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一樣,電池的使用壽命和變化的特性必須考慮以保持準確性。
對於手機或筆記本電腦的用戶來說,電量誤差並不影響使用。
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還是想知道電池的使用情況。
現在的智能電池利用偶爾的完全放電進行自我校準,
電池通過依靠從充電和放電循環獲得的信息。
但這種情況現實生活中很少發生,大多數放電是間歇性的。
部分放電的電池只會會部分充電,導致每次都產生誤差,
隨使用和時間放大了顯示的錯誤。
為了保持準確性,智能電池應定期進行校準,
方法是在設備中運行電池,直到出現「電量不足」,然後進行充電。
一些製造商建議電池在最大誤差為8%時進行校準,
超過12%的讀數可能會觸發警報,而16%可能導致電池無法使用。
如果電池充滿電和偶爾進行深度放電循環,則可以達到最佳精度。
但是偶爾使用,則需要不時進行完全放電/充電來校準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