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以為當時間倒流,我們所有的事情只是逆著時間發生嗎?
「!!能可不的真!能可不這」
撰文:寶樹
原載:不存在日報
指導單位:未來事務管理局
兩千五百年前,周遊列國又鬱郁不得志的孔夫子來到一條河上,望著滔滔逝水,發出一聲千古長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同一時代,萬裡之外的古希臘,赫拉克利特也寫下了高深莫測的警句:「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伴著這兩句名言,東西方文明幾乎同時開始了對時間的思考,在古哲人的思想中,時間如同一條裹挾萬物的河流,永不停息地從過去流向未來。
但如果時間是河流,說不定就可能在某些條件下倒流,由此也有了「時光倒流」的大膽想像。蘇東坡就和孔子大唱反調,說什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自然,這也只是浪漫主義的修辭,所謂人生再少,不過是「老夫聊發少年狂」。
但不妨進一步想像,如果時間真的倒流會怎麼樣?這就進入了科幻的範疇。我們有時會說「如果時光倒流,讓我回到十八歲的時候」,這裡表達的其實是時間旅行或者「穿越」的意思。我們想的是回到十八歲,至於怎麼回去反而並不在意,不算真正的時光倒流。
真正的時光倒流是什麼樣子的?新浪潮科幻名家J.G.巴拉德寫過一篇小說《時光流逝》(Time of Passage),描繪出一幅荒誕奇景:一具棺材從墳墓裡被挖出來,在肅穆的葬禮後,屍體被抬進臥室,恢復生機,睜開眼睛,慢慢起身。復活者在退休俱樂部裡待了幾年,然後回公司上班,他越來越年輕,人生也進入輝煌。但越來越多的老人不斷歸來,佔據了他的位置,他又被迫降級。他的妻子也由死而生,從白髮老嫗變成年輕姑娘,二人從同居到約會,最後卻在一個市集上走失,最後連對方的名字也想不起來。後來他辭去了工作,回到父母家居住,然後去上學,變得越來越小,最後消失在母親的身體裡。在他消失後,他的父母就去度蜜月了……
J.G.巴拉德,英國作家,1930年11月15日出生於上海。
1946年首次回到英國。他是「科幻寫作新波」的重要成員。
這篇故事倒寫人生百態,令人震撼而又感慨無限,但嚴格說來,還不是真正的時光倒流,整體的人生流程是倒過來了,但放到局部來看,人物對話和動作又完全是正常的流向,這才給人以荒誕之感。徹底的時間倒流是沒法寫成小說的。劉慈欣的作品《坍縮》末尾描寫宇宙進入收縮之後,時間也開始倒流,人物對話就變成了下面的形式:
「。的道知會快很您,系關沒」
「!!能可不的真!能可不這」
「。宙宇縮坍入進將們我,後然。在存不間時點一那在,點奇間時個一過通將宙宇,後秒幾十,秒幾十有還,了快。夢說人痴是他為認會您,向流個一另有還間時起談人有果如,然當所理麼多……」
其實,即使如此瘋狂的描寫這樣也只是略微寫意而已。時間的逆轉可不是文字倒過來那麼簡單,譬如每個字的發音都是聲母+韻母的前後順序,倒過來可就不是同一個讀音了。比如「多麼理所當然」倒過來不是「然當所理麼多」,而近似於「nargandousilemoud……」甚至發音方式也會大不一樣,聲波會從人的耳朵裡,收縮到說話人的嘴邊。
在這樣的世界上,顛倒的何止是說話的方式?人會倒著走,車會倒著開,風會倒著吹,雨水會從地面回到天空。這些都還不算什麼。請想像一下,一堆熱翔從下水道順著向上的水流回到馬桶裡,然後對準你的某部位,準確無誤地飛進去,在你腸道裡向上蠕動,不斷從你身體裡吸收營養物質,轉化自身的形態,然後你倒著走進一家餐廳,將它吐出來,它變成了一碗香氣撲鼻的紅燒肉。紅燒肉回到鍋裡,和醬油等佐料分離,變成生肉,再經過複雜的過程,和其他生肉拼在一起,披上皮毛,成為一隻死豬,在吸收了大量的血液之後,它又站起來,被送回到豬圈……
