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取南極旅遊大獎 點擊進入答題頁面>>
http://www.china.com.cn/education/node_7099851.htm
441.輪蟲長得象車輪嗎?
輪蟲屬於假體腔動物。體形多呈圓筒形,分頭、軀幹和尾(足部)三部分。其頭部前端有頭冠(輪盤),能伸縮,有1~2圈纖毛,纖毛擺動,似車輪轉動,故稱輪蟲。纖毛有遊泳和攝食的功能。環境好時,輪蟲雌蟲為非混交雌體,產生非需精卵,行孤雌生殖。這是對迅速增殖的一種適應,可在短期內產生大量個體。輪蟲是許多魚、蝦幼體的重要餌料,被廣泛培養用於育苗生產中。
442.環節動物有什麼特徵?
環節動物門動物身體同律分節;有發達的次生體腔(真體腔);其中的多毛類動物出現原始的附肢——疣足;閉管式循環系統;多數具按節排列的後腎;鏈狀神經系;海產種類有擔輪幼蟲期。海洋中的環節動物主要是沙蠶等多毛類動物,它們的頭部和感官發達,有疣足,無環帶,雌雄異體。有些沙蠶受環境(溫度、月光等)的影響,性成熟的雌、雄沙蠶個體先後離開棲息地,起浮於海面排精放卵,以利於受精,這種現象稱為婚舞或群舞。
443.「海腸子」是什麼動物?
「海腸子」是單環棘螠的俗稱,煙臺及蓬萊等沿海出產。多年來,人們都把它當作「魚餌」使用,真正食用不過幾十年的歷史。用海腸子配以頭刀韭菜製作的「韭菜海腸」是煙臺名菜,其幹製品又是不可多得的調味品。單環棘螠是一種長圓筒形的動物,屬於螠蟲動物門,該門類動物與環節動物(如沙蠶、巖蟲、蚯蚓等)有一定的親緣關係。
444.軟體動物有什麼特點?
軟體動物門是已知動物界第二大門類,種類數僅次於節肢動物門。因為大多數具有貝殼,故通常又稱為「貝類」。軟體動物中很多種類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如著名海珍品鮑魚、乾貝(又稱扇貝柱,扇貝的閉殼肌加工而成)等。軟體部分由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組成。多兩側對稱;具三胚層和不發達的真體腔;排洩系統後腎型;多為開管式循環;具鰓、外套膜或外套膜形成的「肺」等呼吸器官;間接發育的種類多具擔輪幼蟲、面盤幼蟲等時期。本門的分綱較多,有單板綱(如新碟貝)、無板綱(如龍女簪)、多板綱(如石鱉)、腹足綱(如紅螺、鮑、蝸牛、海牛、海兔)、瓣鰓綱/雙殼綱(如河蚌、大硨磲、扇貝)、掘足綱(如角貝)、頭足綱(如烏賊、章魚、鸚鵡螺)。
445.貝殼是怎樣形成的?
貝殼是由貝類的外套膜分泌形成的。典型的貝殼有三層:外層為角質層,較薄;中層是稜柱層,較厚,佔貝殼的大部分;內層為珍珠層,具珍珠光澤。當有微小的物體如沙粒侵入貝殼和外套膜之間,珍珠貝和其它一些貝類的外套膜就會分物質來包圍異物,於是就產生了美麗的珍珠。
446.腹足類動物身體不對稱嗎?
腹足類動物左右不對稱,神經扭轉成「8」字形,有些種類又有反扭轉現象。多具螺旋形的殼。研究發現,早期的腹足類是兩側對稱的,不對稱的體制是在進化過程中經扭轉而形成的。身體扭轉後,其一側的器官如鰓、心耳、腎等發育受到阻礙而退化消失。即使後鰓類腹足動物如海牛、海兔等的內臟又發生了反扭轉,但其消失的器官不能重新發生,所以儘管外形兩側對稱,但內臟器官仍然是左右不對稱的。
447.頭足類動物有哪些特殊之處?
