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橫向評測】當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性能不再是首要發展目標的時候,筆記本將轉向對設計和工藝的深掘,所以今年的輕薄本市場,有著數名含金量極高的種子選手。輕薄本在緊湊的空間中,採用最為先進的定製化硬體完成整個設計過程,其所呈現的科技含量遠超其他類型的筆記本。各大品牌在這一代表了筆記本頂峰的市場,都會用最頂級的工藝和設計去打造作品。一來可以證明自己的實力,二來輕薄本也是目前最為火熱的高端市場之一,產出和回報是等同的。
今年的輕薄本市場有數款經典大作,蘋果13英寸的新款MacBook Pro就不說了,年度重頭戲,堪稱最頂級的設計和製作工藝的結合,還突破性地創造了Touch Bar這種全新的交互方式。聯想YOGA 5 Pro,經典表鏈設計的延續;惠普幽靈Spectre 13,10.4mm的酷睿筆記本;宏碁蜂鳥Swift 7,全球最薄的9.98mm;雷蛇靈刃潛行版,支持外接顯卡的輕薄本;華碩靈耀3,匹敵12寸MacBook的全能小本。此外還有經典微邊框筆記本XPS 13重裝上陣,今年輕薄本王者之爭會異常慘烈。
● 輕薄筆記本橫評入圍機型:(按拼音排序)
2016輕薄筆記本年度橫評 | |
![]() | ![]() |
戴爾 XPS 13 無忌金 | 雷蛇 靈刃 潛行版 |
![]() | ![]() |
聯想 YOGA 5 Pro | 宏碁 蜂鳥 Swift 7 |
![]() | ![]() |
華碩 靈耀3 | 惠普 Spectre 13 |
![]() | ![]() |
蘋果 新MacBook Pro 13 | 紫麥 Air G1 |
● 橫評產品配置一覽:
2016輕薄筆記本年度橫評 | |||||||||
型號 | 戴爾 XPS 13 無忌金 | 雷蛇 靈刃 潛行版 | 聯想 YOGA 5 Pro | 宏碁 蜂鳥 Swift 7 | |||||
CPU | Core i7-7500U | Core i5-6200U | Core i5-7200U | Core i5-7Y54 | |||||
主頻 | 2.70GHz | 2.30GHz | 2.50GHz | 1.20GHz | |||||
GPU | Intel HD Grapics 620 | Intel HD Grapics 520 | Intel HD Grapics 620 | Intel HD Grapics 615 | |||||
內存 | 8GB DDR3L | 4GB LPDDR3 | 8GB DDR4 | 8GB LPDDR3 | |||||
硬碟 | 256GB SSD | 128GB SSD | 256GB SSD | 256GB SSD | |||||
屏幕 | 13.3英寸 非觸控 1920×1080 | 12.5英寸 觸控2560×1440 | 13.9英寸 觸控 1920×1080 | 13.3英寸 非觸控1920×1080 | |||||
重量 | 1.226Kg/1.475Kg | 1.275Kg/1.553Kg | 1.401Kg/1.586Kg | 1.132Kg/1.405Kg | |||||
價格 | 8999元 | 6988元 | 9499元 | 6999元 |
對於輕薄本來說,性能不是衡量其表現的重點。畢竟人們選購輕薄本的時候,就沒有把性能列為第一選購要素,選購輕薄本更看重整體的體驗,而非單獨的性能。對於輕薄本來說,外形設計和便攜能力是最值得考究的,而在非性能的部分,做工也是相當值得考究的點,畢竟選購輕薄本更多是為了外出攜帶,機器本身的做工和手感對整體體驗還是有著較大的影響。
2016輕薄筆記本年度橫評 | |||||||||
型號 | 華碩 靈耀3 | 惠普 Spectre 13 | 蘋果 新MacBook Rro 13 | 紫麥 Air G1 | |||||
CPU | Core i5-7200U | Core i5-7200U | Core i5-6267U | Core M 5Y10 | |||||
主頻 | 2.50GHz | 2.50GHz | 2.90GHz | 0.80GHz | |||||
GPU | Intel HD Grapics 620 | Intel HD Grapics 620 | Intel HD Grapics 550 | Intel HD Grapics 5300 | |||||
內存 | 8GB LPDDR3 | 8GB LPDDR3 | 8GB LPDDR3 | 8GB LPDDR3 | |||||
硬碟 | 512GB SSD | 256GB SSD | 256GB SSD | 256GB SSD | |||||
屏幕 | 12.5英寸 非觸控 1920×1080 | 13.3英寸 非觸控1920×1080 | 13.3英寸 非觸控 2560×1600 | 13.3英寸 非觸控2560×1440 | |||||
重量 | 0.905Kg/1.475Kg | 1.110Kg/1.457Kg | 1.370Kg/1.830Kg | 1.141Kg/1.352Kg | |||||
價格 | 7499元 | 7999元 | 13888元 | 3099元 |
當然硬體性能提供的體驗在筆記本的整體體驗中也有很大的佔比,得益於今年Intel處理器在功耗方面的進步,這一代的輕薄本在更輕薄的體型下塞進了更強的性能。那些機身厚度原本只能採用無風扇+Core M設計的筆記本紛紛採用了標準的筆記本低壓處理器,而採用新一代超低壓Core i系列(原Core M升級版)的輕薄本甚至做到了9.98mm的極致。接下來我們一款一款的看看這些產品。
戴爾XPS 13是整個IT歷史中的一個節點,是一款極為經典的產品。其突破性的採用了微邊框設計,在傳統的筆記本形態下讓我們眼前一亮。它在我們評測室裡也算得上一位「老朋友」了。XPS系列用獨有的微邊框技術在12寸的機身裡塞進了13.3英寸的屏幕,窄邊框和高屏佔比充滿了視覺衝擊力!這一次出現在我們年度評測中的XPS 13是一款換用了7代酷睿處理器,同時採用全新無忌金配色的筆記本,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下。
戴爾 XPS 13-9360-D1705參考價:讀取中...圖片 點評 報價參數概覽
經典窄邊框 12寸機身 13.3寸屏幕
我們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屏幕上的時候,更窄的邊框以及邊框之外的世界會自然的被「忽視」掉,營造一種更加沉浸的使用體驗,並且它採用的是沉浸感更強的黑色邊框,視覺上更加震撼。本機配備的是13.3英寸1920×1080解析度顯示屏,材質為IPS,得益於窄邊框的加入,整個B面被一整塊屏幕充滿,所以這是一塊更「純粹」的屏幕,毫不誇張的說,時至今日,XPS 13仍是小編見過最好看的屏幕設計,沒有之一。
從側面來看,整機採用的是「三明治」結構,頂蓋是將一整塊鋁合金雷射切割和衝壓,一體成型,這無疑是當今的頂級製造工藝。全新的玫瑰金加上細膩的噴砂處理,令整機看起來頗有質感。而大面積採用金屬材質的XPS 13要比其它13英寸的輕薄本稍微重一點,捧在手裡很踏實。轉軸阻尼較大,單手無法開啟,
出風口藏於鍵盤與屏幕的銜接處,若非特殊角度觀察,很難發現。攝像頭也由屏幕上方下移至B面左下角,為窄邊框讓路在體驗上無疑是減分的,但這絕對不是一項減分的設計!為了窄邊框,為了顏值,就算去掉攝像頭又有何妨?
