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佰承:石墨烯電控光纖微腔光頻梳

2020-11-23 TechWeb

01導讀

基於微腔的雷射頻率梳,能輸出在時頻閾上均為等間距的穩定信號,是光頻段和微波頻段的重要橋梁。其作為現代信息系統中的關鍵器件,已經在授時、高速光通信、雷射雷達、射頻激發、精確測量和光譜分析等諸多領域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

圖源: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Light學術出版中心,新媒體工作組

當前主流的穩定光頻梳激發主要有三種技術方案:在高非線性集成微腔中激發孤子克爾頻率梳、在鈮酸鋰諧振腔中激發調製頻率梳、以及在光纖雷射腔中構建鎖模雷射輸出。

在面向系統的實際應用中,人們希望能用一種光頻梳器件,實現上述所有方案的優點:既具有超低插入損耗,又具有高功率輸出;既高度集成,又效率突出;既能夠充分穩定,又能夠電光調控。特別是電光調控,將進一步進一步豐富化光頻梳的輸出,為光頻梳提供更為完備的功能,拓展其在複雜信號處理中的應用潛力。

然而,傳統的介質諧振腔,受限於幾何和材料,對其進行電光調控實現有效的電光操控都是巨大的挑戰。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南京大學、湖南大學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合作,以「Electrically controllable laser frequency combs in graphene-fibre microresonators」為題發表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他們提出了一種石墨烯異質結集成的光纖法珀雷射微諧振腔。在微納尺度上,石墨烯電晶體同時作為電控飽和吸收體、溫度控制器和光電反饋接收機,實現了10GHz到80GHz鎖模雷射頻率梳的高效率激發、大範圍調控和自反饋鎖定。

圖源: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02創新研究

研究者們將石墨烯異質結集成到一個鉺鐿共摻光纖法珀諧振腔的一端,構建了一個長度僅為1釐米的雷射器,其Q值高達2×106(圖1)。在這個諧振腔中,由氧化矽/氧化鉭多層介質膜提供反射,使用980nm的泵浦將激發出通信波段的雷射。同時,通過優化諧振腔的色散到反常區域,為耗散孤子鎖模提供了條件。進而,「金電極-單晶石墨烯-金電極」結構的p-n結通過柔性轉移技術,貼附到光纖端面,其光電子響應能夠由驅動電壓直接控制。採用這種類似於二極體的集成方式,有利於簡化器件的實施、保持Q值、降低泵浦閾值。當泵浦功率達到450mW時,微腔輸出頻率間隔為10GHz,脈衝寬度為1.1ps的鎖模雷射頻率梳。

圖1 器件概念和雷射頻率梳輸出

圖2 電控雷射頻率梳的輸出

通過改變驅動電流,石墨烯中的載流子濃度被有效調控,隨著電壓增加,石墨烯的摻雜狀態可以由p型過渡到n型,跨越狄拉克點(圖2a)。在這個過程中,石墨烯的飽和吸收效率和表面溫度均有顯著變化。這些變化既改變了腔的反射譜形態,也改變了腔內的能量積累過程。從而,通過調節驅動電壓,該雷射微腔可以在保持模式鎖定的情況下,實現雷射中心波長的寬帶調諧(1560nm-1600nm),如圖2b所示。不僅如此,通過進一步精確調控電壓和適度增加泵浦功率,該腔還能展現出諧波鎖模的效果,輸出50GHz(5倍頻)或者80GHz(8倍頻)的鎖模脈衝。

圖3 通過石墨烯異質結反饋穩定雷射頻率梳

此外,在頻率梳器件的應用中,一個重要的關注點就是其頻譜寬度和相位的穩定性。前者既是頻率梳用於寬帶譜分析的基礎,也是基於倍頻來進一步鎖定頻率梳的關鍵參數。這種全光纖的雷射器能很容易的接入光纖超連續放大,將及光頻率梳譜寬度進一步拓展到1300nm-2000nm,這一跨度已經足以使用2f-3f自相關技術進行fceo的穩定。在主動反饋穩定方面,該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實施方案:將輸出功率信號直接反饋到石墨烯異質結的驅動電壓上,完成對重頻的自鎖定。這種方案實現了更簡單緊湊的系統結構,也展現了突出的性能指標。經過了自穩定的寬帶鎖模雷射頻率梳,其拍頻信噪比>70dB,相位噪聲低至-130dBc/Hz@10kHz。

