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控中心:阻斷新冠病毒傳播途徑的方法你都學會了嗎

2020-11-2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出門還需不需要戴口罩?是不是接觸了就會被感染?洗手到底有什麼用?別急,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先搞清楚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後就可以針對性採取措施"阻斷"它的傳播。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的流行過程需要滿足三個基本條件,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播途徑就是指病原體從傳染源到易感人群的傳播過程。而本次新冠病毒的傳播主要是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以及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針對這三個傳播途徑我們來一一阻斷:

&nbsp&nbsp&nbsp&nbsp一、飛沫傳播。新型冠狀病毒進入人體後,會侵害肺部組織,引起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的痰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病毒。患者或無症狀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會產生呼吸道飛沫,可被直接吸入,造成感染。飛沫傳播屬於近距離接觸,傳播範圍有限。阻斷飛沫傳播,我們可以通過佩戴口罩、不聚會;就餐時,使用公筷或分餐,人際接觸保持1米以上距離來防護。

&nbsp&nbsp&nbsp&nbsp二、接觸傳播,主要包括:

&nbsp&nbsp&nbsp&nbsp①直接接觸:人的破損皮膚、眼結膜、鼻黏膜等處沾染患者或無症狀感染者的痰液、呼吸道分泌物等;一般多指親密接觸,如親吻,面對面等。

&nbsp&nbsp&nbsp&nbsp②間接接觸:易感者手部接觸這些汙染物或觸摸被汙染的物品,再用手接觸口、眼、鼻等,會導致病毒通過黏膜侵入人體。舉個例子:病人打噴嚏時用手捂嘴→然後用被汙染的手觸摸門拉手→拉手被汙染了→另一個健康的人用手摸拉手,手被汙染→再用被汙染手觸摸口鼻→可能被感染。

&nbsp&nbsp&nbsp&nbsp阻斷接觸傳播我們需要做到儘量減少面對面的交流,避免握手和擁抱,不共用個人生活用品。保持手衛生,及時清潔消毒雙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去觸碰口、眼、鼻,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手肘遮擋,以減少對周邊環境的汙染。定時做好對可能存在汙染的物體表面的清潔和消毒工作。如經常使用或觸摸的物體表面,如門把手、窗把手、臺面、桌椅、扶手、水龍頭、茶水桶外壁、電梯按鈕等等。

&nbsp&nbsp&nbsp&nbsp三、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氣溶膠指能夠懸浮在空氣中的更小的固體和液體顆粒。相較於飛沫傳播來說,氣溶膠能懸浮得更久、飄得更遠。不過氣溶膠感染人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氣溶膠主要存在於密閉空間,在不通風的密閉空間內及醫療操作中要格外注意。切斷氣溶膠傳播我們需要做到,進入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如電梯、影院等,務必正確佩戴口罩。常開窗,多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不能自然通風的房間加裝換氣扇。做好日常家庭特別是衛生間的清潔消毒,確保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離。由於氣溶膠並不是一直在空氣中飄著,它很容易沉降,附著在物體表面,所以,我們同時也要按照接觸傳播的要求來防範。

&nbsp&nbsp&nbsp&nbsp最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還提到由於在糞便和尿中可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因而我們還需注意防範糞便及尿對環境汙染造成的氣溶膠或接觸傳播。