鍵盤布局簡潔幹練,C面的皮革紋理平添一絲商務氣質,沉穩但不呆板。單顆按鍵的面積並不算大,但是按鍵之間的距離要比其它筆記本鍵盤遠一點。二級可調背光鍵盤,鍵程稍短,觸控板觸感細膩。
在接口方面,注重便攜的輕薄本可不會配備像遊戲本那樣誇張數量的接口,在寸土寸金的輕薄本中,小巧強大的接口才是標配。XPS 13左側配備了Type-C、USB3.0、耳機插孔,此外還有電量鍵和指示燈,最前端是音響。右側為USB3.0、全尺英寸SD卡槽,前端同樣是與左側對稱的音響,其在小巧的機身內標配標準USB接口值得讚譽。
雷蛇是一個高端遊戲外設廠商,其設計了很多經典的遊戲外設產品。而在2011年,雷蛇推出了一款讓人驚嘆的全新遊戲產品——雷蛇靈刃筆記本,這是其推出的第一款遊戲筆記本,但這款筆記本卻沒有任何稚嫩的痕跡,極其輕薄的全金屬機身和強大的遊戲性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2016年,雷蛇卻發布了一款不帶獨立顯卡的輕薄本——Razer Blade Stealth靈刃潛行版超極本(以下稱為雷蛇靈刃潛行版)。貌似有些脫離了雷蛇的定位,但是這款機器卻是雷蛇遊戲理念的另一種升級,因為其可以通過Thunderbolt 3接口連結雷蛇的外接顯卡擴展塢——戰核。
雷蛇Razer Blade Stealth(128GB/2K屏)參考價:讀取中...圖片 點評 報價參數概覽
雷蛇ID傳承 極致做工
提及外觀設計,可以發現雷蛇系列筆記本都擁有一樣的「臉龐」。雷蛇靈刃潛行版黑色頂蓋中央是標誌性的蛇形LOGO,兩條發散的稜線依舊如約出現在了其兩側,這就是雷蛇設計ID的延續。而在筆記本產品的細節部分,雷蛇就顯現出了作為一款高端輕薄本應有的素質,可以看到雷蛇靈刃潛行版採用了圓滑過渡的設計,精緻的打磨使得它擁有極其細膩的觸感,在光線的照射下展現出極強的金屬質感。
屏幕部分,雷蛇靈刃潛行版採用了一塊12.5英寸IGZO(氧化銦鎵鋅)技術的觸控屏,解析度為2560x1440像素。這樣的屏幕參數意味著雷蛇靈刃潛行版可以帶來出色的顯示效果,而支持觸控在使用便捷性方面帶來了不小的提升。要說美中不足的地方,雷蛇靈刃潛行版稍顯寬一些的邊框算作一點。
雷蛇靈刃潛行本做到輕薄,在鍵盤的體驗上自然就有所妥協,鍵程較短,回饋比較軟。不過其採用了獨立背光的RGB鍵盤,在Razer Chroma幻彩技術的支持下,每個按鍵都有1680萬種色彩可供選擇。同時還具有防衝突功能,而憑藉Razer Synapse雷雲,用戶還可以輕鬆重新映射按鍵、創建宏,以及對燈光效果進行個性化設置。
接口部分,雷蛇靈刃潛行版提供2個USB 3.0接口、Thunderbolt雷電3接口、HDMI接口以及耳機/麥克風接口。其中雷蛇靈刃潛行版採用的Thunderbolt雷電3技術,為USB-C帶來了高達40 Gbps的傳輸速率,擁有與USB、Display Port、PCI Express和Thunderbolt設備連接的能力,還能為筆記本電腦供電。整體而言,這樣的接口配備基本可以滿足我們日常的使用需要。
YOGA 5 Pro是聯想的年度扛鼎之作,不管其他系列的電腦有多少驚豔的產品。這個系列永遠是聯想的真旗艦系列,長久以來打造的YOGA品牌深入人心。回顧聯想YOGA系列的諸多產品,翻轉、多模使用無疑是其一貫堅持的兩個元素,也獲得了大家一致的認可。其實單就變形來講,目前市場上同類的產品並不罕見,但是,YOGA 3 Pro極具創造性表鏈式轉軸設計的到來,在成為YOGA代名詞的同時,更將它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在此次年度評選中,YOGA 5 Pro將是一個極具競爭力的選手。
聯想 YOGA 5 Pro(256G)參考價:讀取中...圖片 點評 報價參數概覽
依舊經典的「表鏈」 不一樣的功能
整體外觀方面,YOGA 5 Pro走類似於無印良品一樣的寡淡風格,這也是目前頗受大家所推崇的格調。不進行過多修飾的A面,給人感覺足夠簡約、乾淨,高冷範兒十足。值得一提的是,此次YOGA 5 Pro採用一體化全鋁材質打造而成,很好兼顧了輕薄與機身堅固度。得益於全新3D曲面工藝CNC的引入,對比YOGA 4 Pro以及YOGA 4S,它的腰身、倒角更加圓滑,一體性也做的更加出色。無論是直觀視覺感受,還是實際觸摸手感方面都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提到YOGA筆記本,必然會聯想到它的經典基因——表鏈式轉軸。YOGA 5 Pro延續了由813個零件打造的經典表鏈式同色轉軸,可承受25000次以上的搖擺測試,以足夠的扭力保證多種模式使用的穩定性。特別的是,YOGA 5 Pro創造性地將天線集成到纖細的表鏈之中,內置的智能天線系統可智能檢測使用模式,調整最佳天線信號接收,保證360°翻轉時天線信號不受任何幹擾。
YOGA 5 Pro B面的升級可以說相當驚豔。其首次採用了三邊極窄邊框設計,側邊寬度僅為4.95mm,整體視覺效果極具衝擊力。窄邊框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拔高了產品本身的逼格,更加高端上檔次,而且其大大提升了屏佔比,在保證屏幕尺英寸的同時,很好兼顧了便攜性。具體屏幕規格參數方面,YOGA 5 Pro採用了一塊13.9英寸的IPS觸控屏,解析度為1920×1080,覆蓋100%sRGB色域,顯示效果相當細膩,而原本位於頂部的攝像頭不得不做到下邊框中間的位置。
