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眼中,所有不正常的現象都是不好的,就連動物有一些奇怪的反應,也會被人們認為是災難的前兆,當然也有很多例子證實了這一點。比如有一句農村俗語叫做:「蛤蟆上街蛇出洞,兔子打牆災禍生」,這句話就是人們根據動物的反常舉動,來預測災禍的。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蛤蟆上街
蛤蟆也就是蟾蜍,俗稱「懶蛤蟆」,夢想就是吃天鵝肉。其實蛤蟆和青蛙差不多,只不過比青蛙大一些。每到春季的時候,小河裡就會出現一條一條狀似電線的物體,裡面還布滿小黑點,這就是蛤蟆卵。過一段時間,小黑點就變成了小蝌蚪,長大後就變成了蛤蟆。
由於蛤蟆從出生到長大,從來沒有外殼或者羊膜保護它們,所以蛤蟆對環境的敏感性非常高,再加上蛤蟆屬於水陸兩棲動物,所以被人們認為是檢測環境變化的風向標。一般情況下,蛤蟆都是隱藏在陰暗的土洞內或者草叢中,只有到了晚上的時候才會出來活動。
由於蛤蟆渾身上下都是寶,不僅可以入藥還可以做美食,因此被譽為「蟾寶」。當然蛤蟆也是一種會冬眠的動物,一般到春季氣溫達到十幾度的時候就結束了冬眠。所以在冬季一般很難見到蛤蟆,就算夏季的白天也不容易見到蛤蟆,因為它們白天都是躲在洞裡面的。
由於蛤蟆是對天氣變化極其敏感的動物,如果有颱風等自然災害來臨前,蛤蟆就早早地開始打洞了。如果蛤蟆成群結隊的跑到岸上,甚至跑到大街上,肯定是蛤蟆感覺到水裡或者洞裡不安全了,才會集體跑出洞穴,這種情況一般是地震的前兆。
古人認為蛤蟆對地震的預測非常準確,所以早在兩千年前,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就是上面有八條龍代表著八個方位,而下面就是八隻蛤蟆張著嘴,如果哪個方向有地震,龍珠就會掉下來,正好掉進蛤蟆的嘴巴裡,可見用蛤蟆來預測地震也是歷史悠久了。
蛇出洞
其實蛇出洞也是地震前的一種預兆,有些養蛇人都知道,在地震前,蛇就會瘋狂逃竄,拼命要撞破籠子逃走,甚至會撞到頭破血流或者撞死,這也說明蛇預感到籠子裡不安全了。而野地裡的蛇就算正在冬眠的時候,也會跑出洞穴,在雪地裡凍死。因此人們也把蛇稱為:「地震預報員」。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地震前,地磁和地電流會發生變化,這種電流會刺激洞穴裡的蛇或者蚯蚓,但是蛇或者蚯蚓成群結隊聚集在一起,就會降低進入單一個體內的電流,所以在地震前經常會發生成群結隊的蛇或者蚯蚓爬出洞外,最終被凍死也不願進洞。
兔子打牆災禍生
雖然說兔子沒有蛤蟆和蛇對地震的敏感度,但是兔子的大耳朵也可以聽到一些奇怪的聲音,如果在地震前,兔子就能聽到一些從未聽過的聲音,它們就會感到害怕,於是就會用爪子刨牆,主要是想跑出去而已。
「蛤蟆上街蛇出洞,兔子打牆災禍生」雖然這句話是古人的經驗總結,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其實很多動物在地震前都有反常現象,比如老鼠搬家、雞犬狂叫、魚群漂浮、貓上樹等,似乎只有人類感知不到這種微弱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