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生哥,一路走好!

2021-01-10 海澱公安

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

——路遙

在公交總隊天安門站派出所樓道裡,總有一個人,每天早早地出現,東敲敲,西看看,找找哪處需要修補,然後笑迎每個人的到來。

7月27日以後,就再也沒見到他修補的身影......

(東生哥最後一次修理頂燈,有人拍下了這張照片)

在輔警晚報備微信群裡,每晚例行十一點群內就寢點名,8個輔警分隊全部報備後,總有一個人用一句「收到」來結尾,和大家道晚安。

7月27日以後,就再也沒收到這句回復......

(7月26日晚上,東生哥的最後一條微信信息)

所裡的民警輔警嘴邊總掛著一句「東生哥」,「東生哥」這個稱呼好像已經成為了一種符號:有困難,找東生哥!

「東生哥,衛生間水管壞了!」

「東生哥,我家裡有點兒事!」

「東生哥,我們想吃您包的餃子了!」

「東生哥,我們想您了!」

「東生哥......」

7月27日以後,再也不能輕易喊出這一句。

因為,東生哥,走了。

2019年7月27日上午,東生哥在派出所突發疾病被送往醫院,7月29日因搶救無效,因公犧牲,從警29年,享年49歲。

王東生,男,1969年11月20日出生,中共黨員,1985年10月參軍入伍,1990年2月參加公安工作,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天安門站派出所一級警長。2019年7月27日上午在派出所突發疾病,被送往醫院進行搶救。2019年7月29日19時27分,王東生同志終因搶救無效,因公犧牲,享年49歲。

熟悉東生哥的人都說,他就像空氣和水,令人受益而不覺。當我們失去他的時候,才會意識到曾被他的愛所包圍。

(在東生哥的追悼會上,戰友們來為他送行)

小時候,你一定被問過長大後要做什麼?你一定說過「我要當科學家,攻堅克難」、「我要當醫生,救死扶傷」、「我要當警察,懲惡揚善」,腦海中描繪著未來的光景,相信自己長大後可以叱吒風雲,成為改變世界的那個人......

長大後,實現了夢想,成為了警察,發現每個警種都有著屬於他們的使命和不凡的意義。

東生哥,也是警察,

卻在警察的身後,默默做著服務警察的平凡瑣碎小事......

追求成功很難,可是經歷過奮鬥後還能安於平凡更難......

平凡,也有高光時刻

一個演員感慨說:「平凡是最難演的!」 因為平凡的一生仿佛一開始就是那個樣子,結束也就是那個樣子了。

東生哥就是茫茫人海中再平凡不過的一個人,是萬千警察中最最平凡的那個警察。平凡到他因公犧牲,卻說不出一件驚心動魄的案件。每個人的職業生涯都有著稀少但足夠耀眼的高光時刻,但在這背後,是漫長的瑣碎、嘈雜、疲憊,還有堅持。

29年前,東生哥脫下軍裝,穿上警服。那年他剛滿20歲,來到祖國的心臟、「地下十裡長街」——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天安門站派出所工作。

糾紛調解、安檢督導、突發警情處置,他都做的扎紮實實;每一個站的客流規律、治安特點,地鐵站區職工、安檢員乃至保潔員的信息,他都詳細記在了腦中。

每段小時光的堅守耕耘,終將會在某一刻蕩起迴響。2009年國慶期間,王府井站成了大客流衝擊的重點車站。那時東生哥是警長,他帶領警區同志穿梭於各站口、站廳、站臺間,在嘈雜的人群中疏導客流、服務群眾。雖已經是十月,但在站內站上一個小時就會溼了執勤服。一連七天,東生哥的嗓音由洪亮變得沙啞。殊不知,這樣努力工作就是東生哥的日常。就是那一年,東生哥獲得了二等功。