操控性向來是輕薄本的軟肋。礙於過於纖薄的機身厚度所限,在鍵程方面很難令人滿意。YOGA 5 Pro沿襲了聯想一貫略帶曲面的鍵帽設計,相對較長的鍵程以及較強的反饋,敲擊感受不錯。YOGA 5 Pro還配備了指紋識別器,但與其他指紋識別筆記本不同的是:除了解鎖功能,它同時還具備指紋支付功能。YOGA 5 Pro也是首款支持該項功能的筆記本產品,並且其還採用了英特爾SGX安全可信平臺架構,符合中國銀聯生物識別安全認證,用戶可以真正享受到「一按即付」的安全與快捷(指紋支付功能將於2016年12月1日之後正式標配)。
外部擴展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隨著近幾年筆記本產品越做越薄,這部分不得不做出犧牲。YOGA 5 Pro機身左側提供2個Type C接口;右側提供1個USB 3.0接口(支持關機充電)以及耳機/麥克風接口。雖然依舊不算多,但相比單一Type C接口的MacBook,還是讓人感覺良心很多。
隨著筆記本越來越生活化與商務化,廠商們都絞盡腦汁讓它變得更便攜,但是輕薄是要付出代價的。如果想做一款散熱暢順、做工細緻、用料實在的筆記本,非常考驗廠商們的功力。尤其是在薄0.01釐米都很艱難的輕薄本領域,而就在這時候宏碁拿出來了一款厚度僅有9.98mm的Swift 7,它也順便創造了一個記錄:全球首款厚度小於10mm的筆記本,而此次年度評測中也有這款輕薄本的參與,具體表現怎樣還是要看是測試。
宏碁 Swift 7參考價:讀取中...圖片 點評 報價參數概覽
薄如蟬翼!世界紀錄=9.98mm
小編初次看到Acer Swift 7的時候除了對於它輕薄的印象之外,其黑金配色也同樣十分扎眼,黑金配往往能夠帶來的震撼感能讓你在人群中脫穎而出,還能讓你的產品看上去很高端。整機A面純黑色面板,顯得很商務,中間金色「Acer」Logo十分醒目,在機身頂部還有一條金色裝飾條,再加上側邊上一條修長的腰線,較為美觀。深黑暗金,看來真是一個絕配。
傳統與創新就像一對影子,互相影響又缺一不可,兩者的結合確實是難上加難,而在Swift 7上我們看到了兩者結合的影子。創造性地將筆記本後都縮減到了10mm以下,而也沒有忘記它作為一款筆記本應該有的東西,鍵盤手感遠超MacBook上面的蝶式,大觸控板也有更好的操控體驗。而其實無論是傳統還是創新,都是為了用戶能更好的使用產品,這一點Acer Swift 7做的不錯。
金黃色的點綴著黑色鍵盤,同樣顯得高貴典雅,又不失時尚元素,磨砂質感的表面手感非常出色。一般來講金色很少被大面積運用到筆記本上面,因為很容易就會顯得俗氣,但是加上磨砂質感的金色在Acer Swift 7上面則又以另一種生命力呈現出來,有一點掩蓋住的光芒,甚至讓人覺得有一絲絲的低調,讓人著迷。
在鍵盤方面,Acer Swift 7的整體鍵盤鍵程適中,回饋力度適中,體驗相對較好。在Acer Swift 7上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設計,就是觸控板,它不像其他觸控板那樣比較方正,而且像21:9一樣的長方形,這還是小編第一次見到這樣的設計,在使用上還是給人驚喜的,不過起初使用要注意誤操作的現象發生,適應之後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
自從USB-C接口漸漸成熟了之後,就有很多品牌摒棄了現在普通的USB-A接口,在這個時代中USB-C已經註定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而Acer Swift 7也是眾多支持廠商中的一員,其徹底拋棄了老舊的接口設計,全面採用USB Type-C設計,在機身右側有兩個USB-C接口,其中一個可以起到充電的作用,此外它還有一個3.5mm耳機接口。而且宏碁還很貼心的贈送了一條USB-C轉USB-A的連接線。
自2011年末上市以來,華碩ZenBook UX系列已經歷多次變革,從最初的UX21、UX31、UX303、UX301,到頗受市場認可的UX 305,在不斷創新的同時,也逐漸成熟起來。「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觸碰到成功」,歷經了幾代產品的沉澱,最終推出的靈耀3著實讓我們眼前一亮,而此次年度評測中也有著這款輕薄本的參與。
華碩 靈耀3(i5/8G/512G)參考價:讀取中...圖片 點評 報價參數概覽
精心雕刻 力與美的平衡
靈耀3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漂亮」!整體外觀個性十足卻不顯浮挑,搭配足夠纖薄的機身,頗為吸人眼球。靈耀3同時提供了玫瑰金、皇家藍以及石英灰配色,其延續了家族一貫的拉絲同心圓設計,光線照射下,靈耀3的頂蓋可以展現出極強的金屬質感,顯得十分高端大氣。而作為一款定位高端的筆記本產品,靈耀3在細節表現上同樣下足了功夫。機身周圍的黃色鑲邊設計,使得它看起來檔次感十足。
來看下靈耀3的屏幕部分。它同樣選擇了近來十分火熱的窄邊框設計,7.6mm的邊框寬度,為其帶來了82%的超高屏佔比。這也使得靈耀3在與其它12.5英寸屏幕的筆記本產品對比時,會顯得更加小巧。另外,1920×1080的解析度,搭配12.5英寸小尺英寸屏幕,顯示效果足夠細膩。而屏幕外部覆蓋的第四代康寧大猩猩,則為它提供了更好的保護。
