水處理工藝詳解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一、地表水汙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①廢水水質及特性分析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項目設計廢水處理量為72m3/d,收水範圍主要為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及各中轉站收集的垃圾滲濾液。廢水具有水量較小、排水不均勻、濃度高、雜質和懸浮物多、可生化性好等特點。
  • 「超濾/混凝-Fenton+反滲透」處理垃圾滲濾液生化出水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 為降低垃圾滲濾液反滲透膜的處理負荷和運行成本,對滲濾液生化出水分別進行超濾和混凝-Fenton 預處理,並對其出水進行反滲透膜汙染評價。可見混凝-Fenton 對水樣的預處理效果優於超濾的,並能削弱濃差極化現象,提升反滲透的處理性能。「混凝-Fenton+反滲透」深度處理滲濾液是一種有效降低反滲透膜負荷、延長膜運行周期的組合工藝。關鍵詞: 超濾; 混凝; Fenton; 反滲透目前垃圾滲濾液處理多採用組合工藝。其中,採用生化法多於反滲透聯用,以使出水達標排放。
  • 垃圾滲濾液會爆炸
    還記得由垃圾滲濾液引發的爆炸,3名研究生不幸遇難的事件嗎?雖然這件事發生在18年年底,但是每每想起都覺著垃圾滲濾液的可怕,還有生命的珍貴。垃圾滲濾液是一種黑色或者黃褐色的帶有惡臭氣味的液體。日常生活中會產生大量的的垃圾,由於垃圾本身的成分十分複雜,加之處理過程中混含水、雨水等,就會逐漸滲出形成滲濾液。簡單來說,垃圾滲濾液就是垃圾中的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