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 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十三五」以來,安徽把創新作為最大政策、最大動力。放百年眼光、集創造之力,創新成為驅動安徽經濟增長的主引擎。11月16日-18日,從合肥出發,十二名網絡名人一路向南,走進滁州、馬鞍山、蕪湖、銅陵,一路感受創新帶來的「徽」煌成就。
前沿:做產業創新的領頭者
提到合肥的高新技術,「量子」一定是關鍵詞之一。合肥著名的「量子大道」上,道路兩側有國盾量子、本源量子和國儀量子三家主要從事量子技術研究的企業,周邊分布著20餘家量子關聯企業。
國際首臺「單自旋量子精密測量譜儀」、國內首臺商用「脈衝式電子順磁共振譜儀」、「全數字掃描電子顯微鏡」……一臺臺專業儀器,彰顯了國內第一家以量子精密測量為核心的企業的創新實力。
「我們多款儀器在關鍵性能指標上實現了超越,特別是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被安徽省科學家企業家協會科技成果評價中心組織專家鑑定為國際領先水平,並在安徽省科技廳進行了科技成果登記。」企業負責人介紹。
「我們擁有完整的半導體光電元器件產業鏈,特別是在紅外和紫外等不可見光LED光電元器件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位於馬鞍山的三優半導體光電元器件製造項目主要從事半導體光電元器件的研發、封裝及測試並建設國家級半導體光電器件公共檢測實驗室,產品廣泛應用於高端醫療器械、背光模組、5G通訊等領域。
「這塊光伏發電板可以實現雙面發電,每天可以發電245瓦……」位於安徽滁州的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單晶組件製造基地。
雙面光伏組件
一路走來,一家家高精尖企業用實力證明,科技創新,安徽走在前列。
轉型:傳統企業向創新要發展
變革發展的浪潮中,傳統企業如何轉型,向創新要發展,銅陵有色提供了成功的案例。與共和國同齡的銅陵有色,先後建成了新中國第一座銅礦,新中國第一座銅冶煉廠,如今已發展成為以有色金屬為核心的世界五百強企業。
11月18日,銅陵有色金冠銅業分公司生產車間,1200度的銅水流進鑄模,經冷水冷卻,激起一陣陣白煙。
銅陵有色
「金冠銅業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先進的銅冶煉樣板工廠,工廠的硫總捕集率達99.97%,水循環利用率達97%以上,資源可完全實現內部循環利用。公司55項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中32項優於設計值,其中銅冶煉總回收率、陰極銅優質品率繼續保持國內外同行業先進水平。」公司負責人介紹。金冠銅業經濟效益為銅陵有色集團公司首位,行業內名列前茅,2015年以來,每年創利達7億元。
銅冠銅箔的生產車間,隨著機器的運轉,玫瑰金色的銅箔緩緩生成,薄如紙張。「銅箔是銅產業的高附加值品。銅陵有色的銅箔產業始於2009年。公司通過引進消化吸收並自主研發電子銅箔核心工藝技術,生產6微米至210微米的各種高精度電子銅箔,主要應用於高性能線路板及新能源儲能電池。」銅冠銅箔公司黨支部書記吳保華告訴記者。
目前,銅冠銅箔總產能和技術水平將居國內前列。項目完全達產後,年銷售收入達32億元,並實現電子銅箔材料國產化,替代進口,可以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聚集:創新集群引領新興產業發展
埃夫特智能裝備、酷哇機器人、安普機器人……在國內外各類機器人相關的行業展會上,蕪湖的機器人軍團是不可小覷的力量。2013年10月18日,國家正式批覆打造以蕪湖機器人產業集聚發展為主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機器人產業集聚區。今年7月的國家蕪湖機器人產業集聚區第63期簡報顯示,國家蕪湖機器人集聚區已有128家企業齊心協力,共創輝煌。
網絡名人走進蕪湖產業創新館
雖然機器人企業眾多,但是各有側重、相輔相成。埃夫特作為蕪湖機器人產業園的龍頭企業,在國內自主品牌機器人中享有盛名,主要側重於工業機器人的生產。希美埃機器人主攻噴塗機器人研發銷售和成套噴塗解決方案,備受家具、陶瓷企業的青睞。聖美孚科技則從事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致力於建立中醫四診大數據中心和中醫診斷儀器、中醫機器人的研製升級改造,創新中醫診斷手段……
蕪湖機器人
國產機器人品牌的崛起,逐步打破了進口機器人的技術壁壘和市場壟斷。如今,越來越多的「蕪湖造」機器人在各行各業發揮作用,成為安徽「智造」的金字招牌。
據了解,在過去的五年時間,安徽累計有效發明專利74812件,增長1.87倍;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1.8件,增長1.76倍;國家級研發平臺突破200家,較『十二五』末增長39%;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450億元,增長137.6%;安徽區域創新能力連續9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記者 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