講到操控,對於輕薄本本不應該不抱太多期望。纖薄的機身,意味著其無法在鍵程方面有太多可發揮的餘地。相比MacBook 0.4mm的鍵程設置,靈耀3在鍵程多出一倍,為0.8mm。實際使用過程中,能夠清楚的感覺到後者在鍵程方面的優勢,對其整體操控體驗方面的提升。靈耀3擁有按壓式指紋識別器,放置在了觸控板右上角,在兼顧功能性的同時,很好的保證了機身整體性,不會顯得突兀。
此次靈耀3並沒有採用Bang&Olufsen提供的音響解決方案,而是轉投了哈曼·卡頓。SonicMaster Premium聲籟技術的運用,使得它的整體音效足夠出色。
僅僅11.9mm的機身厚度決定了靈耀3在接口配置上無疑要做出些「犧牲」。與MacBook一樣,除了左側的耳機麥克風接口,靈耀3僅僅配備了一個Type-C接口,用於數據傳輸以及供電。為了儘可能滿足用戶對於接口部分的使用需要,靈耀3提供兩種不同類型外接擴展塢。當然,這也是目前相對而言最為有效的一種做法,包括蘋果、華為等在內的PC廠商同樣選擇了這樣的解決方案。
■ 入圍機型(六):惠普 幽靈Spectre 13
隨著筆記本行業發展趨於成熟,如何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得先機,無疑是擺在各家PC廠商面前的一道難題。而近幾年隨著移動辦公逐漸成為常態,人們對於筆記本設備的便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為筆記本未來的發展指明了道路——輕、薄。對於這一點,各大廠商顯然要看的更為清楚,而惠普Spectre幽靈筆記本在13.3英寸的機型中首次將標配Core i U系列處理器的筆記本做到了10.4mm,著實驚豔。
惠普 Spectre 13-V115TU(Y8J11PA))參考價:讀取中...圖片 點評 報價參數概覽
惠普Spectre幽靈筆記本:工藝設計無可挑剔
隨著時間的推移,筆記本產品已經不再單單作為一種勞動力工具,很多時候其更能彰顯出用戶的身份與品位。那麼出色的外觀設計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而惠普Spectre幽靈筆記本極致纖薄的機身再加上象徵高貴血統的金色配色,可以帶來極具衝擊力的視覺感受。而且採用了全新設計語言的金色「HP」LOGO,相比以往惠普筆記本產品圓環包圍的做法,在盡顯高端大氣,拔高了機身整體的格調。
除了頂蓋部分「HP」LOGO所作出的改變,惠普Spectre幽靈筆記本機身後方獨具匠心的「突出」設計,同樣是其一大特色。對於擁有纖薄機身的筆記本設備而言,接口部分的處理顯然要更為棘手,而機身厚度僅僅10.4mm的惠普Spectre幽靈筆記本聰明地將所有節後設計到了尾部,而且給予了這部分足夠的重視,經由拋光處理並輔以高亮玫瑰金配色之後,它完美的起到了點綴的效果,更成為了惠普Spectre幽靈筆記本的重要標誌之一。
其實接口這部分惠普Spectre幽靈筆記本的做法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且不說如此纖薄的機身無法支持我們熟悉的那些傳統接口規格,就是衝著其本身高端的定位,Type-C接口的配備也無可厚非。這裡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要,其隨機附帶了一個Type-C接口轉標準USB接口轉換線。
顯示屏作為用戶與設備之間進行信息交互的主要部分,其往往也更受大家的關注。惠普Spectre幽靈筆記本採用了一塊13.3英寸的全高清IPS無邊顯示屏,解析度1920×1080,這樣的參數規格意味著它可以帶來十分出色的顯示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充分保護惠普Spectre幽靈筆記本的屏幕,其採用了康寧大猩猩玻璃。而用於銜接屏幕與機身主體的鉸鏈,惠普採用了全新的設計——隱藏活塞式鉸鏈。不錯的阻尼表現,也可以很好的滿足屏幕在各種角度下都能獲得穩定的支撐。
操控方面,惠普Spectre幽靈筆記本的鍵盤按鍵鍵程較短,但反饋力十足,在進行文字錄入時,可以帶來不錯的打擊感。另外鍵盤背光的引入,也可以滿足用戶在光線條件較暗的情況下依舊能夠獲得準確的操作。觸控板部分沒有太多可以說的地方,其同樣採用了此類產品一貫的一體式設計。
蘋果全新的MacBook Pro自推出以來可謂是大放異彩,作為macOS的代表作品,蘋果憑藉其獨具特色的體驗與整個Windows陣營分庭抗禮,更強的性能,更加輕薄的機身,全面USB-C接口以及嶄新的Touch Bar功能,讓這款產品成為了大家熱議的對象,用戶對它的態度也是站隊明顯,褒貶不一。而在2016年中的年度評測中,這款擁有全新交互手段的新MacBook Pro 13也參與其中。
蘋果 13英寸 新MacBook Pro(MLH12CH/A)參考價:讀取中...圖片 點評 報價參數概覽
重點就是全新交互革新——Touch Bar
