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化工總決賽一等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學子再續輝煌

2021-01-09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五項國家級獎勵!

全國總決賽一等獎!

8月30日,「東華科技杯」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結果公布,我校學子成績喜人:「RUN」團隊獲得全國總決賽一等獎,「熊寶說的隊」團隊獲得全國二等獎,「五福臨門」、「香蘭素 2020」和「搬磚致富」3支團隊獲得全國三等獎,另有4支團隊獲得成功參賽證書。

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是目前全國高校化工專業級別最高、參賽隊伍最多、影響力最大的競賽,是納入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的頂級賽事。我校自2011年參賽以來,今年是我校連續第十次晉級全國總決賽。「RUN」團隊在8月初舉行的華北賽區決賽中,以優秀的作品和出色的答辯,在眾多強隊中脫穎而出,榮獲特等獎,順利晉級全國總決賽,這也使得我校成為首都高校中唯一一所連續十年進入全國總決賽的高校。

疫情難阻參賽熱,六十五生勇登攀

3月3日,競賽組委會公布了設計任務書:為某大型化工企業設計一座分廠,以碳五烷烴為原料製備非燃料用途的化工產品。相對該領域的現有生產技術,要求技術提升達到《中國製造2025》中提出的綠色發展2025年指標。在長達五個月的時間內,學生和老師同心協力,一起奮戰,留下了無數的回憶。

曹俊雅主教練主持線上動員會

任務書下達後,化環學院王建兵副院長親自安排,成立了以曹俊雅副教授為主教練,劉金昌、解強、張香蘭、蔡衛濱等老師參與的競賽指導組。隨即通過網絡召開了競賽動員會,主教練對參賽的意義以及報名、開題、中期檢查和選拔等過程進行了詳細介紹,2019年獲得全國一等獎的「Next」團隊介紹比賽的心得和經驗。

今年的情況特殊,由於疫情影響,學生不能返校,設計所需的資料獲取困難,競賽主教練曹俊雅擔心今年的參賽學生不多,報名結果出乎意料,共13組65名同學報名參賽!

競賽教練組在線指導
校內選拔賽答辯

競賽開放性的任務書,非常具有挑戰性。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認真查找國內外最新論文和專利技術,採用多種不同的設計工藝路線:有的採用一步脫氫法工藝設計異戊二烯生產分廠,有的採用裂解法生產異丙醇。經過5個多月的努力,9支團隊成功提交了作品,包括工藝流程、節能優化、設備設計、系統控制、安全環保、廠區車間布置、經濟核算等全部設計內容。

齊心協力結碩果,梅花香自苦寒來

「RUN」團隊採用一步脫氫生產工藝,設計了中金石化分廠年產12萬噸異戊二烯項目。為了提高原子利用率、減少排放,在整個工藝流程中,共設置7股循環,流程模擬難度大,採用加壓精餾、萃取精餾、熱泵精餾、雙效精餾、隔壁塔、變壓吸附、熱集成等技術,以符合綠色環保節能降耗的生產理念。

8月1日至8月2日,華北賽區決賽在山東理工大學舉行。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我校由劉金昌、曹俊雅、孫永軍、解強、張香蘭等老師指導的2017級化工類專業的學生盛昕、劉偉、韓天亮、王一舒、常樂組成的「RUN」團隊從參加區賽的65支隊伍中脫穎而出,第一天以小組賽第一的成績出線,決賽中再次力壓群雄獲得華北賽區特等獎,成功晉級全國總決賽

8月21日至23日,全國總決賽在合肥工業大學舉行,「RUN」團隊精心準備,以優秀的設計作品和精彩的答辯在總決賽中沉著應戰,展示了紮實的專業基礎、過硬的專業設計能力和良好的創新思維,最終榮獲全國一等獎。

參賽隊員感言

盛昕(隊長)

獲得全國一等獎,首先要感謝的是全體指導老師。競賽之初,由於疫情的原因,我們在家中能夠獲取資料的途徑極其有限。曹俊雅老師作為比賽的主教練,自從比賽開始以來便一直鼓勵、支持著我們。由於疫情原因我們遇到很多困難,曹老師一直盡力幫助我們解決困難,幫我們查閱各類相關的標準和書籍,親自整理往年參賽作品的扣分情況,供同學們參考,避免我們重蹈覆轍……這些都讓我們感到滿滿的關懷。

劉偉

感謝老師們的無私奉獻。劉金昌老師協助我們下載中英文文獻資料,陪我們熬夜一步一步地完善作品;解強教授指導我們閱讀俄文文獻,終於獲得了決定工藝路線能否可行的動力學數據;張香蘭教授作為化工原理的主講教師,在專業知識指導上對我們作品的完成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在比賽前還親切地為我們打氣。

