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詩人邵雍在《代書寄前洛陽簿陸剛叔秘校》中就曾提倡:「知行知止唯賢者。」只有賢者才知道什麼什麼時候該做 ,什麼地方該停。以此提醒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度。馬克思也在自己的哲學體系中論證了「量」和「度」的關係。正所謂「過猶不及」,有些事情本來是好事,卻因為過了頭反而從成為壞事,這種例子比比皆是。17年前就有一個美國小夥子過度愛熊,最終卻和女朋友一起被灰熊吃掉了。
保護動物已經成為人類的基本共識。自人類工業革命之後,因為缺乏對自然生態的關注,導致地球正在面臨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這意味著每小時就有約3個物種滅絕,其中大部分甚至沒有被我們發現。對於人類來說,生物多樣性的下降並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各國紛紛成立瀕危動物保護組織,採取建立自然保護區等方式保護瀕危生物。
▲中國扎龍自然保護區
同時,也有很多人成為保護動物的志願者,甚至為這項工作獻出一生。然而,保護動物不僅需要一腔熱血,更需要專業的知識,這樣才能採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在保護動物的同時成功保護自己。美國的一對「愛熊情侶」,就用生命告訴了我們若是不能科學保護動物,與動物保持適當距離,會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
美國小夥提摩西·崔德威爾原本是一名熱愛旅遊的陽光男孩。20世紀80年代時,他來到阿拉斯加荒野,在那裡他對灰熊「一見鍾情」。此前崔德威爾並不是一名動物專業的人,但在遇到灰熊後他義無反顧投入了這項活動中,成立了「灰熊保護組織」,連續十三年每年夏天來到阿拉斯加卡特梅公園,近距離觀察黑熊的一切。
▲《灰熊人》劇照
他堅信動物是有著與人類相似的感情的,更加堅信自己已經成為了灰熊的朋友。因此他每次觀察灰熊時不會做任何保護措施,哪怕是再近距離接觸都不會。崔德威爾十三年平安的經歷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而他近距離接觸灰熊也讓他收穫了大量珍貴照片,並成為享譽全球的灰熊研究專家。崔德威爾出了專著,接受媒體採訪介紹灰熊和自己的友誼,並把所得的錢全部投入灰熊保護組織中。
崔德威爾曾經說過:「只要你真心對待它們,是不會被攻擊的。」他還認為自己和灰熊之間「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然而公園內的專業管理人員並不這麼認為。雖然灰熊屬於高級哺乳動物,但它們並沒有發育出較高的智力,更沒有發育出足以接受情感的神經。正相反,並不習慣於群居的灰熊攻擊性是很強的,一旦感受到敵意,會毫不猶豫地使用自己的爪子和牙齒。
▲灰熊照片
園區內工作人員的多次警告並沒有讓崔德威爾迷途知返。他堅持近距離觀察灰熊,甚至在園區內搭帳篷以獲得灰熊生活的一手資料。《論語》有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崔德威爾確實是無知者無畏。卡特梅公園內的灰熊雖然是人工圈養的,但給了它們極大的活動空間以維持它們的野性。然而崔德威爾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者說他堅持認為自己和灰熊是朋友,這一點成為了悲劇的導火索。
2003年10月,崔德威爾帶著女友再次來到灰熊保護區,並如同往常一樣在灰熊時常出沒的地區露營。10月的阿拉斯加已經很冷了,對於灰熊們來說,漫長的冬眠即將到來,它們需要大量的食物以儲備足夠的脂肪。因而這個時候的灰熊攻擊性極強,幾乎會把視線內的一切生物化為食物。或許是因為崔德威爾常常在灰熊相對溫順的夏季到來,他忽視了季節變化帶給灰熊性格上的不同。
▲崔德威爾與女友舊照
10月6日,受他僱傭前來接兩人的飛機按約定到達公園,卻發現兩人露營的帳篷已經被撕得粉碎,崔德威爾和女友也消失不見,只有不遠處的一頭灰熊正在進食。園區工作人員迅速趕到並擊斃了灰熊。不出所料,灰熊所啃食的正是兩人屍體,它的腹內還殘存著尚未消化的人體部分。這是卡特梅公園成立85年來第一次灰熊吃人事件,而它吃掉的正是自以為是它們「摯友」的人。
最令人驚悚的是,崔德威爾的攝像機完整錄下了兩人生命中最後6分鐘的音頻。在這段視頻中,能聽到兩人撕心裂肺的哭喊,以及最後不知是誰留下了一句「快逃」,接下來就沒有人的聲音了。而這段音頻實在令人毛骨悚然,因此在全世界範圍內都被禁播。
▲《灰熊人》劇照
崔德威爾的悲劇根源,其實是他並沒有聽從專業人士的意見,最終固執己見送掉了自己和女友的性命。之後德國導演沃納·赫爾佐格聽聞此事後,特地拍了一個名為《灰熊人》的紀錄片,用來紀念這位因為愛熊而失去性命的「愛熊狂人」崔德威爾。
參考資料:
《代書寄前洛陽簿陸剛叔秘校》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