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武隆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其地形特點主要為喀斯特高原丘陵,因此武隆地區的獨特地理優勢成就了很多美景的誕生,如仙女山、天生三橋、芙蓉洞等。在對武隆的旅遊中也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像這樣聚集美景又蘊含豐富文化的勝地,值得更多的遊客來旅遊體驗。
回想起上一次來到武隆已經是去年暑假,但是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記憶猶新,初次來到武隆的時候,就被這裡的各色建築給震撼到了,雖然地處喀斯特丘陵地區,但是卻有很多的充滿個性的建築風格,這裡也為很多遊客準備了具有特點的別墅和酒店、民宿等,住在這裡也能感受到一絲國外的生活氣息。
來到武隆的仙女山後,也讓我產生了這樣的疑問:仙女山為何被稱之為仙女山?後來經過自己的了解,原來這背後也有一段神話故事,這仿佛也為仙女山披上了一幅神秘的面紗。來到武隆的旅客大多會去仙女山上感受那裡的陽光和活力,於是在去往仙女山的路上倍感驚喜,跟隨旅遊大巴在崎嶇的山路上前行時被周圍的景觀給震撼到,仿佛即將進入仙境一般。蜿蜒又盤旋向上的路程能夠明顯感覺到海拔的升高所帶來溫度的改變。
到了仙女山上之後,發現這裡大多以草原為主,這裡有很多草場,匯集了很多零零散散的野馬和山羊,看著它們悠閒地漫步在草原上,那一刻心情極為放鬆。跟隨旅遊的景車——小火車還看到了周圍色彩斑斕的植物和怪石嶙峋的景象,心中不免感嘆道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下了小火車之後,來到了一片大草原上,遊客大多在這裡聚集,鋪一張野餐布放滿食物,盡情地放風箏,踩在軟軟的草地上,看著蔚藍的天空,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享受。
離開仙女山之後,便來到了武隆天生三橋,看著這裡聳立的高山和壯觀的石橋,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生三橋是由天龍橋、青龍橋和黑龍橋三座氣勢磅礴的天然石拱橋組成,這也非常符合武隆的喀斯特地貌。要想欣賞峽谷的美景,自然是要坐升降機進入山谷,當我看到蜿蜒的山路時心情也極為的激動,因自己身處低谷,四周都被高山包圍著,從下往上看,越能感受到天生三橋的壯觀。遊覽天生三橋,主要是從天龍橋到青龍橋再到黑龍橋,每一座橋都為遊客們帶來不同的體驗,在觀景的途中也了解了很多電影電視劇在天生三橋這個地方取過景,確實這裡很適合拍攝武俠影片。
最後一站則來到了芙蓉洞,第一次進入芙蓉洞,就被裡面的景色給震撼到了,棟裡有形狀各異的鐘乳石,似乎能夠聯想到一切可以聯繫的東西,於是在觀景的途中,我也一直在想這個鐘乳石像什麼,那個鐘乳石又和什麼有關聯,極為有趣。在芙蓉洞中,燈光與鐘乳石交相輝映,所形成的景色時而讓人感到驚喜,時而給人帶來一絲驚恐的感覺,看著五彩斑斕的鐘乳石,我開始思考起來,想到了這些鐘乳石的來歷,不經過成千上萬年的沉澱哪來這樣的美景。想到這裡,不禁想號召各位遊客要保護這裡的鐘乳石,讓更多的人看到芙蓉洞的美貌,不要去破壞這裡的一切。
在對武隆的整個旅遊中,可以更加了解武隆的美景與這裡的文化,在和當地人的交流當中,感受到了他們的艱苦樸素和勤勞勇敢,特別是通過對印象武隆的了解,更讓我敬佩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記得第一次聽說印象武隆是通過一檔電視綜藝節目,而當自己真正來到武隆這個地方,才能更加感受到印象武隆的魅力。印象武隆是一個大型的山水實景演出,很多旅客來到這裡都會來感受現場的氛圍,印象武隆的舞臺布景與它的特有的地質風貌很好的契合在一起,在演出當中,讓讓眾多的遊客感受到了這裡深刻的巴渝文化精髓和當地男性們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精神,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縴夫們已經慢慢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越來越少的人在接觸這個行業,但是相信縴夫精神會永遠流傳。希望將來有機會,一定要親身體驗感受印象武隆演出,深刻體會巴渝文化,也為巴渝文化的傳承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