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穿著棉大衣、背著撲火機具、戴著頭盔,昨天,負責我市北部山區森林巡護任務的森防專業隊員們一早就進山了……
天津北方網訊:穿著棉大衣、背著撲火機具、戴著頭盔,昨天,負責我市北部山區森林巡護任務的森防專業隊員們一早就進山了……
「頭天下午我們接到大風藍色預警信號後,第一時間集結,清點森林防滅火裝備和物資器材,並且調試到最佳狀態。當天晚上6點,隊裡19名隊員全部進山,逐個點位巡查,特別是高風險區域。次日早晨繼續,一刻也不能放鬆。」薊州區林業局森林防火專業隊一中隊副中隊長李豔傑告訴記者,他們主要管護北部山區的黃崖關、梨木臺、八仙山、九龍山一帶,作為森林防滅火一線防控重要力量,為確保森林防火形勢持續安全穩定,他們每天都要把這4個點位走幾趟。
李豔傑坦言,冬天進山,衣服穿得多,還要背上幾十斤的裝備,再加上不是走平地,這時候,走路就變成了一件十分費勁的事。「隨身的帶桶滅火機有20多斤、高壓細水霧裝置加滿水是40多斤,這些都要背著,晚上進山,頭盔上還要戴著頭燈。基本上每趟巡查,單程都在5公裡左右。」李豔傑說,而且山裡的溫度至少比城區低5℃,一早一晚進山,尤其是這兩天的大風天氣,氣溫達到-20℃,穿多厚都不管用,頭盔前的罩子上沒多會兒就能結霜,水壺裡的水也凍成了冰碴兒,但這對他們來說並不算什麼,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最擔憂的是,「可別把我們的撲火機具凍壞了。」
由於撲火機具是加注汽油和機油的混合油,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油會凝固。為保障機具完好有效,李豔傑他們每走1公裡,就必須停下來對機具進行熱啟動,一趟巡查下來,要反覆多次。
記者採訪了解到,為做好大風極端天氣森林防火工作,市森防辦迅速安排部署,森林防火專業隊全時集結待命、準專業隊隨叫隨到,隨時做好應對突發情況準備;與此同時發動各級力量做好森林防火宣傳和火災隱患督導檢查,組織專人逐類清點森林防滅火裝備和物資器材,確保人員、物資、裝備始終處於備戰狀態。(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來源:天津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