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即將來臨,「世界末日」、「瑪雅曆法」再次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 2012在瑪雅文明中意味著什麼?太陽活動加劇、冬至連珠、地球磁極倒轉等「末日預言」有沒有科學性?昨天,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上海天文臺的三位專家。專家指出,「2012世界末日」根本不存在,這只是後人對瑪雅曆法牽強附會的解讀引發的謠言。
2012年只是一個周期的結束
眾所周知,「2012末日預言」源自瑪雅曆法,據說,這部神秘曆法的紀年到2012年就戛然而止了。那麼,瑪雅曆法為何終結於2012年呢?
昨晚,在上海市科協的組織下,上海天文臺前臺長趙君亮研究員在科學會堂為市民解讀瑪雅曆法。據介紹,該曆法是一種由中美洲瑪雅古文明創立的曆法系統,有著濃厚的宗教和文化背景。曆法中,與末日預言相關的是「長期積日制」,這是20進位和18進位的混合曆法,使用的計數單位有5個,主要用於長期紀年。在這個體系中,一天記為一個金(Kin),20金為一個維那爾(Winal),18個維那爾為一個吞 (Tun),20個吞為一個卡吞(Katun),20個卡吞為一個巴克吞(Baktun)。 「2012末日論者」所認為的世界末日,就是第13個巴克吞周期的終結之日,即第13巴克吞、0卡吞、0吞、0維那爾、0金的那一天。將這一天轉換成公曆紀年,就是2012年12月21日。這是瑪雅曆法一個周期的結束,該周期持續5125年,起點是公元前3114年8月11日。
歷史學家研究後指出,瑪雅文明只是把2012年12月21日看作一個 「全新啟蒙時代」的來臨日,但他們並沒有說清楚這個啟蒙時代意味著什麼。事實上,瑪雅文明對這第13個巴克吞周期終結之日的文字記錄少之又少,大多數的研究者所引用的僅僅是一塊出土於墨西哥南部塔巴斯克州的 「第六紀念碑」,這塊石碑上鐫刻的部分文字早已漫漶不清。因此,「2012年世界末日」的說法,只是後人的牽強附會罷了。
趙君亮表示,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也可看出2012末日說的荒誕。據介紹,瑪雅曆法長期積日制的最大單位是巴克吞,但該曆法還有一個計量更長時間的單位——皮克吞(Pictun),它相當於20個巴克吞的長度。 「如果瑪雅人真的把第13巴克吞、0卡吞、0吞、0維那爾、0金看作世界末日,那他們就沒必要設置一個比巴克吞更長的時間單位了。 」
瑪雅「第六紀念碑」的碑文寫到,第13個巴克吞周期結束時,「舊世界將結束,新世界將開始」。對於這句話,趙君亮表示,這只是瑪雅人的一種修辭手法,想讓這個漫長周期的終結顯得更有詩情,孕育希望。 「我們沒必要為所謂的末日傳言感到恐慌。 」
各種災難的「預言」都不靠譜
除了瑪雅曆法,「2012末日論者」還會拿一些自然災害來說事,預言2012年裡會發生毀滅性的天象或地球活動。記者就此採訪了上海天文臺的林清博士和佘山站科普主管湯海明,他們一一做了解讀。
■傳言一
太陽活動威脅地球生命
關於瑪雅曆法「預言」的「2012世界末日」,很多人認為和太陽活動有關。在他們看來,2012年是太陽活動的爆發期,屆時耀斑活動會大幅增強,大量高能粒子波加速並飛臨地球附近,造成短波通信中斷、衛星工作受到幹擾、電網故障等事故。
對此,林清博士指出,根據太陽11年活動周期的變化規律,2012年前後是太陽活動的峰年倒是不假,但它所帶來的影響遠沒有達到威脅地球的程度。對於地球來說,太陽活動主要影響的是電離層。在耀斑高能輻射的作用下,電離層的電離度會增加,影響短波無線電信號的傳播,所以在太陽活動峰年,短波中斷幾乎是家常便飯。然而,由於耀斑輻射能已經在電離層被大量吸收,因此太陽活動不會對地球上的生物和地球自身造成很大的傷害。
據介紹,上一個太陽活動的峰年發生在2002年前後。「假使太陽活動會引發世界末日的話,那每隔11年左右地球就要被『摧毀』一次。 」林清說。
■傳言二