&nbsp&nbsp&nbsp&nbsp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管醫師 張恆嬌

&nbsp&nbsp&nbsp&nbsp2020年3月6日

相關焦點

  • 上海發現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中國疾控中心回應
    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測序監測中,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B.1.1.7亞型,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0年12月30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此為中國大陸首次報告最初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 中國疾控中心:目前英國報導的新冠病毒變異株致病性尚無明顯變化...
    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測序監測中,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B.1.1.7亞型,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就此接受總臺記者採訪。
  • 長沙疾控:防控愛滋病要從發現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長沙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張錫興介紹,長沙市作為第四輪全國愛滋病綜合防治城市示範區(2019—2022年),堅持綜合防治、精準施策、協同創新,以預防愛滋病宣傳教育、愛滋病綜合幹預、愛滋病擴大檢測和治療、預防愛滋病社會綜合治理、預防愛滋病母嬰傳播、學生預防愛滋病教育等6大領域工作為重點,探索精準有效的愛滋病防治措施和模式,控制愛滋病經性傳播上升勢頭,將愛滋病疫情持續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 新冠病毒變異株公眾不必恐慌,中國疾控中心專家:致病性尚無明顯變化
    圖/新華社據新華社電 上海市疾控中心1日發布消息稱,中心近日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組測序,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這種在英國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傳播力如何?公眾應如何做好應對?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對此作出回應。問:此次上海發現的在英國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在人群中的傳播力增強了嗎?
  • 歐洲疾控中心:年終節假日期間新冠病毒傳播風險等級高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4日下午,歐洲疾控中心在針對年終節假日期間新冠病毒傳播風險所做的評估報告中指出,歐洲國家普通大眾面臨的風險等級高,歐洲各國應根據疫情趨勢調整限制措施。歐洲疾控中心表示,得益於各國從10月底逐步實行的限制措施,其監測的31個國家在過去14天每10萬人口的感染人數和過去一周檢測呈陽性率兩項指標上整體呈下降趨勢,但同今年夏季相比仍處於高位。截至11月29日,31國當中除冰島處於疫情穩定的狀態以外,其餘30個國家仍被劃分為疫情令人嚴重擔憂的類別。
  • 新冠病毒源頭找到了?美疾控中心承認:美國病毒傳播早於中國數周
    進入2020年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就在全球各地瘋狂席捲,而自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各地的科學家和醫學專家們就紛紛對病毒來源展開研究。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2月2日,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41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也已經突破27萬例。
  • 中疾控專家解讀新冠病毒變異毒株風險:致病性尚無明顯變化
    上海市疾控中心1日發布消息稱,中心近日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組測序,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這種在英國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傳播力如何?公眾應如何做好應對?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對此作出回應。
  • 魚類會感染新冠病毒?中國疾控中心回應
    針對不斷出現的「魚類感染新冠病毒」的說法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再次表示魚類不會感染新冠病毒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通過魚類傳播給人類的傳染性疾病專家介紹,三文魚等水產品檢測出新冠病毒,是因為這些水產品被新冠病毒汙染了而不是感染了。
  • 梁曉峰呼籲:「儘快接種疫苗,達到群體免疫,阻斷新冠病毒傳播」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1日電 (張燕徵 林琬斯 王全寶)「天氣這麼寒冷,每天做核酸檢測以及追蹤流調的公共衛生人員非常辛苦。」梁曉峰邊感慨邊整理桌子上基層學會匯集上來的材料。從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位置調任到中華預防醫學會任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一年多的時間,儘管工作職責發生了轉換,但梁曉峰仍然一直密切關注新冠疫情的進展。
  • 美疾控中心:新冠病毒去年12月就在美國出現