一直以來,蘋果都在不遺餘力的嘗試推廣更簡易的交互方式,第一個商用滑鼠,第一個普及多點觸控的公司卻至今不在自家的Mac筆記本上使用觸控屏。直至觸控條出現我們才知道蘋果似乎找到了更好的解決方式來代替筆記本中的觸控屏幕。Multi-Touch Bar取代了以往鍵盤最上方的功能鍵,帶來更多能、更實用的功能。它會根據使用者當前的操作自動顯示不同的樣子,並呈現相關的工具,比如系統控制鍵裡的音量和亮度、互動操作中的調整和內容瀏覽工具、智能輸入功能中的表情符號和文本輸入預測等等。
對於這款產品而言,毫無疑問Multi-Touch Bar是它最大的亮點,但卻不是它唯一的賣點!新MacBook Pro 13集成了指紋識別——Touch ID,而且與蘋果原來的電源鍵合而為一。Touch ID不存儲用戶的任何指紋圖像,只保存代表指紋的數字字符。其中有一塊名為Secure Enclave的區域用以專門保護密碼和指紋數據。只有Secure Enclave可以訪問指紋數據,而且它還把這些數據同處理器和系統隔開,因而這些永遠不會被存儲在蘋果的伺服器上,也不會被同步到iCloud或其他地方。除了Touch ID之外,它們不會被匹配到其他指紋庫中。
極簡是至始至終貫穿蘋果所有產品的設計理念,在這種產品觀下,我們有幸見到了更為簡約的MacBook Pro,全金屬一體機身毫不掩飾的表達金屬質感,渾然天成,蘋果一次次向世人證明它有多麼強大的工業設計能力。
可以說新MacBook Pro從內到外全都煥然一新,作為信息的主要載體,新屏幕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產品的好壞,新MacBook Pro擁有P3色域,可顯示的色彩數量比標準RGB增加了25%,呈現的綠色和紅色範圍更廣,讓畫面的細節鮮明,對於圖形設計、調色和影像編輯來說這一點至關重要。
C面是新MacBook Pro變化比較大的地方,大到「異乎尋常」的觸控板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能讓使用者擁有更多空間施展觸控手勢和進行點按操作,與Windows系統的操作邏輯不同,Force Touch沒有左右鍵,使用體驗和iPhone上的3D Touch比較接近,分為二級點按,第一下像是相機快門的對焦,更深的點按像拍照,點按的壓力會觸發一塊電磁鐵,從而帶來觸覺反饋,這樣的好處是不僅能在屏幕上看到發生了什麼,還能直接感覺到,學習成本不高,使用起來很方便。
鍵盤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全尺英寸蝶式鍵盤,比起MacBook 12上那樣驚人的短鍵程,MacBook Pro 13明顯給足了面子。這種單體蝶式架構結合不鏽鋼拱形開關,雖然保證了鍵盤的平衡性和穩定性,令機身更加輕薄但卻流失了一部分手感。MacBook上每一毫米的鍵程都很珍貴,大家要好好珍惜,雖說鍵程短了些,但日常打字的準確率和反饋還算明顯,連打節奏算是勉強保住了。另外每顆按鍵都單獨匹配LED背光燈,夜間使用幾乎看不到鍵盤漏光。
這次我們還見到了全新的揚聲器設計,蘋果稱它的動態範圍寬達原來的兩倍,音量最高提升58%,低音增強至2.5倍,通過實際體驗,新MacBook Pro的外放效果確實令人滿意,音響的實際位置位於鍵盤下方如圖所示位置,這些改進使MacBook Pro可以滿足需要進行混音編曲、現場剪輯視頻的專業人士使用。
蘋果一直倡導無線技術的應用,所以在新款iPhone上甚至去掉了3.5mm的耳機孔(推廣無線耳機),這樣邏輯當然也會體現在新款MacBook Pro身上,去掉傳統接口,僅保留了四個Thunderbolt 3接口和耳機接口,機身更薄,不過作為一款強調生產力的「工具」,現在去掉所有接口顯然不夠現實,當然技術條件也不允許,我相信未來蘋果一定會不遺餘力的幹掉所有能幹掉的接口。
作為消費者,我們不是設計師也不是工程師,不可能設計出一款能完美的符合我們所有期待的筆記本。對完美筆記本的期待讓我們站在人文和科技的十字路口,但我們只能觀望廠商。當設計和硬體、市場、成本產生衝突的時候,我們最終會獲得的會是一款不完美的均衡之作,而今天這款入門級的輕薄本紫麥Air G1也參與到了我們的年度評測中。
紫麥 Air-G1 參考價:讀取中...圖片 點評 報價參數概覽
紫麥Air G1:呼吸燈logo 有味道
紫麥Air G1採用了我們比較熟悉的金屬機身設計,A面和C面為金屬材質,B面和D面採用了複合材質。整機為香檳金配色,也就是iPhone上的土豪金配色搭配磨砂的表面處理工藝,整機的金屬感非常強,同時手感也比較舒適,頂蓋上還有一枚會呼吸的發光logo。
因為Core M的功耗發熱控制比較不錯,所以紫麥Air G1採用了無風扇的設計。整個底面一體性非常好,底部的開孔為揚聲器開孔,整機沒有散熱孔設計,四枚橡膠墊可以將筆記本避免刮花,同時可以支起機身增強散熱表現。頂部有一枚reset空,在中偏左上的位置為可拆卸的擋板,可以方便的更換SIM/SSD(不過手中這款並沒有配備移動通信模塊)。
在筆記本的B面,我們可以看到一塊13.3英寸解析度為2560×1440的屏幕(還可以自行選配1920×1080解析度的屏幕),周邊有一圈頗寬的邊框,但看起來並無不適感。屏幕的顯示效果我們後面會給大家一個展示,B面頂部的中央位置還配備一枚前置攝像頭。
