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光 發表於 2016-10-11 10:51:53
當家庭用戶逐漸趨向於使用大屏電視的時候,從2013年開始,雷射電視這個新興名詞就已經逐漸興起,並為許多用戶所關注。那麼,雷射電視是什麼?雷射電視的工作原理又是怎樣的?至今為止,有哪些雷射電視的品牌值得我們所關注的。以下文章內容為您慢慢細述。
雷射電視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90年代便有了技術雛形,2003年便推出了雷射電視樣機,2006~2007年三菱、索尼等消費電子巨頭也相繼推出了雷射電視樣機。在雷射電視的發展初期,國外消費電子巨頭扮演雷射技術推廣者的角色。但2012年,因為銷量不佳,雷射電視先驅者的三菱卻發布官方聲明:「現有的生產模式已經無法維持公司正常運營,所以公司不再生產DLP和LaserVue雷射電視。
雖然在很多次顯示技術的浪潮中,國內廠商都處於跟從的狀態,但是在雷射電視領域,國內廠商終於抓住了機會。僅2014年,海信、奧圖碼、長虹、華錄、康佳、視美樂和儀電等國內廠商紛紛推出雷射電視,意味著雷射電視的「爆發期」似乎已經來臨!
雷射電視的工作原理也容易理解。主要由雷射器、光偏轉器和屏幕組成。雷射電視主要由雷射器、光偏轉器和屏幕組成,使用半導體泵浦固態雷射,產生R(紅)、G(綠)、B(藍)連續的、三種波長的雷射光源,通過電視信號控制R、G、B雷射掃描圖像。
雷射電視顯示原理
雷射電視以雷射為光源,並不再需要以燈泡為光源。首先是使用極高功率的雷射光源,在每平方米聚集超過100W的光能量。高能量密度是實現雷射電視光源高亮度的關鍵所在,否則就無法顯示足夠亮度的畫面。
其次,高速旋轉的螢光粉色輪,也是雷射電視所必備的。在色輪上,分段塗有不同顏色的螢光粉。當色輪高速旋轉的同時,就可以實現不同基色光的發射,我們就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畫面。同時,高速旋轉的色輪還擔負著另外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讓螢光粉的溫度快速降低,從而避免被高功率雷射破壞,已達到正常發光的目的。
看上簡單的雷射電視屏體,也有很多學問
除此之外,雷射電視所使用的屏體,看似好像液晶電視一樣,其實有著很大區別。雷射電視屏體都採用冷光屏,也就是無需使用電源的屏體。除了玻璃基板之外,還加入了多層貼膜,可以減少光的漫反射現象,讓畫面表現更清晰。
1、雷射電視的「雷射」是100%單色光,R、G、B三色光分別調製,彩色效果非常理想。這樣使色域理論上可以超過NTSC色域110%以上,比OLED 100% NTSC色域又提高了一個檔次。色域的提高不僅可以使畫面看起來更通透、更真實、有層次感,清晰度也會隨著色彩飽和度增加有了大幅度提升。
由於雷射電視的背光源是R、G、B三種雷射,只需要一個「屏幕」,可以做的更薄,適合家庭使用。雷射電視的光線是通過反射到達人眼,無頻閃,使得光線更柔和,也減輕了對人眼的傷害。
2、雷射電視的屏幕尺寸靈活,可以投射到各種材料表面(曲面也可以哦),並適應NC制、PAL制和SECAM 制等幾乎所有電視標準。
3、超低功耗,健康環保。100寸雷射電視的功耗僅相當於40寸LCD電視的水平,室溫壽命一般可達數萬小時,如果按每天使用10小時計算,那麼雷射電視的使用壽命可達10年,因此它是一種長壽命高可靠性的產品。
早在2007年,海信對雷射電視的布局已經啟動,擁有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完整的硬體垂直整合能力。截止到現在,海信擁有141項技術專利,可以將70%的製造成本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也是海信排除異議,大膽力推雷射電視的內力支撐。
海信擁有141項技術專利,可以將70%的製造成本掌握在自己手中
海信集團總裁劉洪新在發布會的演講中充分展示了雷射電視技術的信心和堅持,「雷射電視的反射式成像顯示和配套的菲涅爾無源光學幕可以使觀看的過程更健康、更舒適,功耗和功耗分別約為相近尺寸LCD電視的1/2和1/10,重量也僅為相近尺寸LCD電視的1/10。我們判斷,隨著雷射電視的系列化,2016年將成為雷射影院電視發展的元年,雷射電視將和70寸以上超大屏幕LCD電視展開正面競爭。」
海信及時把握了產業轉型和升級的重大機遇,雷射影院電視的批量上市也將激活超大屏幕電視市場,在國內和國際市場都會有非常強的競爭力。本次推出的第二代雷射電視在原有的技術優勢外,新增了多尺寸的覆蓋,從85寸、100寸,到120寸,滿足應用場景的需求。
海信第二代雷射電視
雷射電視光學成像+雷射反射+無源仿生幕的原理,使光線像影院一樣反射式入眼,打造更加舒適的觀影效果,最大限度降低玻璃螢屏的鏡面眩光和頻閃,光線更柔和,可以真實還原自然界色彩和細節,具有更好的觀看臨場感。
光學成像+雷射反射+無源仿生幕的原理,使光線像影院一樣反射式入眼
海信雷射電視在光路設計上大膽創新,獨創遠心結構光路設計拓展出更寬廣的光線傳輸通道,亮度表現更出色。使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同頻雷射耦合技術、顏色變換、消幹涉技術和虛擬擴展技術等多重先進手段,使雷射電視色彩豔麗,比普通電視的色域大2至3倍,達到116% NTSC色域覆蓋,並加入HDR技術的應用,讓色彩還原真實,圖像高亮和低亮部分的細節表現的淋漓盡致。
雖然雷射電視相比LCD、OLED和投影機有著全方位的提升,但我們也要清楚的看到現階段的雷射電視並不是沒有缺點的。雖然和投影機相比,亮度提升非常明顯,在明亮的環境下也可以看的很清楚,但還達不到LCD、OLED電視的效果,對亮場景中對畫面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解析度則是當前最直觀的問題,如今LCD、OLED普遍做到了4K,更高的8K產品也不少見,而雷射電視只做到1080P,雖然這也許是影響觀感最小的因素,但雷射電視同樣可以在這方面發力,打造更完美的視覺體驗。
即使目前雷射電視比同尺寸的LCD電視價格佔有優勢,但其依然比較昂貴,100寸雷射電視起售59999元,對普通家庭來說還是難以承受。我們希望在未來可以看到更多更親民的產品,真正做到雷射電視「飛入尋常百姓家」。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