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BR工藝,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20世紀90年代中期進行開發和利用的一種
水處理技術,在2020年初因為火神山和雷神山的選用,在業界名聲大噪。
專業人士分析,考慮醫院規模、汙水水量、汙染負荷及進出水質,更重要的是致病菌的特殊處理需求,超短建設工期,汙水處理站選址及面積限制等一系列因素,對比了生物接觸氧化、MBR生物反應器以及MBBR等工藝,MBBR處理負荷高、氧化池容積小、減少了基建和設備投資以及運行成本、汙泥產率低,節省安裝時間和費用等優勢佔據了上風。
MBBR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
在傳統CAS(活性汙泥工藝)基礎上,把懸浮載體的填料作為微生物活性的載體,確保其處於流化狀態中,結合生物膜技術,實現汙水的高效處理。
簡單點理解,MBBR就是高配版生物膜法,核心是由微生物在別的物體表面鋪成的膜。
其優勢也很明顯:
1、同步強化脫氮除磷
2、負荷高,抗衝擊負荷能力強
3、佔地面積小,應用靈活
4、延展性強,可持續升級
5、在極端條件下(如低溫、高鹽)適應性強
6、出水水質穩定
7、活性汙泥不易膨脹
8、不易堵塞、無需反衝洗
一般情況下,汙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以及高難度汙水處理採用MBBR工藝的適用性還是很高的。另外,MBBR工藝適用於進水溫度極低的嚴寒地區,在北方地區頗有應用市場。
而提到MBBR,很多人就會想到MBR,也已經有不少文章詳解過關於兩者的區別,本文簡要回顧一下,再加一個FBR固定床生物膜反應器。
MBR、MBBR、FBR
MBR,膜生物反應器,一種將離子交換膜技術與活性汙泥相結合的工藝。環保水圈曾這樣概括MBR工藝——高配版活性汙泥法,核心是人工製造的MBR膜,和微生物組合起來用。
其特點包括反應器內能維持高MLSS濃度,高微生物量需要足夠的曝氣量,需要定期進行膜清洗或反衝洗等。
FBR,固定床生物膜反應器,從名字上就能看出與MBBR的區別,即生物膜附著在固定的固體物料塊上。能適應進水水量、有機物含量變化較大的廢水,相較MBBR能耗更低。
也有人會想到,MBR和MBBR是否會形成一個組合工藝。
部分項目會考慮將MBR工藝放在MBBR工藝後進行組合,有實驗結果表明,兩者結合相比單獨工藝進一步減少了剩餘汙泥的產生量,提高了脫氮效果,NH4+-N和COD的去除率都很高,減少了膜汙染,抗衝擊負荷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當然,MBBR工藝組合選擇還有很多,比如「MBBR+磁混凝」。浙江某汙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就採用了這種工藝,從需求上出發確認了「AAO-MBBR+磁混凝+紫外線/次氯酸鈉消毒」的技術路線。
結果表明,NH3-N處理負荷力明顯增強,出水標準跟預期一樣穩步提升,好氧MBBR區發生了明顯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現象,TN去除率高,降低了碳源的投加費用。結論是,投資運行成本低,改造周期短,運行高效穩定,適用於工業廢水提標提量升級改造。
再來看一下山西省太原市城南汙水處理廠20萬噸/天提標改造工程,這是一個不停水改造案例,結果顯示,MBBR工藝為嵌入式工藝,適用於汙水廠利舊原池進行不停水改造。
綜上,MBBR工藝確實不愧是目前市場上聲名日盛的高效汙水處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