這些年來,東生哥把這枚獎章珍藏在宿舍柜子最裡面,別人想「瞻仰」也只能遠遠地看一眼,東生哥像小男孩寶貝玩具賽車一樣珍視著這項榮譽。他常說:「有付出才有回報。」

平凡,將工作做到極致

做不了月亮,就做一顆星星,夜夜流光相皎潔,靜謐的一點微光,但足以照亮某個角落。

「東生哥工作細緻認真。」這是所有民警對東生哥工作的評價。

2012年,由於身體健康原因,東生哥辭去警長職務,選擇所內後勤保障工作。這意味著所內近200人(民警和警輔人員)的衣食住行都由他負責。

最令東生哥驕傲的是他的小倉庫,也是他的「百寶箱」,走進去就像一個五金店,裡面的工具分門別類,排列整齊。這個小倉庫為民警的日常工作提供了保障。

「牆上掛著的,工具箱裡碼好的,叫的上名的、叫不上名的,都是東生哥自掏腰包購置的,哪裡跑水了、管道壞了、燈不亮了,找東生哥,一準沒問題。」

就是小小的螺絲釘,他也按照不同型號裝在木盒中,並用他的便條印表機印出標籤貼在上面,方便尋找。

(東生哥自己動手做的電臺架,各條線路不會纏繞在一起)

(雨季,他帶著大伙兒把一個一個防汛沙袋分裝好,紮緊實,碼整齊)

東生哥也是負責輔警工作的主責民警,這意味著近100名輔警的隊伍管理和日常瑣事都由他負責。東生哥就建立了檔案機制,每位輔警一檔案,每個分隊一檔案,每個中隊一檔案。

他還創造了「一點名兩報備」制度:每天早晨9點白班主班輔警集體點名,通報一天工作; 5點到6點的飲酒報備、 22點到23點在崗留宿報備,掌握輔警崗位情況。

所有人只要提出問題,東生哥都是第一時間解決。

一次晚上11點輔警在群裡提出站內警務室空調壞了,不到一個小時東生哥就騎著電動車從所裡趕來,聯繫站方值班的機電工作人員修電路,忙完已經凌晨三點多了。

東生哥工作中還處處透著智慧。

派出所每天夜班民警收車回所後就十一點多了,大鐵門關門時會哐啷啷地響,胡同裡有居民跑到所裡反應情況。東生哥怕刺耳的聲音擾著胡同裡的居民,便想一妙招,當天中午就頂著大太陽,把兩條有彈力的自行車胎規整成「之」字用碼線繩扣住,一頭系在鐵門門栓上,一頭和牆體相連。他用內胎廢料包裹在鐵門栓上,使得關門時有了緩衝,噪聲也控制在了最小。

前不久有同事說看見院裡有老鼠,他便買來貓糧吸引附近流浪貓「進所擒賊」,還說就算不抓老鼠也權當餵小動物了。這些貓糧是東生哥犧牲前不久新買回來的,還都沒來得及拆封。

平凡,也意味著奉獻

在我們的腦海裡奉獻好似是一個很沉重的詞彙。拋頭顱?灑熱血?但能被我們稱之為生活的人生,從不是槍林彈雨的戰場,它大多是被萬千細碎小事蹉跎的日常,而所謂奉獻,更多時候是一種助人為便的善良。

「東生哥是個熱心腸的人。」所有人這麼評價東生哥,語氣中透著對東生哥的心疼。因為無論是誰的事情,他都當做自己的事情。

打擊隊警長孫震與東生哥一起工作多年,有一次他的腿受傷去醫院,不知道東生哥在哪兒得到的消息,凌晨四點趕到醫院。孫震治療後回所,東生哥二話不說把他背到二樓,孫震體重一百八十斤,身高近一米八。

回憶到這裡,孫震已經泣不成聲,要知道31歲的鋼鐵硬漢從來沒有哭過。他找出和東生哥生前兩人唯一的合照:孫震所在警區抓獲嫌疑人,東生哥主動提出開車送嫌疑人去拘留所,這樣熬夜抓人的兄弟就能得到休息。

對待輔警,他就像一個父輩,工作上嚴格要求,生活上悉心照顧。

輔警隊長登倫繼續回憶著,「在輔警層級晉升考核中,他專門掏錢買了跳遠測試毯,督促我們每個輔警練習。7月20日那周我休假,他就專門挨個電話囑咐,說登倫難得休假,有什麼事兒直接打我電話…...」

