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由場景實驗室、《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聯合主辦的「甦·新商業盛典2021」於江蘇南京舉行。站在辭舊迎新的起點,本次盛典以「從0到1,萬物不同」為主題,來自各行各業的新商業代表與商業思想家、學者匯聚一堂,從產業更新、品牌煥新、服務從新三大板塊展開對話交流,共同描繪新商業未來發展圖景。當晚還頒布了2021「年度新物種致敬」各大獎項,以期為數字商業發展樹立新風向標。
2020年,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受到嚴峻挑戰,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疫情之後,經濟復甦,商業的力量生生不息,商業模式及商業邏輯都有待重新思考,商業世界正在加速變革。《財經》雜誌主編、《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編何剛表示,面對疫情人類處於絕境,商業處於絕境,但是絕境重生,從0到1,就是甦在當下的意義。場景實驗室創始人、新物種實驗計劃發起人吳聲提出,數位化加速至深至廣,新的交互形態重新定義生存和生活方式的範式轉移,我們正在迎來新的場景紀元。
商業思想家、冬吳主講人、得到《每周商業評論》主理人吳伯凡在破題「從0到1」的主題演講環節中,從冬至春始的故事引申出新的商業機會往往隱藏於「顯而不易見的巨大市場」,商業成功的關鍵在於以創新性視角觀察世界,在危機中發現機遇,現如今創新已不僅僅在於無中生有,還在於「模塊式創新」,即對已存在的事物進行重新組合,進而形成新的物種。
產業破圈:在新風口上起舞
在新的國際發展格局下,產業結構和鏈條正在進行重構,新機遇應運而生。
蘇寧易購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進行了「未來零售更新」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未來商品的生產方式、消費市場、勞力結構都將影響零售更新,科學進步和社會文化也是影響零售更新的重要因素。零售的本質就是一個交易的場景,但無論外部因素如何變化,根本的邏輯就是這些,就看我們怎麼延展和組合。
經濟學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對2021年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預測,認為在全球貨幣繼續寬鬆的背景下,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將維持相對良好態勢;數位化轉型將全面提速,數字經濟是中國經濟換道超車的絕佳武器,產業升級勢在必行;需求側管理將成為重點,消費分級成為大趨勢;碳中和綠色發展將得以持續踐行,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
潤米諮詢創始人、得到《劉潤·5分鐘商學院》主理人劉潤對公平紅利的問題提出思考,指出社會在越來越追求效率的同時,公平正在面臨挑戰。對行業巨頭而言,需要促進公平幫助普通人享受網際網路便利,對於數字平臺上的個體來說,則需幫助老年人享受到網際網路的便利,讓小販們成為團長,讓農民提高收入。
德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許思濤對民營企業所面臨的新機遇與挑戰作出相應建議,認為新宏觀環境下企業需把握宏觀政策的目標及約束、重視地緣政治對公司戰略的影響、關注數位化轉型與社會效益,以「韌實力」應對未知變化。
品牌升級:跨界合作尋找新可能
品牌已成為創新商業模式的又一實踐場域。在品牌煥新主題演講環節,原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指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還有待於從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對中華優秀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當代,走向世界,進而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新商業也才能不斷繁榮。
無錫靈山文旅董事長吳國平在分享無錫靈山勝境、拈花灣小鎮、曲阜尼山聖境、南京金陵小鎮等景區發展經驗的同時指出,旅遊行業從來不缺消費者,只缺好的產品。文旅創新需要以新的思維讓每一個細分場景都能長出新的生活方式。
在貝醫生創始人兼CEO章駿看來,其成功離不開品牌信任坐標的打造,也離不開在私域與用戶形成品牌價值觀同盟,進而實現與用戶一起進行產品與內容的共創。
鈦媒體國際合伙人楊銳分享了自己從央視到鈦媒體的轉型歷程,並提出垂直領域的商業媒體仍需要擁抱短視頻的商業流量,用網際網路思維講述中國故事。
服務迭代:突破行業邊界
服務型經濟的發展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服務的創新或將開發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在第三個主題演講環節,與會嘉賓圍繞服務業的各種新業態展開交流。
飛書副總裁史志雋認為,數字經濟時代,未來的工作空間將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工具的改變和迭代能有效幫助組織進行自我提升,工具重塑工作方式的新趨勢催生了企業服務的新未來。
大任智庫創始人、江蘇省數字經濟商會副會長卜安洵認為,模擬語言與數字語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兩大「語言體系」,並且數字語言正在成為新的發展趨勢。當下市場逐漸衍化出了數位化商業,新興的數字經濟產物都離不開數據、算法、算力、人才、資本、基礎設施等六個底層要素。數位化的發展將進一步催生出將所有資源數位化的「透明企業」。
星星充電創始人、萬幫能源董事長邵丹薇指出,充電連接了萬億級的能源市場,深度改變了能源傳輸方式與配網結構,能夠帶來移動能源網的全新時代,「真正的智能製造在於將整個消費路徑雲化」,通過將用戶、供應鏈等各個環節上雲,促使效率得到極大提升,進而使企業向產業鏈的上下遊延伸。
盛典壓軸環節, 2021「年度新物種致敬「榜單重磅發布。作為場景實驗室和《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共同推出的新物種年度大賞,榜單旨在甄選年度商業新物種之原創者、領先者、變革者,為商業創新樹立榜樣。
2021「年度新物種致敬」包含7大新物種獎項:年度企服新物種、年度車聯新物種、年度新觀念品牌、年度體驗新物種、年度內容新物種、年度新商業人物和年度新物種。
2017年以來,場景實驗室與《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已連續推出三屆「甦盛典」以及「年度新物種致敬」榜單,旨在致敬時代創新原力,打造中國新商業領域的創新風向標。本屆盛典不僅是在站從0到1的起點對於未來進行預測和描述,更是對創新精神和智慧的致敬。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