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感恩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收藏起來,再也不用發愁孩子的作業了 感恩節是西方國家的一個傳統節日,由美國人民自己創立的,當時感恩節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日期,而美國獨立後,美國總統便將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天定為感恩節,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很多國家也
原標題:2020感恩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收藏起來,再也不用發愁孩子的作業了
感恩節是西方國家的一個傳統節日,由美國人民自己創立的,當時感恩節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日期,而美國獨立後,美國總統便將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天定為感恩節,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很多國家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感恩節,大家都在弘揚這種感恩的精神,我國對感恩節也是十分重視的,許多學校也會以此會主題要求學生做一份關於感恩節的手抄報。那麼,感恩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有哪些呢?感恩節手抄報英文有哪些?感恩節手抄報內容大全有哪些?大家可以和百思特小編一起詳細了解一下哦——
感恩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感恩節 (西方傳統節日)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西方傳統節日,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 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美國各州臨時決定。直到美國獨立後的1863年,林肯總統宣布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假期一般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
1879 年加拿大議會宣稱11月6日是感恩節和全國性的假日。在隨後的年代,感恩節的日期改變了多次,直到在1957 年1月31日,加拿大議會宣布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為感恩節。
除了美國、加拿大,世界上還有埃及、希臘等國家有自己獨特的感恩節,但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卻與感恩節絕緣 [3] 。也有學者倡議設立「中華感恩節」,以弘揚傳統文化。
感恩節的目的和意義
感恩節最主要的意義是要告訴我們人性的美好,從任何事上都可以體現出感恩,問候一下你的父母,朋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都是感恩的表現。讓我們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學會理解與寬容,最重要的,學會愛。那就是生命真正賦予我們的。
西方的感恩節雖有其宗教內涵,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積極成分,融入傳統美德中,並賦予新的涵義,設立有中國特色的「感恩節」。借鑑西方節日,設立中國感恩節,讓孩子學習換位思考,理解父母;讓成年人互相體諒,人際關係更和諧。西方的感恩節雖有其宗教內涵,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積極成分,融入傳統美德中,並賦予新的涵義,設立有中國特色的「感恩節」。
感恩節的由來要一直追溯到美國歷史的發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號船滿載不堪忍受英國國內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達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們遇到了難以想像的困難,處在饑寒交迫之中,冬天過去時,活下來的移民只有50來人。這時,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移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還特地派人教他們怎樣狩獵、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
白人移民和印第安人建立了親密的友誼。這年11月玉米豐收,移民們舉行了豐盛的感恩會,用烤火雞和玉米糕點款待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帶著各種玉米製品、烤火雞、南瓜餡餅、野葡萄以及玉米酒漿等參加晚會,人們歡唱歌舞,通霄達旦。以後在每年玉米收穫後的11月底,定居在這裡的白人移民都要舉行感恩會,家家烤火雞,烹製玉米食品,款待印第安人。