過年那幾天,輔警好多是外地的回不去家,東生哥就為大家包餃子,從和面到調餃子餡,從初一到十五的全都包好。他自己買打氣泵充節日氣球,給輔警們送賀卡、送福字。

東生哥記得每一個輔警的家庭情況、清楚每一個輔警的喜好、留意每一個人的想法。

大家知道東生哥時不時為大家改善夥食,不知道的是,東生哥為了買到最新鮮的食材,晚上10點就去海鮮市場排隊等第二天凌晨兩三點運來的海鮮。一直為東生哥打下手的小魏有一次跟著,實在熬不住,東生哥把小魏送回宿舍,自己又返回到海鮮市場,略顯笨拙的身型擠在人群中張望著海鮮車來的方向......

大家知道暑伏天東生哥會熬好綠豆湯,開車送到每個人手中,不知道的是從復興門到建國門,一趟下來一個多小時,上下地鐵站的樓梯讓他氣喘連連,衣服背後溼了一片;

大家知道每到過生日時都會收到東生哥的祝福,不知道的是有點「老古董」的他,為了記住90多名輔警的生日,專門跑去問劉政委用的什麼生日提醒軟體,還自己下起了APP;

大家知道東生哥總是多備幾樣水果,因為他了解有人對毛桃過敏、有人愛吃西瓜;他的小冰箱永遠為大家備齊冷飲,自己卻從來不喝一口......

他給大家的,可能是他能做到的最好的東西。因為他知道,在陌生的城市,一點點溫暖,就能給人力量。

東生哥,不忘

當一個平凡的人願意盡他全部心力使更多的人獲得裨益時,他的眼裡會閃著光,而這光芒也感染著每一個平凡的人。不分年齡,不分時間,它有時候就只是一粒微小的種子,種在每個人的內心,在必要時長成參天大樹。

樓道裡,有人在照著東生哥的樣子修補著水管。

輔警微信報備群裡,每晚11點,都有人像東生哥那樣回復一句「收到」;

大家腦海裡,始終浮現著那個黑黑的、有點兒胖胖的臉上憨憨的笑容......

東生哥,您看

春夏秋冬

播下的種子正在生根發芽

待來日

又將是一個春天

又將是一季溫暖

東生哥

一路走好

您永遠在我們心中

永遠不忘

素材來源:公交總隊

撰稿:唐毛毛

(轉自:正警事兒)

