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緯30度的神奇緯度,
有個地方叫潛山。
春秋時期,這裡是古代皖國的所在地。
這裡的山叫"皖山",這裡的水叫"皖水"。
安徽省的簡稱是"皖",這正是它的由來。
從潛山縣一直往西北走,
就可抵達江淮第一山"著名的"南嶽"。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山,天柱歸來不看峰,
天柱山,因為主峰就像擎天的一根柱子,又名皖山、皖公山。
雲和霧就像置身於仙境,是一種神秘的美,
雲霧散了,露出了真面目,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是險峻的美。
海拔1489米的天祝峰讓人遙不可及。
山不再高,有仙則靈,
山因有水,而顯靈動。
"煉丹湖"是一個有仙有水的地方,
與天山天池和長白山相媲美,為國內第三大高山人工湖。
在攀巖的過程中,有許多珍貴的中草藥藏在懸崖和茂密的植被中。
天柱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有上百種植物。
上行纜車可以選擇到天柱山索道或大龍窩索道,先從山底到天柱山索道,如果你想去大龍和索道私家車可以開車上,直接到索道入口,很方便。
建議遊玩的路線是高奔臺—神秘谷—天池峰—拜嶽臺—蓮花峰—煉丹湖,整個環線下來,可以把核心的景點都遍布到。
一路上經過的第一個洞穴—通天谷,怪石嵯峨。交互疊加天然形成的石門、石廳、石洞,曲徑幽深,變幻多樣,上接神秘谷,直通天柱峰,故名通天谷。
這些群峰都形成於億年前的早白堊紀時期,和遙遠的恐龍是一個年代的,現實版的活化石,不斷地風化作用才呈現出現在栩栩如生的獨特景觀,不知道再過數萬年,那個時候它們又會變成何樣?
天池峰為天柱山第二高峰,峰頂有天池,天池不但小巧而且也是花崗巖風化的一種表現,不斷的雨刷衝刷及冰雪凍脹作用下凹陷越來越大,久而久之形成現在的凹坑。
從側面看天池峰為脊狀峰,峰頂巨石被東西向節理劈開兩道裂縫,上架一條石,考驗膽量的時候到了,有「人到橋頭皆是仙」的說法,更神奇的是過了渡仙橋,眼前的景致也豁然開朗,此時雲霧也漸漸散去,天柱峰漸漸露出,秀美的山川在眼前像是一幅水墨畫,慢慢鋪展開來。
每年的四至五月天柱山上杜鵑花開的季節,其中以皖杜鵑最為分布廣泛,又名黃山杜鵑,是安徽省的省花,葉呈橢圓形,表面亮綠色,頂生傘形花序,花冠呈鍾狀,集白、紅、紫花於一體,濃淡紛呈,芬芳絢麗。分布在海拔1000至1600米之間的高山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