    美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就已經在美國出現 ,這比美國官方報告的第一例本土確診病例還要早一個月,比中國正式確認新冠病毒早數周。美疾控中心:新冠病毒去年12月中旬就在美國出現在這項研究中,美國疾控中心把收集於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的全美9個州居民的7389個獻血樣本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有106個發現了新冠病毒抗體,說明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於2019年12月就在美國出現。美國媒體報導說,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在中國境外出現的時間要早於先前的認知 。
  • 美疾控中心:新冠病毒去年12月就在美國出現!
    美疾控中心:新冠病毒去年12月中旬就在美國出現在這項研究中,美國疾控中心把收集於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的全美9個州居民的7389個獻血樣本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有106個發現了新冠病毒抗體,說明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於2019年12月就在美國出現。
  • 非洲疾控中心主任:奈及利亞或檢測到新冠病毒新變種
    12月24日,非洲疾控中心主任約翰·肯格松稱,奈及利亞或已檢測到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新變種,但需要進行進一步驗證。如果得到證實,它將是繼英國和南非發現新冠變異病毒後最新發現的變種。肯格松(John Nkengasong)資料圖有研究論文顯示,在今年8月3日和10月9日奈及利亞奧孫州採集的兩份新冠患者樣本中發現了這種病毒變種。肯格松表示,有關這種明顯的病毒新變種的警報是基於兩三個基因序列,與在英國和南非發現的變異病毒是不同的譜系。
  • 美疾控中心:去年12月美國或已存在新冠病毒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華盛頓12月1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研究人員新近發現,去年12月一些美國人獻血樣本中已有新冠病毒抗體存在,這意味著那時候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出現,早於美國官方報告首例新冠確診病例的時間。
  • 美國疾控中心承認:新冠病毒去年12月中旬或已在美出現
    據這份發表於《臨床傳染病》期刊上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疾控中心的科學家們在去年12月13日至今年1月17日期間從9個州收集的7389個血液樣本中,發現其中106個樣本有感染新冠病毒的證據。這一新發現表明早在公共衛生部門和研究人員意識到之前,新冠病毒就已在世界各地傳播,這不僅大大夯實了相關證據,也顛覆了人們對該病毒究竟何時、何地出現的最初認知。
  • 美國疾控中心承認:新冠病毒去年12月中旬或已在美出現!
    據這份發表於《臨床傳染病》期刊上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疾控中心的科學家們在去年12月13日至今年1月17日期間從9個州收集的7389個血液樣本中,發現其中106個樣本有感染新冠病毒的證據。美國西海岸去年12月已有新冠感染在檢測美國紅十字會收集的血樣時,美國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去年12月13日至12月16日期間收集的39份來自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樣本中含有新冠病毒抗體。人體免疫系統只有在接觸到與病毒一致或高度相似的病原體時,才會產生抗體。
  • 美疾控中心:美國的新冠病毒病例早於中國數周
    海外網訊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疾控中心科學家們11月30日發布的一份政府研究顯示,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就已出現在美國,這比中國正式發現新冠病毒提前數周,也比美國公共衛生部門發現第一例美國本土確診病例要早一個月。
  • 疾控中心研究:去年12月美國或已存在新冠病毒
    本報華盛頓12月3日電 (記者 張夢旭)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研究人員新近發現,去年12月一些美國人獻血樣本中已有新冠病毒抗體存在,這意味著那時候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出現,早於美國官方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時間
  • 中疾控專家許文波:冷鏈致老新冠病毒在數月或數年內隱秘傳播
    截至目前,已有多次COVI9-19聚集性病例的最初源頭指向冷鏈,新冠病毒通過冷鏈傳播已成為疫情防控的一個新焦點。「新冠病毒汙染產品或許會成為新冠傳播的一條隱藏路徑,病毒在冷庫中儲存數月甚至數年後仍可能會感染相關工作人員。」
  • 美國疾控中心首次表示:旅行者可能將變異新冠病毒從英國帶到美國
    近日新冠病毒在英國出現新變種引發關注。據美國「政客」新聞網22日報導,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當天首次表示,旅行者可能會將變異新冠病毒從英國帶到美國。報導截圖但報導也提到,CDC表示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以確定該病毒變種是否像英國科學家所說的那樣,比其他版本的病毒更容易傳播。
  • ...疾控專家:北京這波新冠疫情出乎意料,形勢嚴峻,有進一步傳播的...
    6月11-14日僅僅4天,北京確診79例新冠肺炎病例,均與新發地市場有關聯。新發地,這個每天有上萬人、3000多輛大貨車從全國各地湧入的大市場,會否帶來「第二波疫情」?多位疾控專家、感染科醫生對此次北京疫情形勢及個人防護等熱點問題,作出解讀。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體育場核酸檢測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