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單身男女》的熱映,掀起了一場人們對鍾角蛙的熱愛。
今天就讓小編就給你科普一下,鍾角蛙的餵養方式和注意事項。
角蛙可以算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寵物蛙.養過角蛙的人都知道,角蛙整天只是吃,一張大嘴佔了將近身體的一半,這種構造可以說就是為了大量進食而演化的. 正是所謂的嘴大吃四方.
鍾角蛙,又名阿根廷角蛙,它有著鮮明的體色,大部份皆為深綠色且帶有深紅色線條,但也有因地區的不同而呈紅色的個體,全身布滿了不規則斑塊,腹部周圍為黃色,臉部呈一條條的粗線,身體呈矮胖狀,眼上突起短。一般體長為10cm,最大12cm。
喜將半身藏於土中。體色會因環境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分布在巴西南部、烏拉圭、阿根廷等地。
如何飼養鍾角蛙?
飼養環境:
可以用魚缸來飼養角蛙,角蛙最大只能長到巴掌大,所以用一個40釐米的魚缸是綽綽有餘了,當然小編建議用40釐米左右的魚缸,還可以布景。
墊材:
可以不用墊材。當然這裡推薦使用一種叫做水苔的墊材;當然也可以使用無菌土,不過土比較難收拾,不好清理;同樣也可以選用較光滑的石子,石子要比較大,以免被當作食物咽下去。
水苔的使用:
在寵物市場購買回來的水苔需要經過反覆清洗,最好用熱水燙一下,將塵土殘渣等都清洗乾淨後,擰乾晾曬除菌,然後將晾曬乾的水苔放入飼養缸內,開始噴水,將水苔噴溼到柔軟,但不會往下滴水的狀態即可。鋪多少就按照角蛙的大小以及缸的深度決定,不要鋪得過厚以免角蛙從缸中蹦出(別小看角蛙的彈跳能力噢)。
溫度要求:
22°~28°,角蛙很容易適應溫度,最低溫度不低於20°,最高溫度不超過30°即可保證健康。
溼度要求:
70%,角蛙喜歡在比較潮溼陰暗的地方
洗澡:
角蛙不經常排便,但是當他排便後需要立刻清洗墊材或飼養缸,這個時候可以給角蛙洗澡,洗澡水要求使用已經除掉氯氣的水、過濾水,或是泉水。
自來水可以通過化學方法,或者煮沸,或者放在敞開的容器裡過夜,來進行除氯。兩棲動物是不喝水的,它們依靠皮膚來吸收水,所以洗澡是必不可少的。
當然我們可以在自來水中加入一點中和重金屬、除氯、除氟+保護膜加鈣飲用水調節劑或蛻皮保護劑。下澡盆要準備一個比較深比較大的臉盆,水深要剛好沒過角蛙的深度,不要過深。
食物:
3~5Cm的鐘角蛙苗子,主推的食物是小蟋蟀和缸褪過皮的麵包蟲,兼餵小魚(2CM左右的小飼料魚)。大小以相當於鍾角蛙頭的寬度為準,一次兩到三隻,每周兩次。時間最好間隔3天,如周一一次,周四一次。
6~8Cm的亞成體,主推的食物是蟋蟀的成體,大麥蟲,飼料魚和泥鰍(5CM左右),剛剛出生的無毛乳鼠,小蛙和各種大小合適的昆蟲(如螞蚱,蟈蟈等)每周兩次,如果餵蟈蟈等體型較大的,每次吃一隻,較小的可以兩到三隻。注意這時候要保持食物多樣性。
9~12Cm的成體,主要的食物是蟋蟀的成體,大麥蟲,大的泥鰍和飼料魚(7Cm左右),有毛的乳鼠(體型大小合適),大的蟈蟈等昆蟲。每周可以三次餵食。12Cm以上的成體,食物同上,每次可以加量一些。
具體的餵食方法
餵食方法:
採用把角蛙拿到另一個單獨環境(例如一個空盆子和飯盒,裡邊只有它和食物)裡餵食可以保證你能掌握它的生活規律,也可以保證它不會吃下水苔等不能消化的物質。雖然這需要他進行一定時間的適應,有的個體也許還不能接受,但大部分個體是可以這樣的。吃完後再把它放回飼養缸內。如果不行,可以採用先把水苔等墊材撥開,然後用鑷子夾住食物在它眼前晃動讓他吃鑷子上的食物。
餵食數量:
野生的角蛙在野外是不常有食物可以吃的,從這點能觀察出他最少需要多少食物才能維持生命,因此我們可以模擬野外的進食模式 ~ 少量同時調調理理他的生理模式~ 定時組成一套健康進食模式 ~ 少量定時食慾的來源 就是飢餓感平常必須保持食慾 角蛙食慾旺盛 排洩正常才會健康。
主要餵食的時間:
傍晚餵食食物最佳,進食之後的溫度,最好保持在25~27左右,不要打擾他。
排洩情況:
根據個體大小的不同,幼體大約1~3天,成體大約3~4天排洩。排洩時他會拉在窩裡,用鑷子挾出,如果找不到可以清洗水苔等墊材。
其他營養成分的補充:
可以使用一些合適蛙類的爬蟲營養品,如鈣粉維生素混在蟋蟀身上這樣補充,每月或兩個月一次即可。 UVA和UVB不是必要的,就從來都沒有給他照過,因為角蛙喜陰,在野外也不會照太陽,他們白天躲起來,晚上出來捕食,不過如果想加可以使用UVB2.0,每周餵食後開放,促進吸收。
愛生活,愛萌寵,就關注我們吧!
「爪巴Z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