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現代科技發現,我們居住的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顆塵埃之後,探索宇宙空間其他適宜居住的星球,試圖和地外文明交流的嘗試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而一些偉大的科學家也已經預測了宇宙中肯定還存在著其他的文明形式,只是人類目前的科技手段未能識別,因為人造太空旅行器最遠,也只是剛飛出了太陽系。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早在英國探索外星文明論壇開幕儀式上就說過,宇宙中肯定還存在其他的生命形式,但是人類不要輕易去接近他們,因為文明程度的不一致有導致一種文明滅絕的危險。
即使有這樣的警告,世界各地宇宙學家依然在不遺餘力的探索地外文明,他們使用超大望遠鏡來捕捉來自宇宙深處的信號,識圖識別其中蘊含的文明特徵。
這其中,英國科學家目前已經探測到來自15億光年之外的信號,而且據英國著名媒體BBC的報導,在短短兩個月內,就監測到了13次快速電波信號,其中有一次不斷重複,並且與歷史檢測高度相似,因此被認為有可能是智慧生物發出。
是否是外星文明信號,目前還沒有肯定的跡象,因為15億光年離太陽系太遙遠,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無法到達,換句話說,即使這是外星人發出的某種信號,人類科技也無法識別,更別說回應呢。
目前人類探索宇宙外星文明的方式,基本都是通過巨大的射電望遠鏡來實現,中國也有這種設備,而位於貴州平塘縣500米口徑的球面射電望遠鏡,是世界第一大單口徑填充式射電望遠鏡,隸屬於國家天文臺,專門用於探索地外文明。
射電望遠鏡的主要功能,就是從浩如煙海的宇宙電磁波中,通過特定限制來排除一些天體等雜音信號,從而篩選出有潛力的窄帶信號,進而解析。

另一個無法確定該射電信號是外星文明的原因,是宇宙中射電信號太普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測了宇宙起源,後續科學家經過不斷論證,目前都支持宇宙來源於一次大爆炸,所有星系都是大爆炸的產物。
後來科學家發現星系也會發射無線電信號,只要使用特別的雷達裝置,接受天體的射電信號就如同接受人類發明的無線電信號一樣,因此催生了射電天文學技術。
上世紀30年代開始,射電天文學迅速發展,發現了一些顛覆性的重要成果,包括類星體、星際分子和宇宙的微波背景輻射等,尤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直接從實驗角度支持了宇宙大爆炸理論。
所以對於接受到射電信號,世界各地天文學家已經不再好奇,因為很大一部分射電信號來源於星系,人類可以根據信號來命名這些未知星系,但是對於疑似外星文明的信號,目前技術手段並不能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