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時間——宇宙的憲法
發現類地球的新聞比較引人關注,科學家就是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離地球1400光年。數學上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概念,就是由極限得出的無窮大(∞)。天文學家的這一發現又是宇宙無窮大的一筆註腳。
在中國古代經典上就有言「有大無外,有小無內」,「有小無內」就是現代的量子力學,量子力學理論的突破持續改變著地球人的生活這是有目共睹的。而天文學家從事的工作就是在證實「有大無外」的正確。至於怎樣影響地球人的生活,還看不到一點眉眼,但作為認知世界的研究還是很有必要的。只是科學家應該講破,1400光年對於人類來說就是無窮遠的概念。不要讓普羅大眾認為是在牛年馬月人類能及的事情。
儘管科學家在找空間的邊和時間的源,但現有的觀測數據和極限理論知識就足以證明人類對於宇宙理解的正確性,既然宇宙無窮大,在哲學上完全可以認為宇宙應該有無數個類地球存在!不講破有限與無限、極限與無窮的概念,多少有些搭著科學的旗幟忽悠地球人的誤導。
天地人生之逆旅,人生百代之過客,人類對宇宙四維的認識應該是到位的,那麼物質存在與時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三維的空間加上不可逆的一維時間,這是人類對世界的感知。但把物質存在與時間的關係知覺得不是很正確。其實物質存在與時間是密不可分的,物質不僅存在於空間裡,更是存在於運動中。
由於物質的存在而顯空間是容易理解的,由於物質存在而顯時間好像難以理解。但是試想,如果沒有了時間的存在,物質的存在與否有什麼意義?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時間的存在,物質無所謂存在不存在。時間是物質存在的表現,物質是時間存在的必然。物質的存在不僅與空間有關,更與時間相輔相成。沒有了時間,物質無所謂存在與否,物質的存在是時間進程的反映。沒有了物質,當然也就無所謂時間。
物質以運動的形式存在,時間是運動的重要概念。物質的運動是絕對的,強調的就是物質存在與時間密不可分的關係。時間是宇宙的「憲法」,地 球人以年為大周期、天為小周期遵守著時間憲法。時間顯得很簡單,時間顯得很單純,但是時間的概念的確很難理解,因此人類表現出對時間的焦慮。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人類思考問題的實質,歸根到底也就是時間問題。有了時間,我們就可以從容思考,如果沒有時間,能有人類這個宇宙精靈嗎?時間有小周期大周期,世界有小宇宙大宇宙。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原因是人的思想可以是博大的。大得可以囊括大宇宙。宇宙有物,物有地球,地球有人,人有思想,思想宇宙。這些三維的東西都是在一維的時間裡表現出來,你說時間奇妙不奇妙?
時間意識肯定不是人所獨有的。犁地的牛到快中午的時候,它肯定也有回家吃草喝水休息的思維。但時間意識是人所獨有的痛苦和快樂的根源,也是一切文化現象的出發點和回歸點。歷史感,歷史的積澱,回望時間可能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維的時間具有不可逆性、時間是個數軸,不論處在數軸的那一點上,回望過去,關注當下,嚮往未來,大概是人類所獨有的吧!時間意識其實是多麼地困擾著人類啊,人們活在對時間的永恆焦慮中,既有不安的現狀,有又虛妄的失望和虛幻的希望。
人有痛苦,也有歡樂!「在月亮微露的洛陽舊都,對李太白的詩連一行也不懂也真是可憐的」。如果沒有了時間意識,一切文化也將不復存在。不論選擇對於時間痛苦而清醒的意識,或只關注當下的存在,或在上述兩種之間猶豫徘徊,時間總是在不緊不慢亙古不變的「流淌」。人們在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的交替中真切的感受著時間。
時間是什麼?時間就是物質存在的表現,是人類對於運動的意識。時間是一個永遠樂觀不起來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