韓天亮

指導老師的實踐經驗非常重要。在填料選擇時,蔡衛濱老師憑藉他在萃取精餾方面多年的研究經驗,向我們介紹了蘇爾壽公司新型的NeXRing型填料,該填料效率高、壓降小,可作為我們作品的一個創新點。但是有關NeXRing方面的資料極少,很多技術參數也是保密的,在蔡老師的幫助下,通過郵件我們將設計數據告訴公司技術人員,由他們幫我們校核NeXRing填料信息是否準確,根據提供的校核報告,我們確定了所選填

王一舒

我們的老師都超好。孫永軍老師,在幫助我們改圖紙的時候,不僅一條一條的給我們指出修改意見和解決方法,而且一直給我們加油鼓勁;唐元暉老師十分注重細節,改文檔和PPT時十分細緻;張海永老師在預答辯時用幽默的語言向我們解釋Q345R是低合金鋼而不是碳素鋼,記憶猶新。

常樂

我們團隊一路經過選題答辯、中期匯報、校內選拔和若干次區賽、國賽前的預答辯,作品從稚嫩到成熟,最終衝進總決賽,拿到一等獎,這裡面也凝聚了指導老師們的汗水和智慧。老師們放棄暑假休息,為我們完善作品出謀劃策,糾正錯誤,他們所體現出的這種愛生敬業的精神,也是我們參賽隊員收穫的寶貴財富。

指導老師感言

曹俊雅(主教練)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疫情並沒有影響同學們的參賽熱情。在疫情的背景下,我校參賽學子體現了優秀的自學能力,依然緊鑼密鼓不斷修正完善參賽作品,參賽隊伍的作品完成率及獲獎率均處於全國高校前列,展現了我校學子的優良學風。我為我們的同學而驕傲!

劉金昌

十年前,2011年,我作為我校第一次晉級全國總決賽的隊員,實現了從零到一的突破;十年後,我作為第一指導教師指導的「RUN」團隊延續了我校的輝煌戰績,實現了從一到十的連續。看到同學們取得這樣好的成績,我由衷地感到高興。

張香蘭

這一屆參賽學生真的不容易。這個比賽周期長,再加上疫情的影響,獲取資料難度加大,學生們需要莫大的毅力才能完成作品。俗話說:「時勢造英雄」。今年的參賽學生就是英雄,他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證明了現在的大學生依然具備著吃苦耐勞、勇於突破的優良品質。

蔡衛濱

作為指導教師,我帶這個比賽也好幾屆了,這一屆學生的毅力與恆心真的讓我感動。沒有機會與指導教師面對面的交流,沒有圖書館充足的參考資料,沒有學校機房高配置的計算機,學生們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了比賽,這種精神需要肯定、值得讚揚。

