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小學落實計算思維教育?

2020-11-24 騰訊網

2018年1月《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把計算思維列入四個核心素養之一,要求學生掌握數據算法、信息系統、信息社會等關鍵學科知識,了解信息與計算,形成運用計算思維解決問題等關鍵能力。

雖然新課標已經明確指出計算思維是「個體運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問題解決方案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思維活動。」但許多信息技術教師還是不清楚計算思維的本質。那麼,什麼是計算思維?什麼是計算思維教育?

事實上,2014年王榮良老師就在其專著《計算思維教育》中對「計算思維」「計算思維教育」的概念進行了深度剖析,並在中小學教師群體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隨著新課標的推進,信息技術教師對如何在教學中落實計算思維仍充滿疑問。在與一線信息技術教師交流中發現這一問題後,王榮良老師在《計算思維教育》的基礎上又撰寫了《中小學計算思維教育實踐》一書。

《中小學計算思維教育實踐》共分為以下五章:中小學計算思維教育的誕生、計算思維的概念、計算思維教育的內容、中小學開展計算思維教育的探索、計算思維教育的前景與挑戰。

中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案例。以「中小學開展計算思維教育的探索」一章為例,在剖析了中小學生的計算思維特點的基礎上,介紹了基於問題的計算思維教學方法,基於程序設計的計算思維教學和基於計算思維教育的課程開發。

下圖是一個基於問題解決的計算思維的案例,該案例通過六個環節,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讓學生理解「遞推法」的概念,促進學生計算思維的形成。

案例展示

計算思維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為了便於在教育教學中實施,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遵循這樣的步驟開展教學。

【案例】遞推問題。

一、知識與技能

1.能將日常生活中複雜的問題簡化、抽象,構建合理的數學模型。

2.體會「遞推」的含義,能掌握基本的遞推方法,並用算法實現。

3.培養算法思維,並能將其融入到生活問題的解決中。

二、過程與方法

1.掌握遞推的一般方法,並能做迭代操作。

2.能運用語言精確地描述算法,並編程實現,調試上傳。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從生活中提煉算法,將算法應用於生活,激發求知慾,調動主觀能動性,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2.通過典型、趣味問題的分析和解決,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環節1:提出問題。

假定一對小兔子一個月後就能長大成為一對大兔子,過一個月後又能夠生出一對小兔子。一年後總共有多少對兔子?

環節2:分析問題。

從問題出發,引導學生以月為單位計算每個月兔子的對數,並畫出兔子的繁殖情況圖。

環節3:表證數據,數學建模。

引導學生觀察數列(每月兔子對數)的規律,總結得出產生該數列的公式——菲波那契數列。我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時並不能直接產生數學模型,但根據前一步操作和後一步操作之間的關係,從初始條件入手,一步步地按遞推關係式遞推,直至求出最終結果。

在解決有些問題時無法將已知條件代入公式一次性完成求解,而是需要多次使用該公式,直至最終求解,這種方法叫做遞推或迭代法求解。

環節4:描述設計意圖,使用算法。

初始條件f(1)=1,f(2)=1,求f(n)。可以運用循環來實現,其中f(n)= f(n-1)+f(n-2)。

環節5:編寫程序,實施算法。

在問題分析的基礎上,學生在教師的輔導下,用流程圖描述算法,並編程實現。

環節6:總結,並提出新問題。

引導學生對該類問題的分析進行小結,並提出新問題。

提出新問題:猴子摘了一堆棗,第一天吃了一半,嫌不過癮,又吃了一個;第二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零一個;以後每天如此。十天後,猴子一看只剩下一個棗了。問最初有多少個棗?

問題解決的過程按計算思維的六個階段進行。問題解決的關鍵是通過對問題的深入分析,對複雜冋題進行簡化、抽象,然後構建合理的數學模型,並選擇適當的算法加以實現。

教學開始時並沒有直接向學生提出「遞推法」的概念,而是從問題引出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上,讓學生產生「遞推法」的概念,從而促進學生計算思維的形成。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教授認為,「本書通過一系列真實的教學案例,圍繞計算思維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開展討論,針對不同教學方法對學生思維發展的作用進行分析······幫助一線教師從學科角度理解計算思維,也為一線教師的教學實踐提供了一定的操作性指導」。

