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澆水是養花人的難題,雖然採用見幹見溼的澆水方法,但是還有許多細節上存在問題,無法照顧周到一些特殊的花卉。
例如,擺放在陽臺上的盆栽,一些通常的澆水方法就難以滿足。陽臺的晝夜溫差相對較大,氣候相對室外來說,也要乾燥的多,有些花卉是需要溼度較大的。如蘭花、鐵線蕨、秋海棠、杜鵑、龜背竹,這些溼度要求通常是較高,室內溼度要不低於80%的溼度,如果達不到的話,花色會變淡、花期縮短。
那麼有哪些辦法可以增加空氣溼度呢?常見的方法有給植株進行噴霧處理,或者給植株整體罩上一層塑料薄膜。花花今天來給花友們推薦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
我們可以在這些需要溼度較大盆栽下面墊上一個淺盤,我們養其他花卉的時候也會放上一個淺盤,墊上淺盤,一方面可以因澆水過多接住流出的水,一方面也可以不使桌面弄髒。但是有一個弊端就是,託盤裡面有積水,這會減弱植株的透氣性,導致根部腐爛,這也是說淺盤不要積水原因。
為了避免淺盤積水,還可以給植物達到保溼的效果,我們可以進行如下處理,找一塊高度為4釐米左右的木塊、石頭或其他硬物,硬物的高度要略高於淺盤,利用硬物來支撐整個花盆,使其離淺盤有一段距離。
澆花的時候採用「見幹見溼」的原則後,保證花盆有充足的水分,在將淺盤加滿水,隨著時間的流逝,水位會不斷地下降,慢慢的漏出硬物,但我們看到淺盤裡面的水變得很少時,即可再補足水。
這是一個很好的保溼方法,放置上這個淺盤等於有一個簡易的溫度加溼器。水是往上蒸發的,溫度越高水蒸發的越快,這個由盆底向上澆的過程,是一個比較溫和緩慢的過程。這個溼度是根據植物要求的溼度來處理的,正好完全吻合盆栽對溼度的要求。這樣可以保證植物處於一種乾濕平衡的狀態,令其根系不受影響。
這種加溼辦法,可以使花卉能夠像是在原生長狀態一樣生長。
花友們家中如果有養杜鵑花、龜背竹一樣的植物可以試試此種方法,這種方法養出的植株能夠呈現健康的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