賽事回顧:2011-2019年晉級

全國總決賽團隊的全家福

文 字/王啟寶

相關焦點

  •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兩名學子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省級一等獎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兩名學子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省級一等獎 2020-12-03 16:23:00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 我校獲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總決賽一等獎
    5月28日至30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統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與中國商業統計學會共同舉辦的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總決賽在大連工業大學舉行由經濟學院五名本科生組成的河南大學「鐵塔學子」代表隊獲得全國總決賽一等獎的優異成績。本屆比賽共有來自我校及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全國134所高校的213支隊伍參賽。大賽分為十個分賽場,包括調查報告展示、團隊陳述及現場答辯三個環節。經濟學院參賽隊伍憑藉詳實規範的調查報告和沉著自信的現場表現受到評委的一致好評。
  • 南京郵電大學學子在第八屆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中獲國家級一等獎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陳建飛)近日,第八屆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總決賽落下帷幕,南京郵電大學學子再創佳績,獲得國家一等獎1項,國家二等獎2項,國家三等獎1項。本屆競賽由中國光學學會主辦、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委員會指導、南方科技大學承辦,於2020年6月正式啟動,經七大賽區專家組評審,共有232支參賽隊伍晉級全國總決賽。
  • 湖南工商大學一學子斬獲這項全國英語最高等級賽事一等獎!
    近日,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年「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總決賽在北京舉行,我校2018級英語專業學生嶽曉惠榮獲全國一等獎,何湘君老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這是我校近年來在該項賽事中取得的歷史最好成績。
  • 西譯學子在「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全國總決賽中...
    2020年7月25日,「正大杯」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專科組總決賽在雲端落下帷幕。經過緊張激烈的視頻展示和專家提問答辯,西安翻譯學院學前教育專業18級專科五名同學(邵亞倩、於亞鵬、高瑞、齊紅葉、杜玲怡)組成的代表隊憑藉作品《探索成長的世界,給孩子無限的可能——基於A索託育項目市場調研》獲得全國總決賽一等獎,這也是陝西省唯一一個獲得國賽一等獎的團隊。
  • 青島科技大學獲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總決賽一等獎
    半島網9月9日訊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統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與中國商業統計學會共同主辦的「正大杯」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總決賽在廣西財經學院閉幕,青島科技大學首次參賽,共獲得全國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山東省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 天津財經大學獲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總決賽一等獎
    8月29-30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統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與中國商業統計學會共同主辦的「正大杯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總決賽」和「第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總決賽」在廣西財經學院舉行。
  • 中國人民大學學子在2019年北京市研究生英語演講比賽中表現優異
    12月15日上午,2019年北京市研究生英語演講比賽總決賽在北京大學拉開帷幕。在外國語學院研究生英語教研室龍豔、李桂榮、韓滿玲、趙雁麗等四位老師的精心指導下,中國人民大學學子表現優異,國際關係學院伏豪榮獲一等獎,文學院王夢園榮獲二等獎。
  • 重慶三峽學院化工學子獲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二等獎
    華龍網1月5日15時45分訊(通訊員 黃美英)近日,由中國化工學會、中國化工教育協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工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辦的2017年「東華科技-陝鼓杯」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全國總決賽結果揭曉,重慶三峽學院代表隊獲得全國二等獎。    據了解,重慶三峽學院共有12支隊伍提交了完整的作品。
  • 金徽礦業榮獲第七屆中國有色金屬地質找礦成果一等獎
    11月19日,從第三屆全國礦山資源·環境·生態修復大會上傳來捷報,由金徽礦業組織實施的郭家溝鉛鋅礦資源儲量核實項目榮獲「第七屆中國有色金屬地質找礦成果一等獎」,這是繼獲得全國十大地質找礦成果獎後,金徽礦業榮獲的又一項行業權威大獎。中國工程院毛景文院士在大會上為金徽礦業頒發了獲獎證書。
  • 福州大學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
    福州大學在中國志願服務項目大賽上獲得3金2銀11月26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央文明辦、民政部等七部委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全國賽終評落下帷幕。福州大學在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再創佳績11月17日至19日,由華南理工大學承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廣州圓滿落下帷幕。
  • 福州大學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
    福州大學在中國志願服務項目大賽上獲得3金2銀11月26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央文明辦、民政部等七部委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全國賽終評落下帷幕。經過校、省和國家三級平臺的嚴格篩選,福州大學入圍全國決賽的5個志願服務項目獲金獎3項、銀獎2項,取得了福州大學在此項賽事的首金和歷史最好成績。
  • 湘潭縣:煙塘學子在全國奧林匹克競賽中摘得一金一銅
    煙塘學子在全國青少年奧林匹克數理化科學競賽中摘得一金一銅  紅網湘潭縣站8月4日訊(分站記者 曠穎)日前,從7月31日於北京落幕的第四屆「瘋狂博士」杯全國青少年奧林匹克數理化科學競賽上傳來喜訊,湘潭縣易俗河鎮煙塘中心小學兩名學子從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一金一銅佳績。其中,六年級學生陳文卓也是湖南地區唯一的一等獎獲得者。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20招生政策解讀
    原標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20招生政策解讀14個Q&A,帶你解讀礦大(北京)招生政策又是一年高考季,為幫助家長和考生們準確理解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助力學子圓夢礦大(北京),本期編發關於礦大(北京)2020年本科招生政策有關問題的解答,你的疑惑將在這裡解決
  • 應用技術學院學子在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中獲佳績
    新聞網訊 近日,應用技術學院學子在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齊魯石化杯」華北賽區決賽中發揮出色,獲得賽區一等獎暨全國二等獎的佳績。本次化工設計競賽華北賽區共吸引了來自華北地區59所高校的265支參賽隊伍報名參賽。
  • 北京力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順利召開
    2020年1月12日北京力學會學術年會歷經9年,再次來到了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第二屆中國海洋工程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在線上舉辦
    第二屆中國海洋工程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日前在線上舉辦。本屆大賽以「海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為主題,共有來自中山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全國12所高校的242支隊伍報名參加。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本科生獲得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全國一等獎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年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華為杯)」全國總決賽在上海交通大學落下帷幕。
  • 我校化工與材料學院學子在第三屆全國「網際網路+化學反應工程」課模...
    2020年8月2日,第三屆全國「網際網路+化學反應工程」大學生課模設計競賽落下帷幕。我校由李翔教授指導、李義玲同學任隊長,韶佩佩、何琳和趙文杰等同學組成的R團隊在大賽中脫穎而出,作品《理想反應器的內在聯繫》獲得二等獎佳績。
  • 遼寧科技大學學子在全國第五屆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喜獲一等獎
    由貴州師範大學承辦的第五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於8月23日落下帷幕。遼寧科技大學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4項,獲獎數量和等級均為省內高校首位,並獲得全國優秀組織獎。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國家級競賽,也是全國生命科學類相關專業影響力最高的學科競賽。賽事於2019年9月啟動,參賽項目涉及生物、化學、食品、醫學、藥學和環境學等多個學科,全國3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含香港特別行政區)的302所高校3687支隊伍、20000餘名師生、近5000項參賽作品參與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