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科幻題材大熱。
《三體》的影視改編,成了很多科幻迷最關心的問題。
與此同時,很多優秀的科幻作品,通過不同形式,都探討了外星生命的問題。
外星生命的存在,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在今年年初的科幻電影《降臨》中, 外星生命是好的,他們來地球上幫助人類。
可是,如果,外星生命並非如此善良呢?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部最新的,驚悚太空災難巨製!
影sir看完首映之後,嚇到想哭——
《異星覺醒》
Life
本片的主演陣容十分強大。
傑克·吉倫哈爾,影sir最愛的男演員之一。
他簡直是百變男神。
逆天顏值,演技炸裂。
影sir最服氣的,是他挑片子的眼光。
最開始認識他,當然是李安導演的《斷背山》。
那個笑起來邪魅又溫暖的西部牛仔,簡直太迷人了。
好的演員都不惜為了角色而「折磨」自己。傑克也是如此!
在2011年的《原始碼》中,傑克飾演了一位力挽狂瀾的正義上尉。
2015年為了出演《鐵拳》,他硬生生地把自己練成了肌肉拳王。
最讓影sir印象深刻的,還是他在《夜行者》中扮演的瘋狂記者。
本片的另一位主演,瑞安·雷諾茲。
你肯定記得他扮演的綠燈俠。
去年他主演了大火的電影《死侍》,這個又萌又賤的超級英雄圈粉無數。
本片的女主扮演者是麗貝卡·弗格森。
影sir至今記憶深刻的,是她在《碟中諜5》中的表現,十分性感!
影sir先給你們一句話概括劇情:
空間站中的六位科學家在火星樣本中發現外星生命體並作死刺激它,結果一個個反被玩死的故事。
現在的科幻片一部接一部,像影sir這樣每部必看的,對於「外太空」、「空間站」、「外星生命」這一套早都熟悉了。
但是,觀看本片的過程中,影sir手心直冒汗。
驚悚太空災難巨製,可不是說著玩的。
因為它的最大特色,就是用驚悚恐怖的風格來講述科幻的主題。
雖然驚悚,但是片中並沒有運用故弄玄虛的常用手段:
比如嚇人的鬼怪、黑暗的環境、弔詭的音效這些,通通都沒有!
相反,片中場景十分寫實。
最恐怖的,往往不是恐怖事物本身,而是你自己對於下一秒未知的想像。
影片中的外星生物凱文,最開始就是一個透明小章魚,完全人畜無害萌萌噠。
所有人都沉浸在人類首次發現外星生命體的喜悅之中。
直到,黑人科學家用電棒去擊醒它,悲劇才正式開始。
外星生命體凱文輕輕鬆鬆就搗爛了黑人科學家的手骨,
甚至還無聲地寄居在他的殘肢上侵蝕肉體。
這都給人帶來一種恐怖的痛苦想像,看的過程中影sir不禁握緊了自己的右手。
在六名科學家與凱文相互廝殺的過程中,凱文表現出了超高智商和不可摧毀性。
看著幾名科學家一次次死裡逃生,又看著他們一個個被摧毀。
觀眾都把心提到嗓子眼了。
這整個一大段節奏銜接非常緊湊,
每一次,他們前一秒關閉艙門暫時脫離危險,下一秒就陷入更大的恐慌。
運用了這種驚悚恐怖的展現手法,是《異星覺醒》作為科幻片的一大創新。
幾個關鍵時刻,坐影sir身邊的小姑娘都倒抽了幾口冷氣。
因此,這部片子很適合帶妹子一起看啊,你懂得。
外星生物在空間站中四處亂竄,
科學家們根本無法控制它,整個空間站都瀰漫著死亡的氣息,
就連全人類的命運也都危在旦夕。
幾位科學家面臨的,已經不是自己生命安全的問題,而是人類和地球的命運。
科幻片我們看過不少,但這一部確實與眾不同。
讓影sir最為興奮的是,終於有一部科幻片是反英雄主義的了!
