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麻曉超 陳鋒 北京報導
川普與拜登,誰會成為下一個四年的美國總統?臨近揭曉日,懸念依然很大。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3日,美國迎來「選舉日」,各州選民可現場投票。
近幾日美國各種民調、預測層出不窮。《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一項在美國投資界小有名氣的「大選預測指標」(presidential predictor)正式出爐。在該指標規律下,過去76年的19次美國大選,16次結果命中。
根據該指標,2020年,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或將戰勝川普,這一預測是否準確拭目以待。
股市大數據預測選舉
這項「大選預測指標」,由世界最大獨立投資研究公司之一的CFRA公司美國證券策略部首席分析師山姆-斯託沃(Sam Stovall)推出。
它主要關註標普500指數於大選年在7月31日至10月31日的市場表現,如果在這個區間,指數累計上漲,那麼執政黨的候選人將贏得大選;相反,如果指數下跌,則在野黨候選人贏得大選。
斯託沃在最新發給客戶的郵件中,公布了該指標從1944年到2016年期間19次美國大選的預測結果,結果顯示,其中只有3次失敗。其餘16次全部成功。
預測失敗的三次中,1956年,民主黨候選人史蒂文森與(執政黨)共和黨候選人艾森豪之間的競爭中,標普500指數區間內下跌了7.7%,按照「大選預測指標」的規律,史蒂文森將贏得大選,但最終是(執政黨)共和黨候選人艾森豪勝出。
此外,1968年,(執政黨)民主黨候選人漢弗萊與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森競爭美國總統,標普500指數區間內上漲了5.8%,根據「大選預測指標」規律,(執政黨)民主黨候選人漢弗萊將勝出,但最終結果是尼克森贏了。
最後是1980年,(執政黨)民主黨候選人卡特與共和黨候選人裡根競選總統,標普500指數區間內上漲了4.8%,但最終是裡根贏了卡特。
斯託沃認為,在上述三年裡,均有特大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了美國股市的走勢。比如,1956年發生了「蘇伊士運河危機」。公開資料顯示,1956年7月,埃及總統納賽爾宣布把英國和法國掌握的蘇伊士運河公司收回,而英、法為了奪回控制權,與以色列一起於同年十月底發動對埃及的戰爭。此外,當年還發生了匈牙利與前蘇聯的武裝衝突。
1968年中,美國仍處於越南戰爭中。1980年中,「伊朗人質危機」是當年大選的一個熱議主題。公開資料顯示,1979年11月1日,新的伊朗領導人號召伊朗人民向美國和以色列示威,不久後美國大使館被佔領,52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為人質,這場危機一直持續到1981年初才平息。
在2020年7月31日至10月31日之間,標普500指數下跌0.6%。如果斯託沃的「大選預測指標」預測正確,(執政黨)共和黨候選人川普或將落選。
大選後如何配置資產?
拜登能否最終勝出?懸念很大。
對於當前美國大選的選情,中銀香港金融研究院經濟學家丁孟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從民調的角度去看的話,有一個民調到底準不準的問題。
「這裡面涉及到的是,要看是全國民調,還是州民調,之前出現過一些顯示拜登較大幅度領先川普的全國民調,但美國大選中絕大部分州實行『贏者通吃』,通俗來講就是假如川普在這一州的選票多於拜登,那麼前者將拿走該州全部選民的投票。而在一些『搖擺州』,一些民調顯示拜登只是微弱領先。因此,懸念還是很大的。此外,11月4日能不能出結果,也有懸念。最後,還有參議院部分議席改選也值得關注,因為參議院的多數席位歸屬將很大程度上決定美國新一輪應對疫情的財政刺激方案推出的難度,這也將對全球市場產生重要影響。」丁孟稱。
東北證券沈新鳳團隊認為,拜登擁有更大勝算,但並非壓倒性優勢。
「首先,相比於2016年大選,拜登的基本盤較希拉蕊更穩固。希拉蕊和川普的民調支持率差值一直處在劇烈波動狀態。而拜登與川普的民調差值較為穩定,一直保持在4%水平線以上。其次,在搖擺州中拜登佔據優勢。再次,從工作支持率來看,川普低於歷史上大多數成功連任的總統,高於部分未連任總統,風險較大。最後民眾關心的議題方面,川普在經濟議題上佔據一定優勢,在醫療保險和新冠疫情方面表現不佳。但拜登的擁護者有很多只是因為更不喜歡川普而選擇傾向拜登,這種傾向更容易發生變化。」沈新鳳團隊稱。
如果拜登當選,民生證券研究院解運亮認為,短期內大概率利空美元,雙赤字(貿易和財政)疊加美聯儲加碼寬鬆,拉升通脹推動美元下行;更加嚴格的監管和高公司稅,削弱美元和信貸市場;但是中長期來看,拜登上臺會對美國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環境和外交政策,美國經濟基本面向好,對美元形成支撐。
沈新鳳團隊認為,如果拜登當選,外交方面,則可能會取消與中國的關稅,中美貿易方面的摩擦將會減緩。拜登主張大規模財政刺激及給富人和大企業增稅,將利空美元利好黃金,美股長期偏弱。川普主張小規模財政刺激及繼續減稅,將利好美股,黃金相對稍弱。如果兩黨對競選結果起爭議而進入混亂局面,大多數資產都將下跌,美元指數和黃金可能有相對收益。
編輯:嚴暉 主編:夏申茶