03應用與展望

這種全光纖集成的光頻率梳器件,具有獨特的在線電光調控能力。通過對腔內石墨烯費米能級的高精度調節,在一個器件中實現了多樣化鎖模雷射頻率梳的激發、操控和動態反饋穩定。為二維材料光電子學、微頻率梳和光纖光學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在光纖通信、信號處理、光譜測量和智能感知中發揮新的潛力。

文章信息Qin, C., Jia, K., Li, Q. et al. Electrically controllable laser frequency combs in graphene-fibre microresonators. Light Sci Appl 9, 185 (2020).本文的第一作者為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秦琛燁、南京大學博士生賈鯤鵬和湖南大學博士生李乾元,通訊作者為電子科技大學姚佰承教授、饒雲江教授和南京大學謝臻達教授。該工作的合作者還包括南京大學祝世寧院士、湖南大學劉淵教授、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Shu-Wei Huang教授。

相關焦點

  • 光子飛輪級別的克爾微腔光頻梳
    (-180 dBc/Hz@1 GHz載頻),創造了目前微腔光頻梳中的最好紀錄,為高精度超小型「光鍾」研製提供了一種關鍵備選元器件。「光子飛輪」已經可以在基於飛秒鎖模雷射器的光頻梳中實現,但是其結構複雜、體積重量較大、受環境影響大,通常只能在實驗室裡運轉,且重複頻率通常限制在1GHz以下。而光學微腔中的克爾孤子光梳可以大大縮小系統的體積、提升環境適應性,有望實現現場可部署器件。然而片上光學微腔的量子噪聲極限較高,且噪聲水平進一步受到泵浦雷射器噪聲和光孤子熱穩定性限制,現有的相位噪聲和時間抖動水平無法達到「光子飛輪」級別。
  • 中科院半導體所團隊實現1550/1310 nm波長10 GHz寬帶光學頻率梳的...
    已商用的摻鈦藍寶石鎖模光頻梳和光纖鎖模光頻梳由於諧振腔長度較長,重複頻率通常只能在GHz以下。   然而,10 GHz重頻以上的光頻梳在天文類地行星探測、光通信和任意波形產生等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近年來產生高重複頻率的光頻梳成為新的研究熱點。
  • Nature系列4篇連發,石墨烯終歸於物理?
    石墨烯始於物理,盛於材料化學,如今是要終歸於物理了麼?最近,我們報導了Nature雜誌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Chee Wei Wong、段鑲鋒、姚佰承、黃書偉團隊通過構建石墨烯-氮化矽異質結實現了諧振腔的色散操控,展示了石墨烯-氮化矽光頻率梳的腔內柵極可調諧性。
  • 光子集成多光子糾纏量子態以及片上光頻梳研究獲重要進展
    同時,西安光機所中-英微納光子學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青年學者張文富課題組近期在光子集成片上光頻梳領域也取得系列進展。同時激發的紅外光頻梳寬達2/3倍頻程(1300-2100nm);綠光頻梳帶寬和功率均為目前世界記錄(502-580nm, 80THz,0.1mW),轉換效率為-35dB。
  • 西安光機所研製出雙波長窄帶可見光頻率梳光源
    近期,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快雷射技術組取得進展,研製出重頻200 MHz的飛秒全保偏光纖頻率梳和雙波長可見光頻率梳光源
  • 3分鐘了解雙光梳測距技術
    吳冠豪、周思宇,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頻梳作為一種新型光源,由鎖模雷射器產生。光頻梳作為時域和頻域的超精密「光尺」,對精密計量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進展,也因此獲得了2005年的諾貝爾獎。
  • 西安光機所成功研製雙波長窄帶可見光頻率梳光源
    近期,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快雷射技術組取得新進展,研製成功重頻200MHz的飛秒全保偏光纖頻率梳和雙波長可見光頻率梳光源,飛秒光纖光頻梳重頻和載波包絡偏移頻率穩定度分別達4.0′10-12和3.2′10-11(秒穩),可見光頻率梳輸出中心波長分別為633nm和543nm。
  • 西安光機所成功研製雙波長窄帶 可見光頻率梳光源
