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小朋友們!
外面天黑了,
你們在用望遠鏡看什麼?!
「我們在看星星呢!」
哇噢~
他們看見了整個太陽系!
那麼太陽系裡有哪些行星呢?
今天就跟著道奇還有小朋友們一起來了解吧!
哇噢~
他們看見了整個太陽系!
那麼太陽系裡有哪些行星呢?
今天就跟著道奇還有小朋友們一起來了解吧!
太陽系就是我們所在的恆星系統。
它是以太陽為中心,
和所有受到太陽引力約束的天體的集合體:
8顆行星、至少165顆已知的衛星,
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
太陽系內主要天體的軌道,
都在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黃道)的附近。
依照至太陽的距離,
行星序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們吧!
水星(Mercury ),中國古代稱為辰星。
是太陽系中的類地行星,
其主要由石質和鐵質構成,密度較高。
自轉周期很長為58.65天,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相同,
水星在88個地球日裡就能繞太陽一周,
平均速度47.89千米,是太陽系中運動最快的行星。
它是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行星,
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
水星最接近太陽,
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按前後順序排名第一的行星。
金星(Venus)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
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
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
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
公轉周期是224.71地球日。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
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
或者日落稍後才能達到亮度最大。
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
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
也是人類最了解的行星,它也經常被稱作世界。
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14960萬公裡,
在行星中排第三位,它的赤道半徑為6378.2公裡,
其大小在行星中列第五位。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
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為地球的一半,
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相近,公轉一周則花兩倍時間。
在西方稱為戰神瑪爾斯(Mars),中國則稱為"熒惑"。
橘紅色外表是因為地表的赤鐵礦(氧化鐵)。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
礫石遍布,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
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
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
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乾冰組成的極冠,
會隨著季節消長。
木星,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
距太陽(由近及遠)順序為第五,
亦為太陽系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
木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
中心溫度估計高達30,500℃。
木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體積和質量最大,
它有著極其巨大的質量,
是其它七大行星總和的2.5倍還多,
是地球的318倍,而體積則是地球的1,321倍。
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到遠排,木星位列第五。
同時,木星還是太陽系中自轉最快的行星,
所以木星並不是正球形的,而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
土星,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
至太陽距離(由近到遠)位於第六、體積則僅次於木星。
並與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屬氣體(類木)巨星。
土星直徑119300公裡(約為地球的9.5倍),
是太陽系第二大行星。
它與鄰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也是液態氫和氦的海洋,
上方同樣覆蓋著厚厚的雲層。
土星上狂風肆虐,
沿東西方向的風速可超過每小時1600公裡。
土星上空的雲層就是這些狂風造成的,
雲層中含有大量的結晶氨。
天王星是太陽向外的第七顆行星,
在太陽系的體積是第三大(比海王星大),
質量排名第四(比海王星輕)。
天王星是第一顆在現代發現的行星,
雖然它的光度與五顆傳統行星一樣,
亮度是肉眼可見的,
但由於較為黯淡而未被古代的觀測者發現。
天王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
還包含較高比例的由水、氨、甲烷結成的"冰",
與可以察覺到的碳氫化合物。
他是太陽系內溫度最低的行星,
最低的溫度只有49K,還有複合體組成的雲層結構,
水在最低的雲層內,而甲烷組成最高處的雲層。
海王星(Neptune)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
是圍繞太陽公轉的第四大天體(直徑上)。
海王星在直徑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
海王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7倍,
而類似雙胞胎的天王星因密度較低,
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4倍。
海王星的藍色是
大氣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紅光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