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2 月 18 日,「增長進化論第四屆 2019NextWorld 峰會」如期而至,大會上,寶寶玩英語聯合創始人 張蘭心跟大家分享社群賦能,流量變現相關經驗。張蘭心指出,為用戶創造價值的企業,才能為自己創造價值。守護中心法則的社群,才能長久存在下去。
註:微信公眾號【七麥研究院】後臺回復關詞:寶寶玩英語。即可領取嘉賓演講 PPT,查看更多社群賦能經驗。
同質化的商業形態,終將走向滅亡
日趨同質化的社群運營方式,真的能從中獲量嗎?
目前,市場上存在著許多介紹如何做社群運營的文章和線上課,如有課程將利用社群賦能崛起的「寶寶玩英語」當作一個案例,將它的社群內容複製粘貼,再進行稍微的總結後,就表示自己寫了一套秘笈,讓用戶付費購買去實踐。
這種情況長久以往,可以想像社群運營的模式會越來越相似。實際上,社群運營也不會像寫的這麼簡單和容易,以此類推,這種日趨同質化的商業形態,也一定是會走向滅亡的。
自組織三大核心原則
信息流、中心法則、簡單規則
那在社群運營的過程當中,該如何避免同質化現象呢?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社群呢?社群是由穩定的群體結構和較一致的群體意識構成,其成員具有一致的行為規範、持續的互動關係,並且能分工協作,具有一致的行動能力。
而這種關係其實也是能用「自組織」三個字概況,自組織有三個很核心的原則,信息流、中心法則、簡單規則。與社群對應起來,即中心法則是有群體意識的,持續的互動關係導致信息流的產生,而分工協作和一致的行為規範形成了社群的簡單規則。
從這三點出發,其實可以看到很多人在運營社群時,只是停留在簡單規則這個階段,即該用什麼樣的規則去維護這個群?卻沒有找到這個社群最核心的中心法則(群體意識)。只是永遠都停留在借鑑別人表面階段。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很多社群運營沒多久就死了?很多話術傳著傳著也就沒人看了?而只有守護中心法則的社群,才能長久的存活下去。
利用社群賦能,拓展業務更多可能性
上面提到了社群運營的三大要素,接下來就來用實例分析下,這三大要素該如何賦能社群。「寶寶玩英語」的社群運營模式是在線教育垂直細分領域當中,比較成功的。
1、教育的理念是超於內容分享本身的
比如有一天「寶寶玩英語」的工作人員在社群當中分享歌曲《循環》時,雖然這首歌講的是姥姥愛媽媽、媽媽愛寶寶的關係,但卻能引導成員開始討論人生就像是一個循環,愛也生生不息,以及針對這首歌展開的相關課程內容的討論。
從分享一首英語啟蒙歌曲,引發群員的互動,進而思考更多的東西和拓展更多的可能性,「寶寶玩英語」在社群當中做得這一點也給很多社群運營者一個很好的方向,即以平臺核心工作人員,然後將內容一層層的往外擴散,而教育的理念是會超於內容分享本身的。
同時,當大家在社群中,將內容一遍一遍拿出來聊,去想自己想要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產品?這個過程其實是能加深用戶和社群的綁定關係,讓雙方的關係變得更加真實,進而提高用戶和社群的黏度。有了核心工作人員和核心用戶的存在,哪怕最後發生分歧的時候,也一定會回到最初大家討論的點,即到底想要做一個什麼樣的產品?