相關焦點

  • 又一藝術家與世長辭,代表作《魯冰花》,網友:一路走好
    又一藝術家與世長辭,代表作《魯冰花》,網友:一路走好。娛樂圈哀訊頻發,許多大家熟悉的藝術家不幸離世,例如八一廠老演員劉江,他曾參演了《地道戰》、《閃閃的紅星》、《突破烏江》等眾多影視作品,其中胡漢三這個角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胡漢三又回來了」、「高,實在是高」等經典臺詞至今仍然留在觀眾的腦海中,然而讓人心痛的是,他在不久前離世了享年95歲。
  • 婁滔,請一路走好
    婁滔,一路走好。比心,一個遠方你不知道的人,你永遠不會知道的人。懷念你。
  • 螃蟹哥 一路走好 !
    生命無常, 且攝且珍惜 !
  • 「布衣院士」,一路走好!
    」鞠躬盡瘁農業事 死而不已稻花香一路走好永遠懷念我們的「布衣院士」本期編輯:崔鵬、蔣川
  • 「60分貝暖醫」 一路走好
    願老同學一路走好,八位當年的同濟室友中少了一位,他離去的太早,以足球運動員之身體。天堂沒有病毒、沒有感染。這是我寫給江學慶女兒的留言:「剛睡覺醒,痛失室友。音容笑貌,還有那紅鋼城普通話,再也回不來了。你和媽媽盡了力,節哀和保重。」中國醫師獎首屆「中國醫師節」他在人民大會堂領獎2018年,江學慶榮獲第十一屆「中國醫師獎」 榮譽稱號。
  • 國士無雙,一路走好
    保錚院士,一路走好!
  • 節哀順變,廣東遼籍前鋒奶奶去世:祝一路走好願天堂沒有病痛
    北京時間8月22日凌晨,廣東前鋒張皓嘉回到家鄉瀋陽後,於個人社媒上公告了奶奶剛去世的消息,並撰寫長文表達不舍親人離開的心情,祝願奶奶一路走好,願天堂沒有病痛。張皓嘉主要寫道:"人的一生會有很多遺憾,有些遺憾你會來不及彌補,也沒有辦法去彌補,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真的很讓人心酸。"
  • 「中國螢屏第一人」沈力老師與世長辭,一路走好!
    「沈力老師,您一路走好。」這是如今來自大眾對您最後的「祝福」。八十七載,為民發聲。音容宛在,人歸西天。沈力老師,願天堂沒有病痛,您一路走好,我們將永遠銘記您。
  • 家喻戶曉的她不幸離世,年僅46歲,一路走好
    家喻戶曉的她不幸離世,年僅46歲,一路走好 在央視這個舞臺上,總是人才濟濟,很多著名主持人帶給觀眾的不僅僅只是新聞資訊,更多的是感動。 為了工作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樣優秀的工作者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廣大網友紛紛表示哀悼:希望她一路走好!
  • 于敏先生,一路走好
    今天,您走了於老,一路走好資料來源/新華社、軍報記者編輯/鶴鳴
  • 琴藝高超的劉德海先生仙逝,願老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很多人不會忘記,願老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 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
    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在11月11日19:54分,消息報導著名的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網友:又一巨星損落!曾仕強這一生都在弘揚中國文化,有著「中國式管理大師」的尊稱,這一生都在發揚道德文化,所以才得來了這個稱號,曾仕強著名的作品有《胡雪巖的啟示》《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等一些經典作品。
  • 一路走好!他是黃金配角爸爸專業戶,如今因病纏身不幸離開人世
    網友在知道宋在浩離世的消息之後,都紛紛難過,希望老頭子能一路走好。感謝他為影壇所作出的所有貢獻。這個被稱為韓國國民父親的男人,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演藝事業,敬業精神真的令人佩服。還望天堂沒有苦痛,宋在浩也能一路走好才是啊。
  • 愛因斯坦誕辰這天,霍金離世了,願大師一路走好!
    如今,大師安詳離去,願大師一路走好。
  • 北京男籃追悼韓崇凱:虎子一路走好!願天堂沒有病魔
    虎子一路走好!願天堂沒有病魔,只有你心愛的籃球陪伴,我們會永遠記得你憨憨的笑容。」韓崇凱,1990年8月出生於中國遼寧,身高2米06,體重96公斤,司職中鋒。2010-13賽季效力於北京男籃,2011-2012賽季隨隊奪得CBA聯賽總冠軍。
  • 金庸名著《射鵰英雄傳》插圖作品欣賞 大俠一路走好!
    金庸先生以94歲高齡仙逝,願他一路走好!他的俠義精神永存! 金庸簡歷: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  。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
  • 【你有多美】「60分貝暖醫」江學慶醫生,一路走好
    願老同學一路走好,八位當年的同濟室友中少了一位,他離去的太早,以足球運動員之身體。天堂沒有病毒、沒有感染。這是我寫給江學慶女兒的留言:「剛睡覺醒,痛失室友。音容笑貌,還有那紅鋼城普通話,再也回不來了。你和媽媽盡了力,節哀和保重。」
  • 曾經的「魔戒持有者」,《異形》中的斷頭生化人,一路走好
    一路走好,我們曾經的「魔戒持有者」,比爾博·巴金斯老爺子。謹以此文悼念伊安·霍姆。
  • 書畫界泰鬥、收藏家、慈善家陳佩秋先生一路走好
    願先生一路走好!二零二零年六月二十七日夜於南京
  • 先生,走好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