相關焦點

  • 北歐借編程教育培養計算思維
    理念 編程教育重在培養計算思維等關鍵能力 2006年,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周以真開創性地提出「計算思維」概念,引發國際範圍對計算思維本質及其教育問題的廣泛討論。
  • 應從小培養信息意識和計算思維
    這樣一種加強也是順應國際基礎教育發展潮流的,例如美國去年由時任總統歐巴馬提出了「全民學習計算機」(Computer Science for all)的口號,英國的信息技術課程近年來也進一步強調了計算思維的觀念。當然,在隨後的課標落實過程中,我們還需要面對計算思維的教學和評價如果實現、教材的開發和教師的培訓如何能跟上、一線教師是否能接受和勝任,以及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如何能夠提高重視程度等問題。
  •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中小學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中小學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重點任務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0-07-07 | 來源:網絡 https
  • 中小學STEM教育的概念及內涵
    一輛自行車帶來的豐富創意伴隨著工程教育改革的開展以及STEM教育理念的提出,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中小學工程教育的重要性,紛紛採取相關措施加以落實。2009年,美國國家工程學會發布的K-12工程教育報告( Engineering in K-12 Education)指出,中小學工程教育標準的三大原則——強調工程設計、發展STM(科學、技術和數學)知識與技能、培養工程思維習慣(Katehi et al.,2009)。
  • 作為編程教育的核心,計算思維如何培養與評估?
    我們致力於將全球經典或是前沿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學習理論、實踐案例等文獻翻譯成中文,並希望能夠通過引進這類優質教育研究成果,在全球教育科學的推動下,讓更好的教育來得更快!譯者推薦語:美國勞工部預測,到2018年計算機將成為一個發展最快的就業市場,這種嚴峻形勢讓人們開始逐漸重視在K-12階段的計算思維培養。
  • 編程貓首席科學家:用科學教育、計算思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
    【TechWeb】4月8日消息,在疫情暴發期間,各地各級中小學受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紛紛將原定的線下課程轉成線上教學。在家學習,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眾多老師和家長都關心的問題。秦曾昌認為:「二戰以來的教育是工業化的教育,就好像零件一樣不斷地在生產線上加工。社會需要不同的角色,比如律師、科學家,我們就把小朋友們塑造成社會所需求的這種角色。而我們現在強調的教育,其實是思想上的加工,這更像農業化的教育。我們的目的是給小朋友學習數學、物理等,讓他們變成社會需要的人。
  • 芥末翻 | 作為編程教育的核心,計算思維如何培養與評估?
    本文介紹了計算思維定義的發展演變及一些重要的研究文獻,探討了在K-12教育中如何進行計算思維的培養等話題,對於從事STEM教育的研究者必有所幫助;對於其他讀者,也可以通過此文擴展視野,了解計算思維在K-12領域的研究現狀。
  • 國際計算思維挑戰賽:計算思維將成基本思維智慧
    此次新聞發布會的召開,標誌著國際計算思維挑戰賽2017年中國賽區正式拉開序幕。主辦方各成員單位、賽事活動贊助合作單位及多家國內知名新聞媒體分別派出代表參加了新聞發布會。本次賽事活動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中國教育學會支持,網際網路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承辦,北京師範大學遠程教育研究中心、百博思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教育學院等多家單位協辦。
  • 廈門、武漢中小學開啟人工智慧教育試點,逐步推廣編程教育
    近期,廈門和武漢市教育局相繼發布通知,表示將在百所中小學開展人工智慧教育試點,逐步推廣編程教育,激發學生學習探索人工智慧技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 計算思維≠編程,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
    原創 芳芳 STEAM在線 收錄於話題#教育觀念9個 看點 在STEAM教育中,很多家長聽說最多的可能是編程課程,而且很多編程機構也經常宣傳課程會著重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那麼計算思維究竟是什麼?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幫助?
  • 第二屆中小學實踐教育論壇在武漢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明海英 通訊員沈睿)11月28日,華中師範大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華中師範大學知行實踐教育研究院、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教學研究所、中國德育雜誌社承辦的第二屆「中小學實踐教育論壇」在武漢舉行。
  • 計算思維
    2015年英國開放大學發布的《創新教學報告》將計算思維列為「十大創新教學法」之一,認為計算思維將在「教育實踐中,尤其是在學校後繼續教育中引發重大變革」。計算思維將在人們今後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你對「計算思維」是不是有什麼誤解?快來對照下
    計算思維是當前國際計算機領域和教育領域關注的重要內容和熱點話題,也是信息技術學科的研究重點和核心素養之一。但仍有不少教師對計算思維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影響學生計算思維的發展。本文作者認為,對於計算思維教學需要探討的不是「計算方法」或「計算機科學」,也不是「思維」本身或「思維科學」「腦科學」,更不是「思維」的載體,應該把計算思維看作一個專有名詞,看成一種特定的、以「計算」為基礎的問題求解的方法論。它蘊含著一整套解決問題的思想、理論、方法和技術。通常計算思維教育被理解為學習如何使用計算思維來解決問題。
  • 2018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教育綜合知識》考試大綱
    2018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考試大綱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堅持立德樹人,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學科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的考查,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特制定本大綱。
  • 2017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招聘教育綜合知識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是符合招聘條件的考生參加的全省統一的選拔性考試。二、考試目標與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要求,以教育部《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為依據,結合我省中小學教育教學實際,充分體現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力求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應聘者掌握時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規與政策、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基礎知識、基本理論以及分析、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 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研究應用成果
    2018年初,教育部又頒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更新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義務教育信息技術新課標也即將出臺。2019年,《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關於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信息素養培養也提出了明確的相關要求。
  • 少兒編程火爆,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
    少兒編程火爆,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什麼是計算思維(CT)?簡而言之,計算思維是利用計算機科學解決問題的一種強有力的思維方式。具體闡述下計算思維的定義。當提出問題時,首先定義問題的內涵,然後利用計算的思路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計算思維。具有計算思維的人,會通過收集數據、分析數據來理解和思考問題。
  • 計算思維:編程教育的價值追求
    周以真教授認為,計算思維代表著一種普遍的認識和一類普適的技能,每一個人,都應熱心於它的學習和運用。而習得計算思維,則能讓我們「像計算機科學家一樣思考」。對於計算思維,她是這樣定義的:「計算思維涉及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去求解問題、設計系統和理解人類的行為。計算思維涵蓋了反映計算機科學之廣泛性的一系列思維活動。」
  • 中小學思政課如何讓學生興奮起來
    中小學思政課如何讓學生興奮起來時間:2019/3/20 8:42:42 來源:文匯網    作者:張鵬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在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陳明青老師的思政課上
  • 王榮良:「計算思維教育」 要提高學生哪些能力?
    推演能力是思維活動的具體表現,大部分的思維都是人們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推演能力實現的。無論是數學演算,還是文學創作,都需要推演能力支持一步一步的運算,或者支持故事情節的發展。在計算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推演能力是以構造或檢驗自動化實現為目標的。實現自動化的每一個操作步驟,或者成熟的算法模型,在計算機還沒有運行之前,應該已經在設計者的頭腦中先行運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