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中院法官帶你了解毒品「開心水」。
內江中院法官帶你了解毒品「果凍」。
我們常說認識毒品,拒絕毒品
那麼,你了解毒品嗎?
今天,帶大家認識一些常見的毒品!
毒品
認識
鴉片
鴉片(opium),俗稱"阿片""大煙""煙土""阿片煙""阿芙蓉"等。鴉片系草本類植物罌粟未成熟的果實用刀割後流出的汁液,經風乾後濃縮加工處理而成的褐色膏狀物。這就是生鴉片。生鴉片經加熱煎制便成熟鴉片,是一種棕色的粘稠液體,俗稱煙膏。鴉片是一種初級毒品。生鴉片可直接加工成嗎啡。鴉片主要含有鴉片生物鹼,已知的有25種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嗎啡、可待因等,含量可達10%一20%。
罌粟殼
罌粟殼,又名「御米殼」,俗稱「米殼」。為植物罌粟的乾燥成熟果殼。外表面黃白色、淺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澤,有縱向或橫向的割痕。
和鴉片、海洛因相比,罌粟殼內的「有毒物質」雖然含量不大、純度也不高,但其成分同樣包括嗎啡、可待因、那可汀、罌粟鹼等 30 多種生物鹼。對「癮君子」而言,食用罌粟殼起不到什麼作用,但對絕大多數從未接觸過毒品的人來說,如果長期食用添加了罌粟殼的食品,必定會產生一定的依賴性,出現發冷、出虛汗、乏力、面黃肌瘦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對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造成損害,甚至會出現內分泌失調等症狀,最終上癮。
大麻
大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被製成大麻煙吸食,或用作麻醉劑注射,有毒性。大麻草可單獨吸食,將其捲成香菸,被稱為"爆竹";或將它搗碎,混入菸葉中,做成菸捲賣給吸毒者,這就是大麻煙。這種毒品在當今世界吸食最多,範圍最廣,因其價格便宜,在西方國家被稱為"窮人的毒品"。初吸或注射大麻有興奮感,但很快轉變為恐懼,長期使用會出現人格障礙、雙重人格、人格解體,記憶力衰退、遲鈍、抑鬱、頭痛、心悸、瞳孔縮小和痴呆,偶有無故的攻擊性行為,導致違法犯罪的發生。
古柯鹼
古柯鹼英文原名為Cocaine,是1860年從前南美洲稱為古柯(COCA)的植物葉片中提煉出來的生物鹼,其化學名稱為苯甲基芽子鹼。它是一種無味、白色薄片狀的結晶體。毒販販賣的是呈塊狀的古柯鹼,稱為"滾石"。古柯鹼服用方式是鼻吸。古柯鹼是最強的天然中樞興奮劑,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高度毒性,可刺激大腦皮層,產生興奮感及視、聽、觸等幻覺;服用後極短時間即可成癮,並伴以失眠、食欲不振、噁心及消化系統紊亂特等症狀;精神逐漸衰退,可導致偏執呼吸衰竭而死亡。一劑70毫克的純古柯鹼,可以使體重70千克的人當場喪命。
三唑侖
三唑侖俗稱「飛仔」,又名海樂神、酣樂欣,淡藍色片。是一種強烈的麻醉藥品,口服後可以迅速使人昏迷暈倒,故俗稱迷藥、蒙汗藥、迷魂藥。無色無味,可以伴隨酒精類共同服用,也可溶於水及各種飲料中。
吸食反應:藥效比普通安定強45-100倍,服用5-10分鐘即可見效,用藥2片致眠效果可以達到六小時以上,昏睡期間對外界無任何知覺。服用後還使人出現狂躁、好鬥甚至人性改變等情況。由於三唑侖的催眠、麻醉效果遠遠高於安定片等其它精神藥品,長期服用極易導致藥物依賴,因此不法分子常利用其實施搶劫、強姦等不法活動。
K粉
K粉又叫「HIGH」藥、「強*粉」、K仔、K他命、克他命,在臺灣,經常被稱為褲子(相對於衣,衣代表的是 Ecstasy 的第一個字母)、下面(相對於穿在上面的衣服),是國際流行的新型毒品,醫學上稱氨胺酮,因為其物理形狀通常呈白色粉末,故俗稱「K」粉。K粉的吸食方式為鼻吸或溶於飲料後飲用,能興奮心血管,吸食過量可致死,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賴性。服用後遇快節奏音樂便會強烈扭動,會導致神經中毒反應、精神分裂症狀,出現幻聽、幻覺、幻視等,對記憶和思維能力造成嚴重的損害。此外,易讓人產生性衝動,所以又稱為「迷奸粉」或「強姦粉」。
嗎啡
嗎啡是一種精神科藥物,以口服形式為主。因為嗎啡具有夢境一般的鎮痛效果,所以科學家就以希臘神話當中的夢境與睡眠之神——摩耳甫斯的名稱將這種麻醉式鎮痛劑命名為「嗎啡」。醫學上叫鹽酸嗎啡。嗎啡是從鴉片中分離出來的一種生物鹼,在鴉片中含量10%左右,為無色或白色結晶粉末狀,具有鎮痛、催眠、止咳、止瀉等作用,吸食後會產生欣快感,比鴉片容易成癮。長期使用會引起精神失常、譫妄和幻想,過量使用會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海洛因