中微子爆發引發災難
在科幻電影《2012》中,太陽風暴所釋放的中微子爆發加熱,導致地球內部的能量平衡系統崩潰,最終地震海嘯頻發,人類大量死亡。這部影片的熱映,讓「中微子爆發說」也在末日說中佔一席之地。
湯海明說,中微子加熱這種過程確實存在,但那是在超新星爆炸等極端條件下才會起到破壞作用,地球的環境遠遠達不到那種程度。太陽風暴發生時,中微子會攜帶大量能量,流量也很大,可是中微子在穿過地球時完全是「透明」的,人類想探測它們尚且困難,致命影響更無從談起。電影《2012》中所描述的中微子加熱,不可能造成地球核心加速升溫,引發地震、海嘯以及陸地沉沒等災難。那些駭人的災難,只是好萊塢大片的一種慣用手法而已。
■傳言三
「冬至連珠」毀滅地球
在2012末日論中,有一種傳言也頗有市場,那就是「冬至連珠說」。據說2012年冬至當天,太陽、地球以及銀河系的中心將會出現「三點一線」的連珠現象。受到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強引力影響,地球將被吞噬、摧毀。
湯海明表示,2012年冬至那天,所謂的「連珠現象」的確會發生,但這只是一種常見的天文現象,不會給地球惹出麻煩。需要澄清的是,地球並不在受到銀河系中心黑洞強引力影響的範圍內。在任何一年中,地球與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距離只發生9億分之一的變化,這個微小的距離變化,不可能讓地球落入銀心黑洞「陷阱」。況且,地球是在夏至時距離銀心更近一些,而不是冬至。因此,「冬至連珠說」聽上去很玄乎,卻不足為慮。
■傳言四
地球磁極倒轉不期而至
還有人將「2012世界末日」歸因於地球磁極的倒轉。他們認為,現在的地球磁場強度比19世紀的測量值要弱10%,照此趨勢發展下去,南北磁極就會倒轉,對地球造成毀滅性打擊。而2012年,地球磁極的倒轉將提前到來。對於這種說法,林清回應說,根據科學家研究,如今地球磁場強度的確比19世紀的測量值要弱,有朝一日發生磁極倒轉是有可能的。但即使發生倒轉,也是在幾千年後的事情了。科學研究表明,地球可能曾出現過若干次磁極倒轉的事件,但並未引發生物滅絕等毀滅性事件。根據沉積物的地質記錄,地球磁場也有可能不會倒轉,而是在強度減弱後再次增強,所以擔心2012年地球磁場倒轉,只是「杞人憂天」。
◎相關連結
農曆比瑪雅曆法科學壬辰龍年「兩頭春」
在昨晚的演講中,趙君亮說,瑪雅曆法是很不精確的一種曆法,它甚至連閏日的概念都不存在。與瑪雅曆法相比,中國傳統曆法農曆的科學含量要高得多。雖然被俗稱為 「陰曆」,但農曆在曆法中屬於 「陰陽曆」,它既有符合月相變化的陰曆特徵,又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變化,具有陽曆的成分。由於同時兼顧陰曆和陽曆特徵,為避免天時與曆法不合、時序錯亂顛倒的怪現象,農曆需要定期調整,也就是每隔兩三年便安置一個閏月,以此協調陽曆與陰曆之間的不吻合之處。
將要到來的是農曆壬辰龍年,在這一年內有兩個立春,被稱為「兩頭春」。那是因為壬辰龍年恰好被安排了一個閏四月,這使得這個農曆年的時間比較長,從2012年1月23日開始,直到2013年的2月9日結束。在這長達384天的龍年裡就包含兩個立春日,即正月十三立春(2012年2月4日)和臘月二十四再次立春(2013年2月4日)。
「兩頭春」是陽曆與農曆不同曆法的時間差造成的。陽曆是按照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規律制定的,地球公轉一周為一年,算做365.24天。農曆主要是按月亮盈虧變化的規律制定的,有平年和閏年之分。平年全年有354天或355天。我國兩千多年前就有「十九年七閏月」的方法,以此來調節農曆、陽曆差異,即在19年中安插7個閏月,這樣農曆閏年就有383天或384天。 「立春」節氣基本定於每個陽曆年的2月4日左右,這樣逢農曆閏月就有兩個「立春」,部分平年就無「立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