紫麥Air G1的C面採用了和A面一樣的金屬材質,配色也與整機一樣為香檳金。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紫麥Air G1的轉軸部分,放在腿上打開容易擠到肉。在操控性方面,紫麥Air G1為一體式的雙鍵觸摸板,觸摸板的左右鍵比較淺,需要適應一下。鍵盤方面採用了巧克力鍵盤,鍵帽採用了磨砂的質感,鍵程適中,反饋略硬。不過在這裡只簡單的描述一下鍵盤的手感,畢竟這個體驗更多是看個人的喜好。
紫麥Air G1的接口頗為簡潔,作為一款極其輕薄的輕度本,並不為擴展而生所以也能理解:2個USB接口、一個USB Type-C、一個耳麥接口以及一個MicroHDMI接口。如果需要擴展更多接口,就只能購買擴展塢了,不過紫麥Air G1本身就不是為專業場景而生,而且基本的擴展也都能滿足。
對於筆記本來說,從其誕生開始到現在。其發展的整個歷程就是在不斷的輕薄化,從原來的箱子大小發展到現在的樣子。而從筆記本誕生到前幾年,筆記本都處於一個時代,也就是筆記本的上一個時代。上個時代驅動筆記本變革的因子歸根到底都是性能,對性能的不斷追求和和對便攜的需求讓筆記本從大箱子發展到了小本子。
然而在接下來的這個時代,筆記本的發展歷程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性能不再是驅動筆記本進步的首要因素,而設計將取代性能,驅動筆記本的不斷進步。而像輕薄本這種集結了各家廠商頂端科技的產品上,這一趨勢尤為明顯。
首先我們要說一下材質,近幾年金屬材質成為各家最為常用的材質。金屬材質相比傳統的複合材質,最大的好處就是在質感與觸感上更上檔次。金屬冰涼而細膩的觸感來自於其良好的導熱性與緻密的原子排列結構,紮實的手感給人以更安全可靠的感覺。
而且可靠性不止是源於感覺,金屬材質的一大特點是強度普遍較高,其抗拉、抗壓及抗彎能力也是高出塑料一截的。而筆記本,越做越薄,勢必對於材質的強度要求更高,所以高強度的金屬材料就成為了首選。而且金屬材料硬度也較強,所以在更抗劃。
2016輕薄筆記本年度橫評 | |||||||||
型號 | 戴爾 XPS 13 無忌金 | 雷蛇 靈刃 潛行版 | 聯想 YOGA 5 Pro | 宏碁 蜂鳥 Swift 7 | |||||
材質 | 鋁合金+碳纖維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
顏色 | 金 | 黑 | 銀 | 黑 |
但是機身強度優於原來的塑料並不意味在使用時完全無需注意,金屬雖然強度高,但是韌性卻較差,一旦發生了形變,想要還原就很難了。而且目前來說金屬材質的顏色依然是個問題,較深顏色的附著依然不是那麼穩固,所以目前的全金屬輕薄本的顏色依然以淡色為主,當然也有部分廠商在衝擊工藝的巔峰,比如蘋果的新版深空灰MacBook Pro,華碩的藍色靈耀3。
2016輕薄筆記本年度橫評 | |||||||||
型號 | 華碩 靈耀3 | 惠普 Spectre 13 | 蘋果 新MacBook Rro 13 | 紫麥 Air G1 | |||||
材質 | 鋁合金 | 鋁合金+碳纖維 | 鋁合金 | 鋁合金 | |||||
顏色 | 藍 | 黑 | 灰 | 金 |
不過也有部分廠商,在材質搭配上下功夫,比如戴爾和惠普使用碳纖維搭配鋁合金。金屬的比熱容較低,吸熱快,散熱也快。冬天的時候凍手,夏天的時候導熱又過快,影響使用體驗,而戴爾則是使用了碳纖維材質解決了這一問題,在外殼部分使用更美觀的金屬材質,而在掌託的位置則換為了碳纖維材質,更溫潤,更耐腐蝕。
前面說到筆記本一直在向著輕薄化發展,輕和薄一直是筆記本一直以來的最大的訴求之一。然而此前的輕薄本受半導體技術水平的限制,並不能做到極致,早前的處理器功耗和發熱問題都較為嚴重,即便做輕做薄,也不可能有什麼優秀的體驗,首先就是性能問題。為了將高功耗的處理器塞進筆記本,處理器廠商這一層就會對處理器的性能進行限制,而後塞到輕薄本裡,狹小的空間裡加上發熱嚴重的處理器,使用過程中溫度很高,性能上不去,續航很短。
而發展到這一代處理器,在14nm工藝和全新優化的Intel處理器構架的加持下,六代的酷睿處理器擁有出色的表現。首先就是能提供較為出色的性能,不再是縮水嚴重的超低壓處理器。而且在提供足夠強大性能的基礎上,發熱更還更低,更先進的散熱技術也可以幫助廠商設計出更薄的筆記本。而且Intel還有TDP功耗設計僅4.5W的Core M系列,在工作中完全不需要主動散熱技術,眾多無風扇設計的筆記本多半就是採用的這一處理器。在本次年度測評中,也有兩款機器採用了這一處理器(在第七代酷睿處理器中除了入門級的M3,M5/M7統一划入i5/i7系列中)。
厚度單位為毫米(mm)
講了這麼多,筆記本有了更輕薄的資本,但究竟能做到哪一步還是看廠商的設計水平。而且現在輕薄本採用的主流材質是金屬,強度和硬度都更高,在同樣強度要求下,筆記本外殼可以做更薄。而伴隨著廠商內部硬體設計水平的提升,內部元器件可以安排得更緊湊、更合理,所以整機的厚度變薄是一個合理的變化,並非強行變薄。通過上面的柱狀圖和下面的表我們可以看到基本所有的機身厚度都控制在了15mm以內。
2016輕薄筆記本年度橫評 | |||||||||
型號 | 戴爾 XPS 13 無忌金 | 雷蛇靈刃潛行版 | 聯想 YOGA 5 Pro | 宏碁 蜂鳥 Swift 7 | |||||
屏幕尺寸 | 13.3英寸 | 12.5英寸 | 13.3英寸 | 13.3英寸 | |||||
長 | 304mm | 321mm | 323mm | 325mm | |||||
寬 | 200mm | 206mm | 224.5mm | 228.6mm | |||||