頭足類動物兩側對稱;頭部發達;足一部分成腕,一部分成漏鬥;有內殼、外殼(鸚鵡螺)或無貝殼。全部海產。因其運動迅速,所以循環系統與多數軟體動物不同,是閉管式的。體腔也比其它綱更發達,以適應其快速運動的需要。具有無脊椎動物中最複雜敏銳的視覺器官。
金烏賊是一種具有洄遊習性的海洋軟體動物,棲息於我國沿海近岸十數米深處,生殖期到近海海藻繁茂處產卵。頭部腹中線處的漏鬥可向外快速噴射海水,借其反作用力來實現快速運動的目的。遇敵害時會放射墨汁使海水變黑,藉機逃遁。
章魚和烏賊(俗稱烏魚)一樣,同屬於頭足類動物。不同的是烏賊有10隻腕,而章魚有八隻長腕,故章魚又被稱為「八帶魚」、「八帶蛸」。章魚喜歡鑽進動物的空殼裡居住,漁民們就根據其喜歡鑽入貝殼的習慣,常常在貝殼上鑽個洞,用繩串在一起沉到海底,待章魚鑽進去安了家,再往上拉起來,這樣便可以不費多大力氣誘捕章魚了。
448.節肢動物有什麼特徵?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門,已報導的種類達100多萬種,佔動物界種類的80%以上。個體數目往往也是多得不可勝數。其生活環境更是極其廣泛。從進化地位上說,是原口動物中最進化的類群。身體異律分節且分部;附肢分節;體表具外骨骼;具混合體腔(初、次生體腔的混合,內含血液,又稱血腔)和開管式循環系統;呼吸器官多樣化;鏈式神經系,感官發達。
449.節肢動物有哪些類群?
節肢動物門種類繁多,分類系統複雜。可分為三葉蟲亞門、螯肢亞門、甲殼亞門和單枝亞門。
(1) 螯肢亞門有以下3個綱:
三葉蟲綱:海棲,1對觸角,背面2條縱溝將身體分為三葉。已滅絕。
肢口綱:海生,體分頭胸部、腹部和尾劍三部分。以書鰓呼吸。排洩器官為基節腺。例中國鱟(三刺鱟),我國浙江以南淺海產。
蛛形綱:多陸生;體分頭胸部和腹部;無觸角;腹肢退化;以書肺和氣管呼吸;排洩器官為基節腺和馬氏管。如各種蜘蛛、蠍子等。
海蜘蛛綱:海生底棲,體小,形似蜘蛛。身體由頭和軀幹組成,頭前端伸出一圓柱狀吻,頭後有細窄的頸部。附肢特別發達,故又稱為皆足綱。
(2) 甲殼亞門主要有以下3個綱:
橈足綱:多生活在海洋中,體長一般幾毫米,呈圓柱形,無背甲。身體分前體部和後體部,後體部無附肢或僅有1對退化的附肢。如哲水蚤、劍水蚤、猛水蚤等。
蔓足綱:海生,多固著生活。頭胸甲形成外套包被身體,胸肢曲卷呈蔓狀,故稱蔓足。體外有石灰質的殼板,曾長期被認為是軟體動物。如藤壺、茗荷兒。
軟甲綱:多水生。是甲殼動物中最高等的類群。體常分頭胸部和腹部,體節數多為20。頭胸部13對附肢,其中頭肢5對,胸肢8對。腹部6對附肢。其不同部位的附肢,由於執行的功能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能夠形成觸角、口器、步足、遊泳足和交接器等器官。排洩器官為觸角腺(如對蝦的排洩器官為此)、顎腺。包括各種蝦、蟹(二者同屬於十足目)、磷蝦(屬於磷蝦目)、糠蝦(屬於糠蝦目)等。
(3) 單枝亞門主要有以下3個綱:
倍足綱:身體細長,分頭部和軀幹部。體節成對癒合,多數癒合後的體節有2對足。分布於陸地潮溼的地方。如馬陸。
唇足目:體細長,分頭和軀幹兩部分。體節10幾至100多,每節1對步足。用氣管呼吸;排洩器官為馬氏管。如蜈蚣。
昆蟲綱(Insecta):陸地、淡水和海洋均有分布。體分頭、胸、腹三部;頭部4對附肢;胸部3個體節,3對足,高等種類胸部2對翅;成體腹部附肢退化;用氣管呼吸;排洩器官為馬氏管。如蝗蟲、蚊、蠅、蝶、跳蚤等。
450.為什麼說節肢動物呼吸和排洩形式多樣?
小型節肢動物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靠體表進行氣體交換,如水生的劍水蚤、陸生的蚜蟲等。水生種類用鰓(如蝦、蟹)或書鰓(如鱟)呼吸。陸生種類以書肺(如蜘蛛)或氣管(如昆蟲)呼吸。
排洩器官分兩類。一類是與後腎同源的腺體結構,來源於體腔囊(真體腔),水生種類一般為此類,如甲殼類的觸角腺(如對蝦)、顎腺,肢口類的基節腺等,這些腺體一般為囊狀,一端開口於體表——排洩孔,可將廢物排出體外。另一類排洩器官為馬氏管,是由內胚層或外胚層形成的單層細胞的盲管,如昆蟲的馬氏管,一端開口於中、後腸交界處,一端游離於血腔中,收集廢物入後腸隨糞便排除。蛛形綱(基節腺和馬氏管)、多足綱、昆蟲的排洩器官為馬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