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開始,國產小成本電影在《瘋狂的石頭》的帶領下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憑藉其精彩的故事,詼諧的臺詞,精巧的構思,成功的突出重圍,成為了票房黑馬。小成本電影成功的引領了中國電影的新風潮,同時也讓中國電影人從中看到了一種新的電影商機:投資少、低成本、小製作的小成本電影很有市場前景。
小成本電影,顧名思義就是成本投入低,通常指製作成本在200-1000萬資金之間,在演員、場面、服裝、效果等方面不需要有額外支出,所需資金僅限維持正常製作、發行的電影。
寧浩導演的《瘋狂的石頭》雖然只是用普通DV拍攝的卻成為了小成本電影的一匹「黑馬」,以300萬的投資獲得了2300萬的票房,成功躋身當年票房前十的行列。之後的《十全九美》、《海洋天堂》、《我叫劉躍進》等都獲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績,《失戀33天》更是以不到900萬投資獲得了2億多的票房收入,令業內人士都刮目相看,驚噓不已。
小成本電影成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1.題材親民,反映現實
小成本電影由於資金的限制,沒有明星大腕陣容,沒有視覺衝擊感的場景,也沒有什麼話題來做宣傳,因此在電影市場上沒有突出的優勢。所以要獲得高票房必須通過電影內容來吸引受眾。小成本的電影通常是以一些新穎的故事引發觀眾的共鳴,導演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到電影中去,用自己的真誠、真心、真實的思想打動受眾,通過電影表達自己對於現實世界的感悟。
2.多渠道的營銷方式
在電影市場化的今天,電影內在固然重要,但要吸引觀眾、打入市場,外在的宣傳也同樣必不可少,宣傳的好壞與否,關乎到影片的票房命運。小成本電影最突出的營銷策略就是新媒體營銷。微博、貼吧等app作為最受歡迎的社交軟體,對電影的宣傳十分重要,貼廣告、刷話題或者由主演和圈內好友力推等都是為小成本電影預熱的有力途徑。同時,視頻網站也是大眾獲取新鮮影視資訊和影像的一個主要渠道,小成本電影通過視頻網站分享大量的影片花絮和視頻段落,這種轟炸式的宣傳,將不少觀眾推進了電影院。新媒體宣傳方式就像一把神力的槓桿,撬動了影片的價值。
3.恰當的上映時間
中國電影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因此選擇恰當的上映時機是制勝的關鍵。片方一般會儘量避開與同類或海外大片同檔上映。此外,根據影片主題來定合情的檔期也十分重要。例如《失戀三十三天》將檔期定於11月11日光棍節這一天,就烘託了「單身」這一氛圍,宣傳效果猶如錦上添花。
目前,小成本電影雖然只是發展階段,但是卻有廣闊的市場潛力,未來只要找到合適小成本電影營銷的產業鏈,相信國內的電影市場終將會有小成本電影的一片天地。
我是天天,一個專門從事電影投資的電影博主。歡迎關注諮詢我,天天將為大家分享更多的影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