在這樣一個怪異瘋狂到了極點的世界,許多宏觀的自然規律也都失效了。試想,地下一堆靜靜躺了很多天的碎瓷片,會在某個毫無特殊之處的時刻飛起來,拼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盤子,飛回到樓上的某個窗戶裡。如果說從地面飛回樓上將自由落體定律倒轉一下還可以解釋,那麼又是什麼忽然賦予了一堆碎片以從地下蹦起來和拼合的動力呢?這是逆轉時間方向導致的熵的自動降低,在物理學中也是讓科學家頭疼的問題。
《坍縮》中言之鑿鑿地說時光會倒流,其依據是宇宙會從膨脹轉為收縮。根據新的科學假說,目前科學家更傾向大撕裂理論,也就是說宇宙會不斷膨脹下去,永不收縮,最後爆掉。當然,即便進入收縮,也不代表時間會倒轉。所以,我們不用太擔心自己會忽然之間掉進上面的瘋狂世界。
但是即便時間的確在坍縮之後倒流,上面描繪的各種場景仍然不會發生。為什麼?因為上面的討論,其實漏過了一個最根本也最關鍵的條件。
時光倒流之後,你真的會聽到「然當所理麼多」之類的語言嗎?要聽到有人倒著說話,看到一切過程都反轉,就必須保證自己的意識仍然是「正」的。必須有宇宙之外、時間之流以外的至少一個觀眾,在看一部倒著放的電影,這樣才能看到這一切。
但你在這宇宙之內,你的意識也和萬物一起倒轉,對此你和其他所有人一樣並無覺察。時光倒流之後,你的意識其實和倒轉前是一模一樣的,在每個時間點上,你仍然在回憶過去和期待未來,雖然下一個時間點你的位置倒退了,回到了自己的過去,但對此你也毫不知曉,你仍然在朝向那個剛才還是現在的未來……
所以,事實上我們可能已經在時光倒流中,但毫無覺察。奧爾蒂斯的小說《一個時代》(An Age)就觸及了這個問題:時間的流向是一種幻象,我們認為的未來是過去,過去才是未來。
更進一步說,這個「幻象假設」也有問題。河流的比喻有一個根本的缺陷,就是認為時間是和河水一樣在客觀世界流動。但河水的流動需要河岸的不動來反襯,否則就沒有什麼流動可言。而時間並沒有這樣的河岸。唯一意識到時間變化的不是別的東西,正是我們的意識。從客觀角度講,時間只是一種存在的形式。公元1000年的人物和1000光年外的星星一樣,只是「在那裡」而已,反而是我們的意識在時間中旅行。
如此說來,時光倒流也失去了意義。時間作為一個維度內在於宇宙之中,並沒有超越宇宙的絕對時間。那麼說整個宇宙的時間倒流,只是說宇宙在那一刻完成了,時間維度到此為止,往前什麼也沒有,甚至「往前」這個方向也不復存在。而在那宇宙內部,仍然是日升月落,風起雲湧,一個個人生老病死,世間萬物成住壞空。孔夫子和我們相隔兩千五百年一起觀看那滔滔逝水,一切都轉瞬即逝,卻在自己的時間坐標成為——永恆。
- END -
寶樹:哲學人,科幻寫作者,留學垃圾,重度網癮患者。寫過書,得過獎,愛過世界,永遠在時間旅行中。
插圖來源:薩爾瓦多·達利
作者|寶樹
編輯|鶴翔
單讀出品,轉載請先至後臺詢問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朋友圈
回復以下「關鍵詞」,讓單讀的精彩內容餵飽你 :
| 普拉斯 | 情人 | 寫真 | 預言 | 瘋狂 | 白馬|圖書館 |
|姜文 | 耐心 | 巫師 | 尼泊爾 | 多讀書 | 匿名者 | 奧登|
| 茨威格 | 阿乙 | 三島由紀夫 | 李娟 | 科幻 | 漫遊 | 繁花 |
▼▼▼點擊閱讀原文,單讀 mook 雜誌書全年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