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標準:美標:N06617;德標:2.4663A
化學成分
·
·
·
物理性能
·
早期的鈷基合金用非真空冶煉和鑄造工藝生產。後來研製成的合金,如Mar-M509合金,因含有較多的活性元素鋯、硼等,用真空冶煉和真空鑄造生產。
鈷基高溫合金中的碳化物顆粒的大小和分布以及晶粒尺寸對鑄造工藝很敏感,為使鑄造鈷基合金部件達到所要求的持久強度和熱疲勞性能,必須控制鑄造工藝參數。鈷基高溫合金需進行熱處理,主要是控制碳化物的析出。對鑄造鈷基高溫合金而言,首先進行高溫固溶處理,溫度通常為1150℃左右,使所有的一次碳化物,包括部分MC型碳化物溶入固溶體;然後再在870-980℃進行時效處理,使碳化物(最常見的為M23C6)重新析出。
·
·
對應牌號
·
·
應用領域
·
燃氣輪機燃燒罐和導管、熱處理設備、石化加工、電廠設備、硝酸生產配件等
鈷基合金,是一種能耐各種類型磨損和腐蝕以及高溫氧化的硬質合金。即通常所說的鈷zhuan鉻鎢(鉬shu)合金或司太立(Stellite)合金(司太立合金由美國人Elwood Hayness 於1907年發明)。鈷基合金是以鈷作為主要成分,含有相當數量的鎳、鉻、鎢和少量的鉬、鈮、鉭、鈦、鑭等合金元素,偶爾也還含有鐵的一類合金。根據合金中成分不同,它們可以製成焊絲,粉末用於硬面堆焊,熱噴塗、噴焊等工藝,也可以製成鑄鍛件和粉末冶金件。
鈷基合金具有較好的高溫、常溫硬度,極好的高溫強度、高溫抗疲勞性能、抗熱震衝擊性能和良好的抗氧化、耐腐蝕性能,高的耐磨粒磨損以及良好的抗金屬間磨損性能。主要用於耐磨、耐腐蝕、耐高溫、抗衝擊等工礦條件下的各類零部件的製造、修復以及預保護。主要的產品類別有:鈷基裸焊棒、鈷基合金粉末、鈷基電焊條、鈷基精密鑄件以及變形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