    近期,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快雷射技術組取得新進展,研製成功重頻200MHz的飛秒全保偏光纖頻率梳和雙波長可見光頻率梳光源,飛秒光纖光頻梳重頻和載波包絡偏移頻率穩定度分別達4.0′ 10-12和3.2′ 10-11(秒穩),可見光頻率梳輸出中心波長分別為633nm和543nm。
  • Science | 光學頻率梳:電磁頻譜的「度量衡」
    圖1 光學頻率梳作為連結光頻和射頻的樞紐。圖源:Science 369, 267 (2020) fig.3相干電磁輻射的產生與控制,例如射頻的電子振蕩器、光頻的雷射器,在過去一個世紀對於人類社會有著前所未有的影響。
  • 基於光纖雷射器的可見光頻率梳、20GHz可見光波段天文光學頻率梳
    利用頻率梳測量頻率時,需要頻率梳的頻率間隔在200MHz以上,以便波長計數器計量波數。特別地,類地行星觀測需要20GHz以上頻率間隔的頻率梳來定標光譜儀,這個頻率間隔一般的光纖雷射器無法達到,目前只能依靠法布裡-珀羅(FP)濾波裝置進行頻率倍增。由於FP透射光譜的有限線寬會導致邊模洩露,從而影響天文光譜儀的定標精度,因此需要源雷射頻率梳本身的頻率間隔儘量大,以抑制邊模。
  • 進展|超低相噪全固態光學頻率梳及連續雷射頻率的精確鎖定
    在光頻梳研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對載波包絡相移頻率fceo的精確鎖定,其不僅決定著整個頻率梳的初始頻率漂移,而且在飛秒雷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研究中也影響著所能得到的作用效果與物理效應,因此如何精密控制並鎖定fceo以獲得極低相噪的結果,是光頻梳與超快雷射研究中極具挑戰性的工作之一,也是光頻梳所能達到水平的重要標誌。
  • 石墨烯在光纖傳感中的應用
    光纖傳感器以其高靈敏度、小尺寸、良好的抗電磁幹擾能力和其他潛在優點而受到全世界的關注。本文綜述了石墨烯在光纖傳感器應用中的發展,介紹了石墨烯的常用製備方法,總結了石墨烯的光學性質和一些基於石墨烯的光纖傳感器,如溫度傳感器、生物傳感器和氣體傳感器。1.
  • 進展 | 二維材料複合光纖實現超高非線性效應
    隨著光通信技術的發展,光纖已經成為現代信息社會的重要支撐。非線性光纖作為一種特殊用途光纖,不僅在新型光纖通訊技術中有重要應用和發展前景,而且在光波長轉換、超快光纖雷射和超連續雷射等光物理基礎和器件研究等領域具有很大應用潛力。然而,傳統石英光纖僅表現出非常微弱的奇數階非線性效應,嚴重限制了在非線性光學領域的廣泛應用。
  • 《Nature》子刊:解決大縱橫比光纖中傳質不勻的難題
    隨著光通信技術的發展,光纖已成為現代信息社會的重要支撐。非線性光纖作為一種特殊用途光纖,在新型光纖通訊技術中具有重要應用和發展前景,並在光波長轉換、超快光纖雷射和超連續雷射等光物理基礎以及器件研究等領域具有應用潛力。然而,傳統石英光纖僅表現出微弱的奇數階非線性效應,限制其在非線性光學領域的應用。
  • 新技術「用聲音搖動光」,推動微米梳的應用
    氮化矽材料已成為製造基於微諧振器的晶片級光頻梳(微米梳)的主要材料。微米梳適用於精度要求很高的應用,如相干通信、天文光譜儀校準、低噪聲微波合成,以及並行相干雷射雷達等。研究人員在超低功耗氮化矽光子電路上製作了壓電式氮化鋁驅動器,並對其施加了電壓信號。信號以電學方式誘發體聲波,對電路中產生的微米梳進行調製。簡而言之就是「用聲音搖動光」。
  • 雷射界一周要聞回顧 | 關鍵字: 高端雷射學術論壇,雷射項目鑑定,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可見光頻率梳光源,全矽光發射器……
    湖北省雷射學會理事長、華中科技大學雷射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霞輝教授、華工法利萊切焊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總監邢凱、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朱海紅教授、武漢銳科光纖雷射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輝博士、華中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學院秦應雄教授和武漢天琪雷射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學文分別作了以下主題報告:「藍光半導體雷射與光纖雷射複合光源及應用」;「智能製造下的高功率雷射裝備發展趨勢」;「銅/鋼複合材料液體發動機推力室一體化增材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