2、轉換社群邏輯關係,提高內容傳遞次數
在社群早期運營的時候,平臺的核心工作人員可以是站在社群的中心位置,以維護社群的秩序。但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想要讓社群內容被用戶反覆提起,擴大覆蓋人群的可能性,其實是需要轉換成另外一種邏輯關係,以前是往外擴散內容,但現在需要的是往外給予用戶後,再將用戶的分享反向收回來。
當社群信息一層層擴大,從中間擴大到末梢神經的時候,任何一個好的事情都會被放大。但反向來說,任何一個不好的事情也會被放大。而且內容分享稍微不當就很容易就出現跑偏的情況,如 A 內容被分享到社群後,再被核心用戶分享後,可能是 A+,也可能是 A-;而普通用戶接收到核心用戶的內容分享後再進行分享,很可能就是 B。
因此,在社群運營當中,社群運營人員需要對往外傳遞的內容再三審查,而且遇到傳遞給外圍的消息往回傳卻是錯誤消息等情況時,需要較高的靈敏度去處理這些事情。
為用戶創造價值的企業,才能為自己創造價值
在社群運營的過程當中,主要覆蓋人群還是社群的目標用戶,而用戶創造的價值是無窮和具有較大潛力的,那該如何利用用戶創造的價值呢?得從兩方面解析,一個是從個人的角度,另一個是從企業的角度。
1、從個人角度出發,打造自身影響力創造價值
做過銷售的用戶都知道,自己得先熟悉產品的功能,能辨別產品的好壞,才能更好的推銷自己的產品。這一點同樣也適用於將自己打造成一個 KOL 上。首先,自己得成為產品的使用者,然後開始使用產品,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得出一些實踐經驗,最後進行總結和復盤。這些經驗正是許多普通用戶想要的,這些用戶會有好奇心、會產生興趣,而這個過程也就是你產生影響力,創造自己價值的時候。
這裡提到的價值,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不變現的,單純的用自己的影響力去影響更多的人;另一種是將影響力轉發為變現手段。而這種影響力的形成不是一個短期效果,是需要一個長期實踐才能得到的,而這個過程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你得知道自己的目標群體是什麼?關注什麼?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社群的中心法則。
2、從公司角度出發,利用熟人社交和粉絲經濟加持
其實在社群運營當中,不論是利用熟人社交還是利用粉絲經濟形成的一個個群,都免不了要提到這個群當中,最核心最具有影響力的用戶,即 KOL,而這種 KOL 通常是有人設的。
公司在扶持這部分用戶時,首先就是要考慮到他的人設是什麼樣的?而在做人設的過程當中,最好是去挖掘用戶最真實的自己,從用戶的喜好、特徵出發,而不是去試圖過度包裝,做假。比如有 KOL 關注兒童的娛樂、教育、品德培養等,公司可以針對這部分做內容時,可以考慮合適的動畫片有哪些?怎樣結合才能將 KOL 的特徵挖掘得更深,讓他懂得的更多,講的更好?而 KOL 對目標用戶分享內容時,其真實性和自發性也是較強的,打造影響力也會事半功倍。
當然 KOL 的人設也可以更加跨越的平臺不同,而打造不同的形象。如在變現的平臺上,KOL 可以更加會更加強調自己的專業和真實;而在想要做粉絲深度運營暫時不會變現的平臺上,可以發布一些較為真實的、有趣的內容或者照片。
在這個過程當中, KOL 是可以通過兩點去教育用戶,從而形成影響力。
一是從 KOL 自身真實的特徵出發。讓用戶知道 KOL 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了解哪些內容?能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因為真實所以也就提高了用戶的信任度。
二是軟著陸。用戶對 KOL 產生信任後,會更加傾向於選擇或使用 KOL 使用過的產品,走 KOL 走過的路。即 KOL 要做的人設是一個分享者,而不是一個生意人。
同時,除開利用人設和運營手段為 KOL 賦能外,公司也可以將 KOL 使用到的資源整合。基於人設去做更深層次的內容,把這些內容整合起來進行裂變,裂變的下一個層級自然而然就會是公司認為有價值的東西。
以上提到塑造人設其實是公司在給用戶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價值,而用戶創造的價值也會方向回饋到社群和公司當中,保證了社群的迭代和蓬勃發展。
註: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寶寶玩英語聯合創始人 張蘭心採訪實錄《培養市場和家長意識,科技賦予教育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