影片沒有吹噓人類的主觀能動性,而是把人類作為一個普通生命體來對待。
影片對於六名科學家人物都有刻畫,但是,其中並沒有一位英雄形象。
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人性本身的弱點、局限,和感性、勇敢的一面。
一個人是自己和自身經驗的囚徒,片中表現得十分真實。
黑人生物學家休,因為自己下半身肌肉萎縮,
所以一心想要研究外星生命體,獲得醫學科技上的突破;
日本科學家村上剛,剛迎來女兒的誕生,非常想活著回到地球,
因此在自保求生中破壞了地球救援部隊;
大衛,看上去應該是個社交恐懼症患者,厭惡人群,
所以喜歡待在空間站從事研究工作遠離地球;
米蘭達,身負組織重任要堅守到最後,必須確保外星生命體不可接近地球,
必要時刻犧牲所有同伴。
每個人都身懷絕技卻,但是又各自有著普通人的局限性。
這部片子讓影sir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人性。
國際空間站幾位不同性格、不同國籍的科學家,對待外星生命有不同的態度。
有的人喜歡它、需要它,所以想培育它;
有的人則懼怕它,一開始就想弄死它。
他們的態度,其實也代表了人類對於外星生命的幾種不同態度。
這讓影sir想起了前幾期《奇葩說》的一集辯題。
有一枚高等生物的蛋,突然降臨到我們的星球上,它的智商明顯高於人類,
那麼要保護它,還是毀滅它。
這看似是個腦洞大開的辯題,其實充滿哲理。
它講的就是,人類面對未知或是其他生命,究竟要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選擇毀滅它,其實是對未知的恐懼。選擇毀滅,就是在人類自己的好奇心和安全感之間,選擇了後者。
而如果不毀滅,它會發展到失控的地步,不能拿整個人類的命運來冒險。
其實,這部電影,更加展現了其中深刻的道理。
相比六位科學家,凱文反而更像是主角,這恰好符合了影片的電影名《異星覺醒》,就是凱文的覺醒。
人類的強項是團隊協作,而凱文憑一己之力瓦解了人類團隊,
這正好是導演站在人性的弱點和局限的層面來考慮,用人類的思維讓外星生命體戰勝了人類,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角度。
這部科幻片打破了好萊塢慣有的英雄主義,以及爛俗的正能量戰勝一切的大團圓結局。
不得不說,幹得漂亮!
本片的英文片名叫《life》,也別有深意。
黑人生物學家曾經說,凱文攻擊人類只是為了自己能夠生存下去,這是任何生命都有的自保基因。
這恰恰讓我們思考,
人類應該如何看待除自身之外的其他生命。
影片開頭,當宣布發現火星生命之後,媒體連線空間站,這演變成了一場人類的狂歡。
大家好像得到了一個寶物一樣,覺得這個生命體可以為我們所用。
這難道不是人類的一種一廂情願?
包括我們給它取名為凱文,都是人類作為自大生物的一種自上而下的侵略性行為。
你問過人家同意了嗎就叫人家凱文?沒準人家喜歡叫瑪麗呢?
人類應該更多思考的也許是,
如果發現了外星生命體,我們該如何與之平等相處,
而不是佔為己有。
影sir覺得,每一部涉及外星文明的科幻電影,其實都是人類為那一天真的到來,做出的努力和準備。
我們都知道,對於一部好的太空片來說,光故事好看還不行,
製作能否撐得起來,也很重要。
這部片子的製作班底,相當雄厚。
天空之舞製片公司製作,這個名字你可能不熟,但是它曾經製作過的片子,隨便說幾部你肯定看過。
《星際迷航》,《俠探傑克》,《碟中諜》。
因此,製作上絕對精良。
本片導演丹尼爾·伊斯皮諾薩,被《綜藝》評為第16屆年度最值得關注的導演。
本片的製片伊恩·布萊斯來頭也不小,
《殭屍世界大戰》《拯救大兵瑞恩》《變形金剛》都是他的作品。
片中還有一點讓影sir印象深刻:
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零重力狀態。
要知道,在一個有重力的環境下,表現失重是非常困難的。
片中利用繩索和吊帶,展示了失重的感覺。
這對演員的要求特別高。
他們需要全程控制自己的核心肌肉群,想想就很痛啊。重力環境下玩失重,簡直符合一句雞湯:
你要多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演員們接受採訪時都說,這是最困難的部分。
而且,假裝漂浮的過程中,還得演繹情感,難上加難。
總的來說,《異星覺醒》是一部誠意的創新之作。
它擺脫了好萊塢一向以來的個人英雄主義,
用一種真實冷靜,甚至悲觀的態度,去諷刺人類對於外星物種生命的看法,
非常值得科學從業者以及普通大眾去思考這個問題。
超期待《異星覺醒2》將如何推進故事的下一段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