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山遊覽線路圖
線路一:經典梵淨之旅
印江縣城(睡美人土家風情旅遊區)——郎溪鎮——蔡倫古法造紙村——紫薇王保護園——團龍民俗村——護國禪寺(佛教文化苑)——棉絮嶺(拜萬米睡佛)——徒步漫行生態畫廊(薄刀嶺、黑巷子、拜佛臺、剪刀峽、接引佛、黔山第一石、滴水崖)——老金頂——蘑菇石奇石大觀園(蘑菇石、老鷹巖、萬卷書、九皇洞)——紅雲金頂(釋迦殿與彌勒殿)。
說明:這是目前梵淨山的經典遊覽線路,西上梵淨山,旅遊公路直達棉絮嶺(海拔1940米),10裡步道沿著山脊而平緩行走,視野開闊,景點眾多,如進空中畫廊。
一日遊:7:00起床,從印江縣城出發,沿途合水古法造紙村、紫薇王保護園、團龍民俗村、護國寺,9:30到棉絮嶺,步行1.5小時至梵淨山頂,11:00中餐,山頂玩2小時後。大約3:00返程回棉絮嶺,乘車回印江;或山頂江口方向下山。
二日遊:第一天,早上遊印江縣城(文昌閣、嚴氏宗祠等),中午至梵淨山,沿途天下奇觀、朗溪、造紙村、紫薇王、團龍民俗村、護國寺等,住梵淨山。第二天,早上看梵淨日出、梵淨山頂蘑菇石群、爬紅雲金頂等,中午下山。
線路二:紅色之旅
印江縣城——合水(古法造紙村)——木黃紅二六軍團會師紀念地(紀念碑、紀念館、會師柏、會師泉,木黃自然風景秀麗,還可以嘗嘗金豆腐等)
說明:參觀完紅二六軍團會師紀念地後,可以原路返回到合水鎮,然後直接上梵淨山。
線路三:古道朝拜探險之旅
印江縣城——合水——木黃——太平寺——天慶寺——梵淨山頂。
說明:這是梵淨山北線朝山古道,由印江木黃上山,古道雖廢還存,路上有紅二六軍團會師紀念地、兩大廟宇太平寺、天慶寺。從天慶寺到梵淨山頂朝山路系古步道,近年未開發,道路比較長而且不好走,,但自然風光很不錯,非很能吃苦者,不要選擇這條線路。
印江縣區位交通圖
梵淨山旅遊推薦線路
從印江上梵淨山,是歷代香客遊人的朝山拜佛、旅遊觀光的傳統線路:
①道路平緩、視野開闊、風光無限!
②「黔山第一」皇庵護國禪寺親密接觸!
③世界第一天然佛像——萬米睡佛近在眼前!
一、漫步十裡生態畫廊。西上梵淨山,汽車直達海拔1940米的棉絮嶺。沿著沅江水系和烏江水系分水嶺的山脊,緩緩而上,遠眺金頂主峰、俯瞰林海雲濤、飽覽群山秀色、景隨人移,漫步至金頂腳下;過薄刀嶺、穿黑巷子、闖剪刀峽、滴水崖;一路上迎客松、鴿子花等珍稀植物如影隨行,紫玉石、接引佛等古老地質伸手可觸;一路上原始森林與飛瀑流泉、峰林怪石與摩崖石刻。從棉絮嶺徒步至金頂,道路平緩、視野開闊、風光旖旎——「十裡生態畫廊」!徒步行程大約需1.5小時。
二、「黔山第一」皇庵護國禪寺親密接觸!梵淨山的佛教文化精髓盡在護國禪寺!位於梵淨山西線的護國禪寺為梵淨山四大皇庵之首,古書法名家題其為「黔山第一」。2004年梵淨山佛教文化研討會在此召開,中國佛協領導蒞臨給梵淨山定位「唯一的彌勒道場」。2005年梵淨山佛誕節(古歷四月初八,又名浴佛節)在此舉行。護國禪寺最早建於唐代,尤以明清時期最為興盛。佔地近2萬平方米,大雄寶殿等殿宇重重,晨鐘暮鼓而香客熙熙,其歷任方丈主持有皇親國舅、翰林院士等大德高僧,現任方丈佛友高僧95歲高齡 。
三、棉絮嶺,西上梵淨山的汽車終點,徒步起點,也是萬米睡佛的拜佛臺,在此可虔誠拜謁由梵淨山的金頂、鳳凰頂山體形成的世界第一天然佛像——萬米睡佛!
四、旅遊接待條件完備。諮詢電話:0856-622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