來源於鴉片,是嗎啡二乙醯的衍生物,其化學名為二乙醯嗎啡。白色結晶粉末,黑市品種純度不一,由淺棕色至白色;亦有混雜奶粉、咖啡因、發酵粉或葡萄糖等物質。依純度不同而以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海洛因區分。
「4號海洛因」是從嗎啡精煉出來的,經過乙醯化、鹽酸化,然後提純、增白,成為又輕又細的白色粉末。據說4號海洛因到了吸毒者手中時已轉了好幾次手,每次交易前在海洛因中加入了乳糖、滑石粉、可可粉等,目的是增加重量,提高售價,獲取暴利。使原來純度高達90%的海洛因,在吸毒者使用時已顯著降低,如注入靜脈的海洛因,其純度僅有4%~5%。吸毒者除用煙吸、燙吸方式外,通過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4號海洛因,也很常見。
冰毒
冰毒,即興奮劑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觀為純白結晶體,晶瑩剔透,故被吸毒、販毒者稱為「冰」(Ice)。由於它的毒性劇烈,人們便稱之為「冰毒」。該藥小劑量時有短暫的興奮抗疲勞作用,故其丸劑又有「大力丸」之稱。又因苯丙胺(Amphetamine)有其譯音名安非他明或安非它命之稱,故甲基苯丙胺也有甲基安非他明之稱。此外,甲基苯丙胺是在麻黃素化學結構基礎上改造而來,故又有去氧麻黃素之稱。甲基苯丙胺藥用為片劑,作為毒品用時多為粉末,也有液體與丸劑。
麻古
「麻古」系泰語的音譯,也叫「麻果」,其主要成分是冰毒,是一種加工後的冰毒片劑,外觀與搖頭丸相似,屬苯丙胺類興奮劑,經化驗含有甲基安非他明和咖啡因。具有很強的成癮性。服用後會使人中樞神經系統、血液系統極度興奮,能大量耗盡人的體力和免疫功能。長期服用會導致情緒低落及疲倦、精神失常,損害心臟、腎和肝,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
搖頭丸
搖頭丸是"冰毒"的一種衍生物,俗稱藍精靈,FING頭、MDMA、Ecstasy、忘我、狂喜。濫用這種毒品能麻痺和破壞人體神經系統,並極易產生成癮性,使人的行為失控,服用過量可致人死亡。
歌舞廳、迪廳等是搖頭丸泛濫的主要場所。有些年輕人盲目追求「時尚」,尤其在「小團體」影響下,似乎不吃搖頭丸就不夠「新潮」。這些追求刺激者輕信毒品販子「搖頭丸不會上癮,不是毒品」的哄騙而上當。事實上,搖頭丸成癮性一點不亞於海洛因,同樣存在戒斷症候群,精神依賴性更強烈。「搖頭丸」對人體身心的損害是十分嚴重和多方面的。人在濫用後會產生各種急性的和長期的藥物中毒反應,如各種幻覺、興奮過度後由心腦血管破裂引起的各種猝死和各種心血管、腦血管疾病,造成不可逆的神經損害,導致精神障礙並形成分裂性精神病和引起自殺傾向等。
開心水
開心水,也稱HAPPY水、「神仙水」、「荷蘭水」,是一種新型液態毒品。「開心水」其實是一種呈無味、透明液態狀毒品,是由冰毒、搖頭丸、氯胺酮等新型毒品混合而成。所以,它並不是一種新的毒品品種,而是一種新的毒品吸食形態。
開心水的隱蔽性很高,是販毒者為了逃避打擊而想出的販毒新手段。一般冰毒等固態毒品可以從其形狀及攜帶容器中發現可疑,然而液態的「開心水」用任何容器都可以盛放,甚至一般的礦泉水瓶就可以攜帶,且從外觀上看與普通飲料無異,為毒品查處的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新型合成毒品「奶茶」
「奶茶」是一種新型毒品,這類毒品以粉末狀為主要形態,與平時正常的咖啡、奶茶相似,分別用咖啡袋、茶葉袋包裝(如使用「立頓奶茶」、「精裝普洱茶」、「金駿眉」等包裝袋,精美包裝),遇水即溶,即衝即飲,與各種飲品混合後,口味都不發生變化,甚至香味都與奶茶相似。這類毒品是一種混合類毒品,大多為冰毒和K粉混合而成。迷惑性很強,毒品效果持續時間較長,對吸毒人員極具誘惑力。
「奶茶」類新型毒品也有偽裝成「果汁」、「跳跳糖」等小吃產品的,如「果汁」毒品,衝泡後不僅顏色、氣味與果汁一樣,口感同樣近似。故出入KTV、酒吧等娛樂場所時一定要警惕毒品危害。
阿拉伯茶
阿拉伯茶(Catha edulis Forssk),又名恰特草、衣索比亞茶、葉門茶等,原產地為衣索比亞,現廣泛分布於熱帶非洲、衣索比亞、阿拉伯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廣西等地。其莖葉含有天然安非他命,咀嚼時其中含有的令人興奮的成分對人體中樞神經具有刺激作用,使人上癮,是一種軟性毒品。
2013年底開始,「阿拉伯茶」在中國的地下毒品市場交易中蔓延,「阿拉伯茶」酷似市場上常見的莧菜,吸毒者可以直接像吃生菜一樣嚼食,如果將恰特草曬乾,外形又像茶葉一樣,但無論是生吃還是曬乾磨粉衝服,服食後的效果竟然與海洛因相差無幾,毒效驚人且成癮性大。2014年1月1日開始,中國將恰特草列入毒品的嚴打範圍之內。
原標題:《【「6.26」國際禁毒日】禁毒小課堂——你所不知道的毒品》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