在第一個感恩節的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歡聚一堂,他們在黎明時鳴放禮炮,列隊走進一間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誠地向上帝表達謝意,然後點起篝火舉行盛大宴會。第二天和第三天又舉行了摔跤、賽跑、唱歌、跳舞等活動。第一個感恩節非常成功。其中許多慶祝方式流傳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各州臨時決定。直到美國獨立後的1863年,林肯總統宣布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
各國感恩節習俗
美國人:家家戶戶吃火雞
美國人每逢感恩節這一天,舉國上下熱鬧非常,家家戶戶都要吃火雞,他們通常還吃一些傳統的菜餚,例如西葫蘆、奶油洋蔥、土豆泥、番瓜派等等。每家的家庭成員總是力爭從天南海北歸來,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雞,暢談往事,這怎不使人感到分外親切、溫暖。
同時,城鄉市鎮到處舉行化裝遊行、戲劇表演和體育比賽等,學校和商店也都按規定放假體息。孩子們還模仿當年印第安人的模樣穿上稀奇古怪的服裝,畫上臉譜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當天教堂裡的人也格外多,按習俗人們在這裡都要做感恩祈禱。
加拿大人:無關宗教的歡慶節日
加拿大和美國的感恩節不在同一天,因其緯度比較高,穀物成熟的季節比較早,其與美國人緬懷清教徒先輩定居新大陸的傳統不同,加拿大人主要感謝上天給予的成功的收穫。感恩節主要為以慶豐收,感謝大自然、感謝上蒼賜予豐沛的陽光與甘露,讓穀物生長為感恩主題,並無任何宗教色彩,因此,加拿大的感恩節早於美國,定於慶祝活動是在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
加拿大人也會一家人團聚一堂,享用烤火雞和南瓜派是最經典的感恩節畫面。傳統的烤火雞,是在雞腹中塞滿以麵包丁、洋蔥、芹菜、鼠尾草為主的作料之後,放入烤箱中充足地烘烤即可上桌。一般的主婦喜歡選購個頭大的火雞,因為如果當天吃不完,巧手就可變化成火雞派、火雞餡餅。至於南瓜派,加拿大最傳統的吃法是淋上盛產的蔓越莓醬汁,而做南瓜派的小心得,是以罐頭南瓜製作會比新鮮得來的香醇順口。
埃及人:假裝為玉米哭泣
古埃及的收穫節是為了紀念他們的莊稼神明而舉行的。他們的收穫季節是春天,所以這個節日在每年春天舉行。節日中,古埃及人首先舉行遊行,過後便是節日宴會。同時,音樂、舞會、體育競技等也是他們的慶祝項目。
古埃及人在慶祝玉米收穫時,常常假裝哭泣而且悲痛欲絕,這是為了欺騙他們認為存在於玉米中的「精神」,他們害怕收割後仍在生長的玉米會使這種「精神」發怒。
猶太人:建小屋在星光下舉行宴會
猶太人也要慶祝收穫,他們的節日叫「結茅節」,這是猶太教的收割節。每年秋天舉行的「結茅節」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結茅節」開始於希伯來月曆中提市黎月,即猶太教歷7月的第15天,猶太人贖罪日後的第五天。
中國感恩節有什麼不一樣
其實中國本來是沒有感恩節的,中國的感恩節是從美國引用而來的,國人建議中國也設立一個感恩節,於是,慢慢的中國的感恩節也開始盛行了。
感恩節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各州臨時決定。直到美國獨立後的1863年,林肯總統宣布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假期一般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
1879年加拿大議會宣稱11月6日是感恩節和全國性的假日。在隨後的年代,感恩節的日期改變了多次,直到在1957年1月31日,加拿大議會宣布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為感恩節。也有學者倡議設立「中華感恩節」,以弘揚傳統文化。
國內有人建議在中國也設立感恩節。西方的感恩節雖有其宗教內涵,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積極成分,融入傳統美德中,並賦予新的涵義,設立有中國特色的「感恩節」。借鑑西方節日,設立中國感恩節,讓孩子學習換位思考,理解父母;讓成年人互相體諒,人際關係更和諧。
其實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樂於助人、知恩圖報,「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一度傳為名句。中國教育更多關注分數和升學率,加之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人的溺愛導致孩子覺得別人的關懷是理所當然,不少學生不懂得感謝、感激,只知道索取;甚至對太過關心自己的家人產生逆反、厭煩情緒。
在成年人之中也存在不知感恩、忘本的情況,一切只從利益出發。在一個文明的社會,知道感謝,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是很必要的;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要求,可促進社會各成員、群體、階層、集團之間的關係相處融洽、協調,促進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信任、幫助。
因此不少人建議在中國也設立感恩節,讓學生們學習換位思考,珍惜朋友,理解父母;讓成年人暫停麻木冷漠的心,真誠地去體貼關心別人。西方的感恩節雖有其宗教內涵,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積極成分,融入傳統美德中,並賦予新的涵義,設立有中國特色的「感恩節」。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