厚 | 15mm | 13.1mm | 14.3mm | 9.98mm |
其中採用了第七代酷睿超低壓處理器 Core i5-7Y54的宏碁蜂鳥Swift 7甚至創造了全球最薄9.98mm的記錄,筆記本在追逐輕薄的路上極為瘋狂,前幾年手機的厚度甚至都超過10mm,而現在一個筆記本的厚度甚至不足10mm。並且筆記本的輕薄化並不會停止,每個廠商都在嘗試衝擊新的巔峰,其目的就是打造出更美觀更便攜的輕薄本。
2016輕薄筆記本年度橫評 | |||||||||
型號 | 華碩 靈耀3 | 惠普 Spectre 13 | 蘋果 新MacBook Rro 13 | 紫麥 Air G1 | |||||
屏幕尺寸 | 12.5英寸 | 13.3英寸 | 13.3英寸 | 13.3英寸 | |||||
長 | 296mm | 325mm | 304.1mm | 325mm | |||||
寬 | 191.2mm | 229mm | 212.4mm | 227mm | |||||
厚 | 11.9mm | 10.4mm | 14.9mm | 16mm |
然而無止境的輕薄化帶給用戶的往往只會是審美的疲勞,越輕越薄固然有著更好的體驗,但筆記本已經走了十幾年的輕薄化之路,厚度已經進化到了一個相對滿意,也相對瓶頸的程度,每進步一毫米都很難。對於追求設計的輕薄本來說,更需要探究其他方面,比如屏佔比。小編做了一個柱狀圖,通過這個柱狀圖,我們可以明顯看到窄邊框帶來的優勢,戴爾XPS 13確確實實在12英寸的機身裡塞進了13.3英寸的屏幕,更緊湊,在觀感上也更時尚。
屏幕單位為英寸(in) 機身面積單位為平方釐米(cm²)
輕薄化不止是要控制厚度,重量也是輕薄一個極其重要的元素。筆記本便攜與否所看重的就是尺寸、厚度以及重量。尺寸更多是與消費者選擇的屏幕尺寸相關,厚度這方面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筆記本的厚度將進入一個緩速發展的階段,在近幾年不會有較為突破性的變革。輕薄所注重的兩個方面,都或多或少的的達到了瓶頸部分。那麼重量將會成為未來廠商著力去控制的一個點。
然而筆記本所採用的硬體,在整個機器中的重量佔比本身就比較高。這一部分的重量在短時間之內,也不會有突破性的變革。不過也有一些方法可以讓輕薄本的硬體更輕,比如通過縮小主板尺寸、板載內存、使用小尺寸固體硬碟等方法,而此次參與年度測試的大部分輕薄本也都採用了類似的方式去保證筆記本足夠輕薄。
當然除了這些關乎性能的硬體部分,筆記本的重量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電池的重量,然而在電池技術並沒有重大革新的今天,大家還都是採用鋰電為主,這部分並沒有特別出色的解決方案。長續航就意味著大電池,更重。所以如何在重量和續航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是廠商所需要考慮的。
重量單位為kg
我們使用重量計對8款測試機型進行稱重,為了更直觀的展示,小編將數據繪製成了柱狀圖。我們可以看到,參與年度評測的機器的重量基本與性能成正比。最為輕巧的是華碩靈耀3,而電源適配器最重的也是靈耀3。而且由於參與年度評測的所有機器都是採用了金屬外殼,重量基本都保持在了1kg以上,大都在1.1kg左右,沒有明顯的差距。
2016輕薄筆記本年度橫評 | |||||||||
型號 | 戴爾 XPS 13 無忌金 | 雷蛇靈刃潛行版 | 聯想YOGA 5 Pro | 宏碁 蜂鳥 Swift 7 | |||||
整機重量 | 1.226kg | 1.275kg | 1.401kg | 1.132kg | |||||
旅行重量 | 1.475kg | 1.553kg | 1.586kg | 1.405kg |
而一些考究做工和性能的機器重量則就較重了,像是大量採用金屬部件的聯想YOGA 5 Pro和蘋果新MacBook Pro 13。
2016輕薄筆記本年度橫評 | |||||||||
型號 | 華碩 靈耀3 | 惠普 Spectre 13 | 蘋果 新MacBook Rro 13 | 紫麥 Air G1 | |||||
整機重量 | 0.905kg | 1.110kg | 1.370kg | 1.141kg | |||||
旅行重量 | 1.475kg | 1.457kg | 1.830kg | 1.352kg |
● PCMark 8(Home-OpenCL)續航測試
我們使用Windows平臺目前最為流行的PCmark 8來測試續航成績。PCMark 8是針對Windows系統的整機性能基準測試軟體,家用(Home)測試是其中一種測試模式(共5種),主要是模擬普通用戶的使用環境,測試項目涵蓋了網頁瀏覽、文檔處理、圖片邊間、視頻聊天以及輕負載遊戲等等,並包含OpenCL加速與傳統兩種測試模式。我們主要使用OpenCL加速進行測試,因為選擇這一測試可動用圖形顯卡的性能,和我們日常使用更為接近。
在選擇續航測試時,軟體會循環運行所選測試裡的項目,直至電池耗盡,可以給出一個相對真實的續航成績,具體成績如下圖所示。但值得注意的是PCmark 8是會在較高負載下循環運行所有的測試項目,其得出的續航時間是電腦在較高負載下不間斷運行,而我們日常使用中,長時間的高負載並不常見,所以實際使用時間遠遠超過此續航成績。
