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上午,由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化學會無機化學學科委員會和山東大學承辦的中國化學會第十屆全國無機化學學術會議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體育館開幕。
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錢逸泰,大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嚴純華,中國科學院院士佟振合、趙東元、陳小明、謝毅,山東大學黨委書記郭新立,中國化學會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副所長範青華研究員,山東省科技廳廳長唐波,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陳愛國出席開幕式。
範青華在致辭中表示,全國無機化學學術會議是中國化學會無機化學學科委員會打造的重要學術交流平臺,是中國化學會品牌學術會議之一,本次會議以「無機化學——拓展與融合」為主題,既立足於探討無機化學學科前沿發展,又關注化學與社會需求的緊密結合,是基礎與應用結合併相互促進的一個綜合性學術交流平臺。他感謝山東大學特別是化學與化工學院一直以來對中國化學會工作的大力支持,並代表中國化學會向參與會議籌備和組織工作的山東大學師生致以衷心的感謝。
陳愛國在致辭中表示,化學與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密切相關,無機化學是化學中最古老、也是最基礎的分支學科,現代無機化學與生命科學等學科交叉融合,為化學學科的發展拓寬了研究領地,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山東是傳統化工大省,為突破化工產業發展瓶頸,山東省正致力於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創新引擎,優化產業布局和產品結構,建設高端化工產業強省。他希望本屆學術會議的召開,能對無機化學學科發展及產業升級產生積極影響,助推山東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的提升。
郭新立在致辭中向在座嘉賓介紹了山東大學和山大化學學科的情況,他指出,山東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底蘊深厚的百年老校。近年來,學校規劃了面向本世紀中葉的「三步走」階段安排,全面開啟了加快實現山東大學「由大到強」歷史性轉變的新徵程。化學學科是山東大學創建較早的學科之一,2017年進入國家首批一流學科建設行列,是山東大學最早進入ESI排名前1‰的學科。他表示,山大化學學科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各位專家學者的關心和支持,期待此次大會能夠產生出一系列推動化學尤其是無機化學加速發展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為加快實現中國化學領跑世界注入強大動能。
蘭州大學嚴純華院士在致辭中表示,如何讓無機化學從經典中走出來,並且在未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是本次大會要研討的問題,他希望本次大會既能夠讓無機化學在前沿方向得到引領,表現出中國無機化學工作者的活力和貢獻,也能夠讓無機化學工作者把眼光和精力從過去關注比較多的實驗結果、論文及論文發表刊物轉移到對社會發展、人類進步以及對未來特別是人才培養的貢獻上來,在「全人教育」中做得更加完善。他指出,本次大會特地採用「老中青三代相結合」的報告形式,有利於讓資歷較深的學者提供範式,讓青年學者展現他們的創新能力和人格魅力。
會議開幕式由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院長郝京誠主持。相關領域的10餘位院士,150餘位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教學名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共1500餘人參加本次大會。
開幕式後進入大會報告階段。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作了題為「定向組裝合成多級結構功能介孔材料」的報告,香港中文大學王建方教授作了題為「表面等離激元金屬納米晶體顆粒」的報告,北京科技大學邢獻然教授作了題為「稀土金屬間化合物的磁結構與負熱膨脹」的報告,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曹榮研究員作了題為「MOFs基催化材料的製備和性能」的報告,東南大學遊雨蒙教授作了題為「具有鈣鈦礦結構的分子鐵電材料:設計與合成」的報告。大會報告由嚴純華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院士主持。
中國化學會第十屆全國無機化學學術會議是中國科協認定的2019年度重要學術會議,是四年一屆、全國無機化學領域最高層次的綜合性學術會議,本屆大會以「無機化學——拓展與融合」為主題,以學術交流為平臺,全面展示四年來我國在無機化學領域的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進展,集中研討新時代無機化學及相關學科方向發展的新動向、新問題和新啟示,促進一流無機化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
在未來三天的會議議程中,大會將開設11個專題論壇,各專題下設主題報告、邀請報告和口頭報告三種報告形式,內容涵蓋固體無機化學、配位化學、無機材料化學、生物無機化學、物理無機化學、資源與環境化學、能源與催化等各個方面。大會還將開設4個特別論壇,分別是無機化學教學論壇、青年科學家論壇、女科學家論壇和研究生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