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界大名鼎鼎的達爾文蘭亮相今天開幕的第五屆上海國際蘭展。藉助上海園丁先進的花期調控技巧,這種在西方被稱為「聖誕蘭花」(通常在聖誕節前後開放)的達爾文蘭已提前在前天晚間開花。
世界上花距最長植物
達爾文蘭是馬達加斯加特有的附生蘭花。1862年,博物學家達爾文看到這種蘭花,就預言有一種長喙的傳粉昆蟲會與它匹配。1903年,預言竟然成真,人們在馬達加斯加找到了一種長喙天蛾。
達爾文蘭本身還有兩大看點。上海辰山植物園園藝部工程師倪子軼表示,達爾文蘭是目前世界上花距最長的植物之一,距長可達25釐米至40釐米。因此,達爾文蘭又稱「長距彗星蘭」,其學名的種加詞正是拉丁語中「一尺半長」的意思。
達爾文蘭的另一大特點是香味濃烈,置於室內,可以很快瀰漫整個房間。不過,這種香味只在夜間散發,以吸引夜間活動的傳粉天蛾。研究發現,其香味有大約22種主要化學成分,其中濃度較高的成分主要是異纈醛、甲基苯甲酸酯、苄醇、異戊二腈、苯甲酸苄酯、苯乙醇、異戊醛、苯乙醛肟等。
在滬克服「水土不服」
上海這種氣候條件下,達爾文蘭無法在自然環境中生存,需置於溫室。目前國內已知的對達爾文蘭有所栽培和研究的機構不多,無論是進行人工雜交,還是讓其種子在自然條件下萌發,都相當困難。
達爾文蘭能與上海市民見面,得益於先進的科研技術。上海辰山植物園負責人介紹,辰山蘭花溫室早在2014年就引入大名鼎鼎的「達爾文蘭」的後代——韋奇氏彗星蘭,作為母本與父本原生種無莖彗星蘭雜交。經過不斷嘗試和配對,才向母本授粉成功。最終「三年磨一劍」,上海自主培育出了新品種「中非基音」彗星蘭,此新品種2017年由上海辰山植物園在RHS(英國皇家園藝協會)的官方網站上成功登錄。
「網紅」猴臉再赴約會
經過兩年蓄力,第五屆上海國際蘭展還有相當多難得一見的珍奇蘭花展出。比如花朵像翩翩起舞小天鵝的勐遠玉鳳花。它於2011年首次在我國發現,生長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石灰山季雨林中。
眾多珍奇蘭花中,原產於南美洲西北部安第斯山區的猴面蘭,最有可能奪下「最可愛蘭花」的稱號。參加過兩屆上海國際蘭展的它,因酷似猴臉迅速成為「網紅」,今年將再次趕赴與上海市民的約會。倪子軼介紹,猴面蘭所在的「家庭」是小龍蘭屬。小龍蘭屬生長在溼度極大(溼度在70%至90%)的安第斯山脈高海拔地區,周邊溼冷的環境才能滿足它們對水分的需求,所以它們沒有一般附生蘭賴以貯藏水分的器官「假鱗莖」。這意味著,小龍蘭屬的栽培難度很大,在種植時需要嚴控水分和溫度,可謂「長得好看但難伺候」的典型。
此外,還有蘭花中的「神槍手」——流蘇龍鬚蘭,其雄性花朵擅長使用花粉「彈弓」。當有望為流蘇龍鬚蘭傳粉的動物靠近,它便觸發「扳機」,射出黏性的花粉塊。蜜蜂是它們主要的附著目標。
【來源:上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