先來綜合看一下所有機器的續航成績(將具體時長轉化為分鐘),在這裡因為蘋果上並沒有PCmark 8的續航成績,所以這裡並沒有新MacBook Pro的相關數據。基本上大部分的續航都維持在了3小時以上,表現不錯。其中12.5寸的雷蛇靈刃和華碩靈耀3略低於3小時,13.3英寸僅厚10.4mm的惠普Spectrx 13為2小時31分,而表現最佳的則是YOGA 5 Pro高達五個小時。
PCmark 8續航成績單位為分(min)
當然測試軟體的成績僅僅是一方面,小編還模擬了用戶的日常使用情況,在80%的亮度條件下,連接WiFi,連續不間斷的播放1080p高清視頻30分鐘,統計消耗的電量,並繪製成柱狀圖。
電池容量/消耗電量為瓦時(Wh)
我們將消耗電量的比例與整個電池的容量進行了計算,將播放30分鐘高清視頻消耗的電量比例換算成Wh,在這裡我們可以簡單的看到,YOGA 5 Pro的電池容量遙遙領先,這也是其續航遙遙領先的資本,而耗電量最小的則是蘋果的新MacBook Pro 13和採用了7代酷睿處理器的戴爾XPS 13。
2016輕薄筆記本年度橫評 | |||||||||
型號 | 戴爾 XPS 13 無忌金 | 雷蛇 靈刃 潛行版 | 聯想YOGA 5 Pro | 宏碁 蜂鳥 Swift 7 | |||||
電池容量 | 60Wh | 45Wh | 78Wh | 45Wh | |||||
PCmark | 4小時44分 | 2小時56分 | 5小時 | 4小時30分 | |||||
耗電測試 | 5% | 10% | 6% | 8% |
在這裡有一點我們不得不說的就是,電池越大,筆記本就越重,越難輕薄。這是一個很難取捨的點,輕薄本身就是為外出而生,如果沒有足夠的續航,單純的輕薄並沒有意義,相較於極致的輕薄,小編覺得YOGA 5 Pro這樣的續航怪獸才是輕薄本的典範。
2016輕薄筆記本年度橫評 | |||||||||
型號 | 華碩 靈耀3 | 惠普 Spectre 13 | 蘋果 新MacBook Rro 13 | 紫麥 Air G1 | |||||
電池容量 | 40Wh | 38Wh | 49.2Wh | 32Wh | |||||
PCmark | 2小時53分 | 2小時31分 | N/A | 3小時3分 | |||||
耗電測試 | 9% | 9% | 6% | 10% |
在使用輕薄本的過程中,大多數操作並不能給予筆記本足夠的壓力,在我所使用的過程中機身溫度並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那麼輕薄本的散熱究竟怎樣,為此小編模擬了一下大多數人的日常使用情況,在後臺打開了多款軟體:Word、QQ、PPT、Chrome(8個網頁),用它辦公30分鐘,然後記錄下了它的散熱情況。
因為篇幅有限,我們並不能將所有的熱成像圖片一一放到年度評測中,所以我們將所有的數據綜合一下,將最高溫度看繪製成柱狀圖。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的輕薄本在應付日常辦公操作的時候並不會進入高負載狀態,所以最高溫度都維持在了一個相對溫和的範圍內。
最高溫度單位為攝氏度(℃)
當然一個筆記本的最高溫度並不能代表整個筆記本的使用體驗。我們不僅要考究筆記本的最高溫度,還要考究這一溫度的區域範圍。每個人使用筆記本的習慣不一樣,因此對發熱區域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樣,所以這裡只是給大家列舉出來。
2016輕薄筆記本年度橫評 | |||||||||
型號 | 戴爾 XPS 13 無忌金 | 雷蛇 靈刃 潛行版 | 聯想 YOGA 5 Pro | 宏碁 蜂鳥 Swift 7 | |||||
有無風扇 | 有 | 有 | 有 | 無 | |||||
最高溫度 | 35.3℃ | 35.7℃ | 35.5℃ | 34.2℃ | |||||
熱量分布 | 左上角 | 左上角 | 中央 | 上側 |
最後還要說的一點就是得益於處理器製作工藝的進步,處理器的發熱越來越小,我們不必像以前一樣擔憂,筆記本過熱,體驗不好!在大部分的日常操作中,我們幾乎感覺不到筆記本會燙手,最多只是溫熱。而一些使用了Core M處理器的筆記本甚至放棄了主動散熱,通過被動散熱一樣可是實現大部分輕薄本應有的體驗,而且可以做到更薄,就像Swift 7做到了全球最薄的9.98mm。
2016輕薄筆記本年度橫評 | |||||||||
型號 | 華碩 靈耀3 | 惠普 Spectre 13 | 蘋果 新MacBook Rro 13 | 紫麥 Air G1 | |||||
有無風扇 | 有 | 有 | 有 | 無 | |||||
最高溫度 | 39.7℃ | 37.6℃ | 35℃ | 46℃ | |||||
熱量分布 | 右側 | 上側 | 中央 | 左上角 |
今年的輕薄本市場異常火爆,Intel處理器功不可沒,其14nm工藝的處理器在功耗和散熱方面都有極為優秀的表現,性能上也足夠強力,讓輕薄本徹底擺脫了花瓶的稱號。而今年各家廠商都推出了標杆性的產品,在追求輕薄和性能的同時,從設計入手,為大家帶來了一輪精彩的高端秀。我們相信今年並不是輕薄本常規行進的一年,設計驅動的下一個IT元年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