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至,天文專家指出,受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影響,今年中秋最圓月有些「小」,系本年度「第二小滿月」。
由於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是橢圓,月地之間的距離並不恆定。據計算,月地之間的距離平均值是38.4401萬公裡,月球過橢圓軌道近地點時的距離為35.6410萬公裡,過遠地點時的距離為40.6700萬公裡。由於月地之間距離不一樣,地球上人們眼中的月亮也就有了大小之分,「大月亮」和「小月亮」兩者視直徑相差八分之一。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今年中秋月最圓時刻出現在10月2日凌晨5時5分。月球繞地球公轉每繞一周都各有一次遠地點和近地點。10月4日凌晨1時22分,月球過遠地點,此時月地之間的距離為40.6321萬公裡,是全年當中月球距離地球第二遠的一刻。因此,今年中秋月比其他月份的滿月看上去明顯「瘦」一些。
那麼,本年度「第一小滿月」出現在哪一天呢?史志成說,出現在10月31日22時49分。當日凌晨2時45分,月球過遠地點,此時月地之間的距離為40.6394萬公裡,是全年當中月球距離地球最遠的一刻。
天文專家表示,中秋最圓月如果在月球過遠地點前後出現,就會「小」一點。雖然「小」一點,但這樣的圓月看上去反而嬌小玲瓏,溫潤可人,更為迷人,也更有韻味。
網友評論:「媽呀,月亮都瘦了,我……」
土木雙星伴月連續兩天上演!
9月25日-26日,土星和木星將與一輪盈凸月連續兩晚上演「雙星伴月」。
專家介紹,天氣晴好條件下,公眾憑肉眼就可在西南方天空目睹奇特天象,這也是今年第四次「雙星伴月」天象。
「星月交響曲」約在黃昏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會員、北京古觀象臺專家王玉民介紹,本次土星、木星合月的具體時間是9月25日14時48分木星合月,9月26日4時38分土星合月。屆時,木星和土星將分別位於月球北側1.6度和2.33度。而觀看雙星伴月的最好時段則分別是9月25日和26的傍晚過後。
雖然「伴月」天象幾乎每月都會發生,但兩顆以上的行星同時「陪伴」月亮就相對較少見。
據專家透露,木星和土星的會合周期,大約20年才發生一次。此次適逢周末,正是觀賞這幕奇特天象的好時機!屆時,我國各地都可觀賞到這場美妙的星空聚會。
雙星伴月怎麼看?
1.三個天體較明亮,裸眼可視,肉眼直擊。
2.用小型天文望遠鏡觀測。
除用肉眼觀測外,有條件的公眾如果使用小型天文望遠鏡,還可以觀測到土星的光環、木星的衛星和月球上的澄海、靜海、酒海等「月海」。
3.連續多日觀察,可了解到月亮由西向東運行的視軌跡。
在天文學上,太陽在天空運行的視軌跡稱為「黃道」,月亮在星空運行的視軌跡稱為「白道」。
另外,中秋的月亮,正如李白家的白玉盤,掛在青雲端,用手機怎麼拍?
1.選擇合適的時機。一定要在月亮剛升起時,並且人要有一定的高度(例如山坡上)。因為月亮剛剛升起時,由於有地面的參照物,月亮會顯得特別大。到了天空中之後,廣闊的天空沒有參照物,月亮就顯得小了。
2.巧妙運用前景或者借位拍攝。
比起一個光禿禿的月亮,巧妙地結合前景會讓整個圖片看起來更加飽滿和高大上
再加上借位的拍攝手法,瞬間讓你的照片創意十足!
如果沒看到「雙星伴月」也不要遺憾
按照月亮運行軌跡,我國今年還有3次機會看到木星土星與月亮相會的「雙星伴月」天象,分別是10月23日、11月19日和12月17日。但如果還想看到木星、土星與月亮組成的「雙星伴月」,可能要等到2041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